非開放性肺結核:症狀、病因、檢查、治療、預防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18
本文介紹了非開放性肺結核的症狀、病因、檢查診斷、治療及預防措施。該疾病的主要症狀包括咳嗽、發燒、盜汗、體重減輕、胸痛等,其病因涉及結核分枝杆菌感染、糖尿病、長期大量吸菸、營養不良以及免疫功能低下。針對此病的檢查診斷通常需進行胸部X光檢查、胸部CT掃描、結核菌素試驗、痰液培養以及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本文介紹了非開放性肺結核的症狀、病因、檢查診斷、治療及預防措施。該疾病的主要症狀包括咳嗽、發燒、盜汗、體重減輕、胸痛等,其病因涉及結核分枝杆菌感染、糖尿病、長期大量吸菸、營養不良以及免疫功能低下。針對此病的檢查診斷通常需進行胸部X光檢查、胸部CT掃描、結核菌素試驗、痰液培養以及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非開放性肺結核有哪些症狀?

非開放性肺結核的常見症狀包括咳嗽、發燒、盜汗、體重減輕、胸痛等。由於肺結核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接受專業治療和管理。

咳嗽

非開放性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發炎反應,發炎刺激呼吸道黏膜可導致咳嗽。咳嗽通常發生在肺部,可能伴隨痰液產生。

發燒

由於結核分枝杆菌感染會引發免疫系統的應答,從而出現體溫調節中樞紊亂的情況,引起持續性的發燒。發燒一般為低至中度,且可能伴有出汗,多在午後或晚上較為明顯。

盜汗

盜汗是由於結核病灶處於活動期時,身體代謝率增高,自律神經失調,交感神經興奮,此時會出現夜間睡眠時出汗的現象。盜汗常出現在夜間,可能影響睡眠品質。

體重減輕

體重減輕是因為結核分枝杆菌侵襲人體後會導致身體消耗增加,進而使體內蛋白質分解加速,造成負氮平衡。體重下降往往超過5%以上,在較短時間內發生。

胸痛

胸痛可能是由結核病變侵犯胸膜或鄰近組織結構所致,當區域性受到發炎因子刺激時會引起疼痛。胸痛位置多位於胸前區,深呼吸或咳嗽時加劇。

針對上述症狀,建議進行胸部X光、CT掃描和結核菌素試驗等以評估肺部狀況。治療措施包括抗結核藥物如異煙肼(Isoniazid)和利福平(Rifampin)。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助於疾病的恢復。

非開放性肺結核的病因

非開放性肺結核的病因包括結核分枝杆菌感染、糖尿病、長期大量吸菸、營養不良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由於非開放性肺結核具有傳染性較低,但治療難度較大,因此患者應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並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接受規範化治療。

結核分枝杆菌感染

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後,其產生的蛋白分解酶和纖維蛋白溶解酶能破壞組織結構,導致肺部形成空洞。此外,結核分枝杆菌還可產生多種細胞因子和毒素,引起發炎反應和組織傷害。抗結核藥物治療是主要手段,如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等。

糖尿病

高血糖狀態會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受損,促進結核菌的生長繁殖,從而加重病情。控制血糖水平是關鍵,可透過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注射進行管理。

長期大量吸菸

菸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可抑制巨噬細胞的活性,使其對結核菌的殺滅能力下降,從而增加感染風險。戒菸是必須的,可透過替代品療法或行為療法來幫助患者戒除。

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會影響身體免疫力,使身體對抗結核菌的能力降低,易感結核病。調整飲食結構,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如多吃瘦肉、雞蛋、牛奶等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同時適當食用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維生素。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的個體無法有效抵禦結核菌入侵,因此更易發展為活動性結核病。提高免疫力是核心目標,可透過平衡飲食、規律運動和充足休息來實現。

