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蛀到剩牙根:症狀、病因、檢查、治療、預防

分類: 口腔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18
本文介紹了牙齒蛀到剩牙根的症狀及治療方法。牙齒蛀到剩牙根時可能會出現疼痛、咀嚼困難、敏感、口臭以及面部腫脹等症狀,這些症狀可能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如蛀牙、牙周炎、牙齦萎縮、牙外傷或牙髓炎。針對不同的病因,可以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例如補牙、根管治療、拔牙、修復義齒、抗生素治療等。

本文介紹了牙齒蛀到剩牙根的症狀及治療方法。牙齒蛀到剩牙根時可能會出現疼痛、咀嚼困難、敏感、口臭以及面部腫脹等症狀,這些症狀可能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如蛀牙、牙周炎、牙齦萎縮、牙外傷或牙髓炎。針對不同的病因,可以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例如補牙、根管治療、拔牙、修復義齒、抗生素治療等。

牙齒蛀到剩牙根有哪些症狀?

牙齒蛀到剩牙根時通常會出現疼痛、咀嚼困難、敏感、口臭以及面部腫脹等症狀。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應治療。

疼痛

由於齲洞深入導致牙髓受到刺激和感染,引起劇烈疼痛,有時放射至耳顳部或頭部其它區域。可透過服用止痛藥如布洛芬(Ibuprofen)等緩解疼痛。

咀嚼困難

隨著病情進展,患牙因齲壞嚴重而無法正常行使功能,從而引發咀嚼困難的現象。患者可使用對側牙齒進行輔助咀嚼,減輕單顆患牙的壓力。

敏感

當齲損部位接近牙髓腔時,細菌會透過微小裂隙進入並開始破壞牙體組織內部結構,進而引發牙齒敏感的症狀。避免食用過冷或過熱的食物以減少敏感度。

口臭

由於食物殘渣在齲洞內發酵產酸,會導致口腔內的菌群失調,產生異味。定期刷牙可以清除口腔中的細菌和食物殘渣,改善口臭問題。

面部腫脹

深度蛀牙可能導致發炎擴散至周圍軟硬組織,引起區域性紅腫和壓痛。必要時醫生可能會開具抗生素藥物如阿莫西林(Amoxicillin)來控制感染。

針對牙齒蛀病的情況,應儘早由專業牙醫進行評估和治療,以免疾病進一步發展造成更嚴重的後果。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檢查和清潔牙齒,以預防此類問題的發生。

牙齒蛀到剩牙根的病因

牙齒蛀到剩牙根可能由蛀牙、牙周炎、牙齦萎縮、牙外傷或牙髓炎引起,治療需針對具體病因進行。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評估和治療。

蛀牙

細菌感染導致牙齒硬組織脫礦,進而軟化、壞死,形成齲洞。如果不及時治療,齲損會進一步發展,最終導致牙齒蛀到只剩牙根。補牙是常見的治療方法,透過去除受損部分並填充材料如復合樹脂或陶瓷來恢復牙齒結構和功能。

牙周炎

由於長期食物殘渣堆積刺激引起牙齦紅腫、出血,發炎向深部侵犯牙槽骨時可導致牙根暴露。需要定期進行口腔清潔以控制病情。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含氯己定等成分的漱口水進行殺菌處理。

牙齦萎縮

由於長期存在不良口腔衛生習慣,導致牙菌斑鈣化沉積形成結石,不斷刺激壓迫牙齦使其逐漸退縮。可透過潔治術徹底清除菌斑和結石。建議定期複查,監測牙齦健康狀況,必要時進行手術修復。

牙外傷

當牙齒受到撞擊或其他外部傷害時,可能導致牙冠折裂或脫落,僅留少許牙根。需儘快就醫評估是否能保留患牙。對於無法保留的患牙,通常採取拔除後植入人工牙的方法;對於可以保留者,則可能需要進行根管治療後再行樁核冠修復。

牙髓炎

細菌及其毒素透過牙體缺損處進入牙髓腔內,引起急性發炎反應,嚴重時會導致牙髓壞死。針對此類病變,一般採用開髓引流的方式緩解疼痛。藥物治療包括服用止痛藥如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片等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以及應用甲硝唑(Metronidazole)、服喜膜衣錠(Tinidazole)等抗生素類藥物控制感染。

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和清潔,避免食用過多糖分高的食品,減少蛀牙的發生風險。對於已經出現蛀牙的患者,建議儘早前往醫院的口腔科就診,配合醫生透過超音波潔牙、刮治等方式進行治療。

