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一般足月兒在出生後2-3天出現黃疸,5-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2周;早產兒則在生後3-5天出現黃疸,5-7天消退,最長可延至40天。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一般足月兒在出生後2-3天出現黃疸,5-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2周;早產兒則在生後3-5天出現黃疸,5-7天消退,最長可延至40天。
若新生兒的黃疸值過高或持續時間過長,則屬於不正常現象,可能是母嬰血型不合、母乳性黃疸等導致,需進行相應的治療:一、生理原因
遺傳因素
如果父母雙方都是o型血,新生兒為b型或ab型血,或者父母雙方有一方是a型血,新生兒為o型血,都有可能引起溶血,造成新生兒黃疸較重且持久。
肝臟功能未發育成熟
新生兒肝細胞代謝能力差,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以及排洩能力不足,導致其血清總膽紅素水平較高,從而引起黃疸。
病理原因
母嬰血型不合
當母親與胎兒的血液型別不符時,會引起新生兒溶血,大量紅血球被破壞,釋放大量的非結合膽紅素,使新生兒發生黃疸,並伴有貧血、肝脾腫大等症狀。
母乳性黃疸
部分女性在哺乳期食用過多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可能會導致嬰兒發生蛋白過敏反應,誘發母乳性黃疸,表現為皮膚發黃、鞏膜發黃,但精神狀態較好,通常停止母乳餵養後會逐漸恢復。
此外,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阻塞性黃疸也可引發上述情況。建議家長及時帶患兒前往醫院就診檢查,明確病因後進行針對性處理,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