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的護理診斷包括現存問題、已解決的問題兩方面。如果存在發燒、痙攣等異常情況,則可能是病理性黃疸導致,需要及時進行藍光照射治療。
現存問題
餵養不當
由於母乳中的營養成分過高或未按需哺乳,導致大量腸液消化乳糖,造成腹瀉和腹脹,影響膽紅素的排洩而引起黃疸加重。建議母親調整飲食結構,並且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哺乳。
胎便排出延遲
若新生兒出生後6-8小時仍未出現胎便,提示胎便阻塞於結腸,影響了正常的腸蠕動而導致腸熱,可表現為體溫升高、哭鬧不安等症狀。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甘油球誘導排便,以促進胎便排出。
光照不足
部分家長擔心新生兒曬太陽會導致皮膚變黑,因此不給新生兒進行日光浴。但陽光中紫外線對於黃疸消退較為重要,故應鼓勵家長帶新生兒到戶外活動,接受適量的日光浴。
肝功能受損
如發生病毒性肝炎、先天性代謝缺陷疾病等,均可使肝臟對膽紅素的攝取能力下降,從而引發黃疸。對此應及時明確原發因素並給予針對性處理,如病毒感染者應用阿昔洛韋(Acyclovir)等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
其他原因
除上述常見原因外,溶血性黃疸、感染性黃疸、阻塞性黃疸等因素也可導致新生兒黃疸的情況,建議完善相關檢查幫助確診。
已解決的問題
保暖不佳
新生兒受涼後易誘發呼吸道感染,進而影響身體免疫系統,致使體內有發炎反應刺激膽紅素代謝,出現間接膽紅素明顯升高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遵醫囑服用希復欣敏(Cefixime)顆粒等抗生素類藥物來控制感染。
胎便排出正常
若新生兒精神狀態良好,吃奶好,體重增長滿意,大小便正常,一般說明是生理性黃疸,不需要特殊處理。
繼續觀察
若新生兒黃疸指數在7mg/dL以下,同時無其它不適症狀,則無需過於緊張,通常會自行消退,期間注意加強餵養即可。
積極治療
若經確診為溶血性黃疸、感染性黃疸、阻塞性黃疸等引起的新生兒黃疸,則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綜合治療,如換血療法、手術解除阻塞等。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