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膝骨關節炎的中醫治療和西醫治療。中醫治療可採用中藥外敷、針灸療法、推拿療法、關節保健操、關節保護性運動等方法;西醫治療則需遵醫囑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如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Paracetamol)、雙氯芬酸鈉(Diclofenac sodium)、美洛昔康(Meloxicam)或希樂葆(Celecoxib)等藥物緩解疼痛和發炎。若症狀無緩解甚至加重,應及時就醫以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膝骨關節炎中醫
膝骨關節炎中醫治療可以考慮中藥外敷、針灸療法、推拿療法、關節保健操、關節保護性運動等方法。如果症狀沒有緩解甚至加重,應儘快就醫以避免病情惡化。
中藥外敷
選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功效的中藥材配製成藥膏後外敷於患處。透過皮膚吸收發揮其作用,能夠促進區域性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及疼痛等症狀;從而輔助減輕膝骨關節炎引起的不適感。
針灸療法
選擇特定穴位進行電針刺激,每次治療30-60分鐘,每週3-4次。針灸可調節身體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環以及神經傳導速度,進而起到舒緩肌肉緊張、緩解關節僵硬的作用;對於緩解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症狀有積極作用。
推拿療法
由專業醫師運用特定手法對患者受累區域進行按摩、拉伸等活動。此方法有助於促進區域性血液循環、減少組織水腫並提高軟組織的柔韌性;從而達到緩解肌肉緊張、減輕關節負擔的目的。
關節保健操
包括一系列針對膝關節的屈伸活動,在指導下每日完成。此類鍛鍊能增強周圍肌群力量、提高關節靈活性及穩定性;長期堅持可預防關節僵硬、延緩病情進展。
關節保護性運動
如太極拳、瑜伽等低強度運動,旨在強化下肢肌肉、改善關節靈活性。這些運動可以幫助穩定膝關節、減少因過度使用造成的傷害風險;從而預防進一步惡化膝骨關節炎狀況。
除上述措施外,還應保持適當的體重,以減輕膝關節的壓力。若保守治療無效且影響生活品質,則建議及時手術干預,如全膝關節置換術。
膝骨關節炎藥物
膝骨關節炎患者可以遵醫囑使用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Paracetamol)、雙氯芬酸鈉(Diclofenac sodium)、美洛昔康(Meloxicam)或希樂葆(Celecoxib)等藥物緩解疼痛和發炎。這些藥物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
布洛芬(Ibuprofen)
布洛芬(Ibuprofen)適用於緩解輕至中度的膝骨關節炎引起的疼痛和發炎。該藥物具有解熱、鎮痛及抗炎的作用。服用布洛芬(Ibuprofen)期間應避免飲酒,以免引起不適反應。
乙醯胺酚(Paracetamol)
乙醯胺酚(Paracetamol)可用於治療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發燒和輕至中度的疼痛。本品可透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產生解熱、鎮痛作用。肝功能不全患者長期大量使用時需定期監測肝功能。
雙氯芬酸鈉(Diclofenac sodium)
雙氯芬酸鈉(Diclofenac sodium)可緩解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和腫脹。其透過抑制環氧化酶活性,減少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轉化,進而發揮解熱、鎮痛和抗風溼作用。胃腸道潰瘍病史者慎用。
美洛昔康(Meloxicam)
美洛昔康(Meloxicam)用於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持續性關節腫脹和疼痛。此藥物為選擇性COX-2抑制劑,能有效減輕發炎和緩解疼痛。腎功能衰竭患者須降低劑量。
希樂葆(Celecoxib)
希樂葆(Celecoxib)適用於緩解膝骨關節炎患者的關節腫脹和疼痛。本品為非類固醇類消炎藥,能夠抑制環氧合酶-2的活性,從而阻斷花生四烯酸轉化為前列腺素,起到止痛效果。服藥期間應避免駕駛機動車輛和操作機器。
以上藥物均需要遵醫囑合理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濫用。針對膝骨關節炎,除上述藥物外,還可考慮使用Glucosamine sulfate(硫酸鹽葡萄糖胺)等營養軟骨類藥物進行治療。患者平時還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以減少關節負擔。
膝骨關節炎症狀
膝骨關節炎的症狀包括關節疼痛、關節僵硬、關節腫脹、關節活動受限以及關節積液。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關節疼痛
關節疼痛是由於軟骨磨損導致的發炎反應和周圍組織的傷害引起的。這種疼痛通常位於膝關節內部,可能伴有鈍痛或刺痛感。
關節僵硬
關節僵硬可能是由滑膜增生、纖維化等引起的關節功能障礙。僵硬感多發生在早晨起床後或者長時間靜止後,活動後可緩解。
關節腫脹
關節腫脹主要是因為發炎細胞浸潤、水腫等原因導致關節內液體積聚。腫脹通常出現在膝關節周圍,可能會伴隨熱感和觸痛。
關節活動受限
關節活動受限是由軟骨退變、韌帶鬆弛或肌肉無力等因素造成的關節穩定性下降。患者可能感到膝關節屈伸困難,特別是在走路、上下樓梯時更為明顯。
關節積液
關節積液通常是由於發炎刺激導致滑膜分泌增多,以及淋巴迴流受阻所致。積液常集中在膝關節腔內,嚴重時可能導致關節腫脹和不適。
針對膝骨關節炎的症狀,建議進行X光片、MRI或超音波檢查以評估關節狀況。治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如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類固醇區域性注射或關節腔內注射透明質酸鈉等;必要時,手術治療如關節鏡下清理術、關節置換術也是有效的治療方法。患者應避免過度使用受影響的關節,減少高衝擊力運動,適當鍛鍊增強肌肉力量,同時注意體重管理,以減輕膝關節負擔。
膝骨關節炎成因
膝骨關節炎的發病可能與遺傳因素、軟骨傷害、肥胖、代謝症候群以及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病因有關,治療需針對具體原因進行。患者應儘快就醫以便獲得適當的治療。
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透過影響個體對疾病的易感性而發揮作用。某些基因變異可能導致軟骨分解更快或修復能力降低。 對於由遺傳因素引起的膝關節炎,可以考慮使用抑制軟骨分解藥物進行治療,如雙膦酸鹽。
軟骨傷害
軟骨傷害導致關節表面不平滑,增加摩擦和壓力,進而促進發炎反應和軟骨進一步損壞形成惡性循環。 在針對軟骨傷害所致膝關節炎時,物理療法如漸進式肌肉強化、平衡訓練等有助於改善功能並減輕疼痛。
肥胖
肥胖導致體重分佈不均,增加關節負擔,加劇關節磨損,引起發炎反應。 減重手術如胃旁路手術(Roux-en-Y)是有效的減重方式之一,可緩解膝關節炎的症狀。
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下,患者可能伴隨高血糖、高血壓等狀況,這些狀態都可能加重膝關節炎的症狀。 治療代謝症候群常包括生活方式改變和藥物治療,如二甲雙胍(Metformin)、醣祿(Acarbose)等口服降糖藥。
類風溼性關節炎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會導致關節發炎和破壞,從而引起膝關節炎。 針對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包括生物製劑如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單抗等,需要醫生處方並在專業人員監督下使用。
建議定期進行X光檢查以監測病情進展,同時注意保持適當的體重,避免過度運動造成的關節負擔,減少吸菸和飲酒,保護膝關節免受進一步傷害。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