牙齒蛀到剩牙根的檢查診斷方式

牙齒蛀到剩牙根時可採用X光檢查、臨床檢查、探診檢查、溫度測試和鬆動度檢查等方法進行診斷。如果蛀牙發展嚴重或伴有感染跡象,應儘快就醫以避免進一步的併發症。

X光檢查

透過X射線拍攝全口片或區域性影像來評估牙齒及周圍組織狀況。可以發現微小病變如隱匿性齲洞以及鄰接區和頸部的早期破壞。

臨床檢查

醫生使用肉眼觀察患者口腔內受損情況,並觸控以確定是否有敏感點或觸痛區域。能夠直觀地看到患處顏色改變、缺損等情況。

探診檢查

利用專用工具輕壓疑似問題部位,判斷其硬度是否正常並感受是否有深部凹陷存在。此步驟有助於識別由於外傷導致的假象性深齲。

溫度測試

將特定溫度的物質接觸目標區域數秒後撤除,然後詢問患者的舒適程度以評估該區域對冷熱刺激的反應能力。這種檢測方法有助於區分真性和假性齲壞。

鬆動度檢查

握住患處輕輕左右搖晃以判定其穩固性如何;某些情況下還需要前後推動以評估頰舌向移動範圍。瞭解牙齒與周圍支援結構之間的連線強度是必要的,因為這直接影響著治療計劃制定和預後評估。

牙齒蛀到剩牙根的治療

牙齒蛀到剩牙根可以考慮補牙、根管治療、拔牙、修復義齒、抗生素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若症狀持續或加劇,應儘快就醫以避免進一步的口腔健康問題。

補牙

首先由口腔醫生對患處進行徹底清理,然後使用專業工具如鑽頭去除受損組織,再填充復合樹脂或其他適當材料。此措施旨在恢復受損部位結構完整性及功能,減少細菌侵入風險,有助於防止進一步惡化。

根管治療

根管治療通常包括數次就診,在區域性麻醉下深入至患處進行內部清潔、消毒並填塞特殊藥物以消滅感染源;隨後密封或安裝臨時性填充物直至永久性修復完成。該策略針對深齲洞導致軟組織暴露、感染發展至牙髓階段甚至引起周圍組織發炎反應提供有效干預手段。

拔牙

如果患者牙齒已經蛀到只剩牙根,且沒有保留價值,則需要進行拔牙手術。一般會在區域性麻醉下將患牙連同其周圍的骨質一併摘除。由於殘餘的牙根可能會刺激周圍的軟硬組織,引發疼痛、感染等問題,因此需要及時將其拔除。

修復義齒

修復義齒是透過固定或活動假牙來填補缺失的牙齒,通常需要多次就診才能完成整個過程。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恢復咀嚼功能和美觀,減輕因缺牙引起的不適感。對於長期未接受治療導致牙齒嚴重損壞的患者來說是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

抗生素治療

如果患者的牙周囊袋內有大量腐敗壞死物質,或者存在較多的齦下菌斑和結石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甲硝唑(Metronidazole)等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上述藥物能夠抑制或殺滅多種細菌,從而控制或預防由此引起的繼發感染。

建議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以便早期發現並處理潛在的問題。同時強調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包括刷牙兩次每天,使用牙線和漱口水,以減少蛀牙的風險。

牙齒蛀到剩牙根如何去預防?

牙齒蛀到剩牙根可透過定期口腔清潔、使用含氟牙膏、減少糖分攝入、定期牙科檢查、應用窩溝封閉劑等措施進行預防。

定期口腔清潔

定期刷牙可以去除食物殘渣和細菌,減少蛀牙形成。建議每天至少刷兩次牙,每次刷牙時間不少於兩分鍾。

使用含氟牙膏

含氟牙膏中的氟化物能夠增強牙齒的抗酸能力,抑制蛀牙的發展。每次刷牙時適量塗抹含氟牙膏,確保牙面充分接觸。

減少糖分攝入

過多的糖分會促使口腔內的細菌產酸,腐蝕牙齒,導致蛀牙。日常飲食中盡量避免高糖食品,特別是零食和飲料。

定期牙科檢查

定期檢查可早期發現並處理微小蛀損,防止其進展至嚴重程度。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專業潔牙及全面口腔檢查。

應用窩溝封閉劑

窩溝封閉劑用於封閉深部不易清理的牙表面,以降低蛀牙風險。通常在專業牙醫處完成,適合兒童和特定高風險人群。

若患者已經出現牙根蛀洞,應及時前往牙科就診,以免病情加重。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