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的黃疸分為梗阻性因素和肝細胞性因素。如果是由於膽道堵塞引起的黃疸,可以進行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法促進黃疸消退;若是因病毒或細菌感染造成的黃疸,則需應用抗病毒及抗生素類的藥物來緩解。
膽道堵塞
藥物治療
遵醫囑口服茵梔黃顆粒或者益生菌,如雙歧杆菌三聯活菌散等,能夠有效改善腸道功能紊亂的情況,促進膽紅素排出體外,從而達到降低黃疸的目的。還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白蛋白製劑,以及熊去氧斑蝥酸鈉注射液等藥物,有助於加快黃疸消退的速度。
手術治療
如果明確是先天性膽管閉鎖或者是膽總管囊腫等原因所導致的黃疸,病情比較嚴重時需要及時採取手術的方法來進行治療,比如膽腸吻合術等,這樣才能夠使黃疸儘快得到恢復。
病毒感染
抗病毒藥物
若是由巨細胞病毒感染造成的新陳代謝異常而引起黃疸,可在醫生建議下服用阿昔洛韋(Acyclovir)、更昔洛韋(Ganciclovir)等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
抗生素類藥物
若為溶血型黃疸,並伴隨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則應儘早給予抗生素類的藥物進行治療,例如鉀鹽青黴素V、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以防止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免疫球蛋白
對於發生於早產兒的敗血症所引發的高膽紅素血症,可遵照醫囑採用免疫球蛋白G(IgG)來做處理,該藥具有較好的療效,但具體用藥還需諮詢專業醫師。
其他
還可選擇靜脈輸注丙種球蛋白,能起到抑制病原體複製的作用,進而減輕黃疸的症狀。另外也可配合藍光照射療法輔助治療,必要時還應透過換血療法來改善不適症狀。
細菌感染
常見包括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等在內的多種細菌感染,均有可能會造成黃疸的現象。此時應在醫生指導下選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如氨苄西林(Ampicillin)膠囊、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
除上述措施外,家長也可以適當給寶寶進行按摩,如臍周按揉、熱敷等,也有助於黃疸消退。同時應注意合理餵養寶寶,保證奶量充足,避免過度哭鬧等情況。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