建議定期複查胸部X光或CT掃描,監測病情變化。必要時,醫生可能會推薦進行痰液培養、結核菌素試驗等相關檢查,以便評估治療效果和調整治療方案。

非開放性肺結核的檢查診斷方式

非開放性肺結核的檢查診斷通常需要進行胸部X光檢查、胸部CT掃描、結核菌素試驗、痰液培養以及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獲得專業的評估和治療。

胸部X光檢查

胸部X光檢查是一種常規影像學檢查方法,可以顯示肺部結構和異常情況。患者需站立或坐直,按照醫生指示採取特定姿勢,然後由專業人員操作X射線裝置對胸部進行拍攝。

胸部CT掃描

CT掃描能夠提供更為詳細的肺部資訊,對於非開放性肺結核的診斷有重要意義。患者仰臥於專用床上進入CT機檢測區域內,在短時間內完成全身各部位連續斷層攝影。

結核菌素試驗

結核菌素試驗透過皮試判斷身體是否感染結核分枝杆菌,是輔助診斷非開放性肺結核的一種方法。將一定量的結核菌素注入受試者的皮膚內,48-72小時後觀察注射部位的反應。

痰液培養

痰液培養可鑑定是否存在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及耐藥情況,對確診非開放性肺結核至關重要。採集新鮮、合格的痰標本送至實驗室進行細菌培養,通常需要數週時間才能得出結果。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能直接觀察到病變部位並取樣活檢,有助於診斷非開放性肺結核中的微小病灶。患者在區域性麻醉下經口腔插入軟式內視鏡到達氣管、支氣管處進行觀察和取樣。

以上各項檢查均應在空腹狀態下進行,以免影響檢查結果。建議提前預約,並按醫囑做好相關準備,確保檢查順利進行。

非開放性肺結核的治療

非開放性肺結核的治療可以採取抗結核藥物治療、免疫調節治療、生活方式干預等措施。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或者加重,應立即就醫。

抗結核藥物治療

抗結核藥物治療通常包括一線抗結核藥如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匹井梭安錠(Pyrazinamide)等口服給藥,療程至少6個月。這些藥物透過抑制結核桿菌的生長繁殖來控制感染,減少傳染性和緩解症狀。

免疫調節治療

免疫調節治療可能涉及使用類固醇、細胞因子拮抗劑等藥物,遵循醫囑進行週期性治療。此措施旨在改善身體免疫力狀態,輔助支援身體對抗結核分枝杆菌感染。

生活方式干預

生活方式干預包括均衡飲食、充足休息及適量運動,具體計劃由醫生指導執行。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於提高身體抵抗力,支援抗結核治療效果並促進康復。

在非開放性肺結核治療期間,患者應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以支援免疫系統的恢復。同時,患者還應注意營養均衡,避免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以免影響藥物吸收和療效發揮。

非開放性肺結核如何去預防?

非開放性肺結核的預防可以採取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通風良好、定期體檢、接種疫苗等措施。

佩戴口罩

透過佩戴口罩可以減少飛沫傳播和空氣中的結核桿菌傳播。在公共場所或與他人密切接觸時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有效防護口罩。

保持社交距離

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有助於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風險,包括結核病。建議在公共場合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離,特別是在封閉、擁擠的空間中。

通風良好

良好的通風可促進室內空氣流通,降低空氣中病原體滯留的可能性,從而減少感染機會。確保工作場所、居住環境有足夠新鮮空氣流通,尤其是在密閉空間內長時間停留後。

定期體檢

定期體檢可以幫助早期發現潛在健康問題,包括結核病感染跡象,提高治療成功率。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健康檢查,特別是對於高危人群。

接種疫苗

卡介苗(BCG)是針對結核病的有效預防措施之一,能夠刺激身體產生免疫力,抵抗結核菌侵襲。新生兒及易感人群應及時到當地疾控中心免費接種卡介苗(BCG)。

若擔心感染結核病,建議定期進行胸部X光檢查以及結核菌素試驗。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