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改善:膀胱無力與下垂的診斷與治療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19
本文介紹了膀胱無力及其可能引起的症狀,並強調了及時就醫的重要性。膀胱下垂的治療方法也進行了簡要介紹,但重點在於提醒患者在出現相關問題時應及時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本文介紹了膀胱無力及其可能引起的症狀,並強調了及時就醫的重要性。膀胱下垂的治療方法也進行了簡要介紹,但重點在於提醒患者在出現相關問題時應及時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膀胱無力症狀

膀胱無力可能導致尿失禁、排尿困難、尿頻、尿急、尿液瀦留等症狀。由於膀胱無力可能影響正常排尿功能,建議及時就醫以評估和治療。

尿失禁

尿失禁通常由神經傷害導致控制排尿的肌肉功能障礙,使患者無法自主地控制排尿。這種症狀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常見於女性和老年人。典型表現為尿液不自主流出,尤其是在咳嗽、打噴嚏或運動時更為明顯。

排尿困難

排尿困難可能是由於攝護腺增生、膀胱頸阻塞等引起的下腹部及骨盆腔器官壓迫,導致排尿阻力增加。這會導致排尿時間延長、尿流變弱或需要用力排尿。嚴重時可伴隨尿滴瀝、殘餘尿量增多等症狀。

尿頻

尿頻可能與膀胱炎、膀胱結石等疾病有關,這些疾病會刺激膀胱壁,導致其頻繁收縮以嘗試排出發炎因子或結石顆粒。患者可能會感到尿意強烈且排尿次數增多,特別是在夜間。

尿急

尿急常伴有尿頻和尿失禁,多由感染性疾病如膀胱炎引起,此時膀胱黏膜受到發炎刺激,敏感性增高。患者突然想要排尿並難以延遲,有時甚至來不及到廁所就出現尿液漏出的情況。

尿液瀦留

尿液瀦留是指尿液在膀胱內不能正常排出,可能與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外傷等因素導致的排尿功能障礙有關。長期未排尿可能導致膀胱擴張,進而影響膀胱的儲尿能力,進一步加重上述不適症狀。

針對膀胱無力的症狀,建議進行泌尿系統超音波、尿流動力學檢查以評估膀胱功能。治療措施可能包括藥物治療,如抗膽鹼藥或α感受器拮抗劑,以及行為療法,如定時排尿訓練。患者應避免過度飲水,特別是晚上,以減少夜尿次數,並保持規律的排尿習慣,以幫助改善膀胱狀況。

膀胱下垂運動

膀胱下垂可以透過腹肌鍛鍊、骨盆底肌鍛鍊、膀胱功能訓練、中藥調理等方法來改善。如果症狀沒有緩解或者加重,應儘快就醫以獲得專業治療。

腹肌鍛鍊

腹肌鍛鍊包括腹部肌肉收縮和放鬆練習,如仰臥起坐、平板支撐等,每日多次進行。增強腹壁肌肉力量有助於提升盆底支援組織穩定性,從而間接起到承託下垂器官的作用。

骨盆底肌鍛鍊

骨盆底肌鍛鍊通常透過凱格爾運動來實現,即縮緊並放鬆盆底肌肉,每日數次。此措施旨在加強骨盆底肌肉群的力量及張力,提高對臟器的支援能力,改善膀胱下垂狀況。

膀胱功能訓練

膀胱功能訓練涉及定時排尿以及骨盆底肌和逼尿肌協同活動的練習,由專業人員指導進行。該措施旨在恢復膀胱正常儲存和排空功能,減少因功能障礙導致的尿失禁等問題。

中藥調理

中醫師會根據患者體質開具相應方劑,可能包含補腎固澀、健脾利水類藥材,長期服用。中藥可調節體內氣血平衡,促進臟腑功能恢復,對於因脾腎虛弱引起的膀胱下垂有效。

日常生活中應避免過度提拉重物,以免加重骨盆腔壓力而加劇不適感。若發現膀胱下垂伴有尿頻、尿急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獲得適當的藥物治療,如抗膽鹼藥異山梨酯或α感受器阻滯劑坦索羅辛(Tamsulosin)等。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