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十二指腸潰瘍的原因及治療方法。該疾病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幽門螺杆菌感染、長期使用某些藥物等。針對不同的原因,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若出現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獲取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在醫生指導下,可透過藥物治療如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H2感受器拮抗劑來緩解症狀。
胃潰瘍原因
胃潰瘍的發生可能與幽門螺杆菌感染、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焦慮、飲食不規律、吸菸等有關,需要根據具體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患者應儘快就醫以便獲得適當的治療。
幽門螺杆菌感染
幽門螺杆菌可產生尿素(Urea)酶分解尿素(Urea)產生氨和二氧化碳,保護菌體免受攻擊。同時,其產生的細胞毒素相關蛋白可傷害胃黏膜,導致區域性發炎反應和潰瘍形成。根除幽門螺杆菌是主要治療方法,通常採用三聯療法或四聯療法,如奧美拉唑(Omeprazole)聯合克拉黴素(Clarithromycin)、阿莫西林(Amoxicillin)等抗生素進行治療。
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會導致胃黏膜屏障受損,增加胃酸分泌,進而引起胃黏膜發炎和潰瘍形成。減少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劑量或選擇其他替代藥物可能是緩解症狀的方法,但需遵醫囑進行。
焦慮
持續的心理壓力和焦慮狀態可能導致交感神經系統過度啟用,促進胃酸分泌,從而加重胃潰瘍的症狀。認知行為療法或心理支援可以幫助患者應對焦慮情緒,減輕症狀。
飲食不規律
飲食不規律可能導致胃部消化功能紊亂,影響胃黏膜修復過程,進一步加劇潰瘍的發展。調整飲食習慣,定時定量進食,避免暴飲暴食,有助於改善症狀。
吸菸
菸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可以收縮血管,減少血液流向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同時,它還具有刺激性,能直接損害胃黏膜。戒菸是關鍵所在,可透過替代品幫助戒斷,如口香糖、貼片等。
建議定期複查以監測病情變化,特別是對於存在幽門螺杆菌感染史者,應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胃鏡檢查。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和充足睡眠,也有助於預防胃潰瘍的發生。
胃潰瘍症狀
胃潰瘍通常表現為腹痛、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症狀。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以進行專業評估和治療。
腹痛
當胃潰瘍發生時,由於發炎和傷害刺激胃黏膜,會導致平滑肌收縮產生疼痛。腹痛通常位於劍突下或上腹部,可能呈週期性發作。
上腹部不適
胃潰瘍導致胃部出現慢性發炎和組織傷害,這些病變會引發上腹部持續或間歇性的不適感。上腹部不適是胃潰瘍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患者可能會感到壓迫、灼熱或隱痛。
噁心
胃酸分泌過多或胃腸功能紊亂可能導致噁心。胃潰瘍患者的胃排空障礙或幽門括約肌運動異常可引起噁心。噁心常伴隨胃潰瘍的症狀出現,在早晨更為常見。
嘔吐
胃潰瘍引起的胃動力障礙或幽門痙攣會導致食物滯留而誘發嘔吐。嘔吐多發生在餐後,可能是胃潰瘍的直接表現。
食慾減退
胃潰瘍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進而影響食慾。食慾減退表現為長期不想進食或厭惡某些食物,是許多胃病共有的症狀。
針對胃潰瘍的症狀,建議進行胃鏡檢查以確定診斷。治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如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或H2感受器拮抗劑來減少胃酸分泌,以及抗生素治療如克拉黴素(Clarithromycin)或阿莫西林(Amoxicillin)。患者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或難以消化的食物,保持規律飲食並充足休息,以促進胃部健康。
胃潰瘍怎麼辦
胃潰瘍可以透過飲食調整、抗生素治療、抗酸藥物、胃黏膜保護劑、幽門螺杆菌根除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應立即就醫以獲得專業評估和治療。
飲食調整
患者應遵循低脂、易消化的食物攝入原則,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精攝入。因為高脂肪食物會促進膽汁分泌,而膽汁可啟用胰臟分泌胰酶,從而誘發疼痛發作;辛辣食物可使胃黏膜受到刺激,導致發炎加重。
抗生素治療
通常採用口服給藥的方式,如阿莫西林(Amoxicillin)、克拉黴素(Clarithromycin)等抗生素類藥物需遵醫囑服用。胃潰瘍是由胃壁細胞過度活化引起的,這些細胞產生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進而傷害胃黏膜。使用抗生素可以抑制細菌生長,減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對胃黏膜的傷害。
抗酸藥物
常用的抗酸藥物包括鋁碳酸鎂、複合氫氧化鋁(Aluminium Hydroxide)等,需要按說明書指示劑量服用。這類藥物能快速中和胃酸,緩解由胃酸過多引起的不適症狀。胃潰瘍的發生與胃酸過多有關,透過降低胃酸水平來減輕發炎反應。
胃黏膜保護劑
常見的胃黏膜保護劑有克潰泌膜衣錠(Colloidal Bismuth Subcitrate)、斯克拉非(Sucralfate)等,需依據醫生指導進行服藥。此類藥物能夠形成一層保護層覆蓋於潰瘍表面,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進一步侵蝕黏膜。對於存在胃潰瘍的個體而言,胃黏膜受損後如果不及時修復,會導致病情惡化甚至出現出血、穿孔等嚴重併發症。
幽門螺杆菌根除治療
幽門螺杆菌感染可能導致胃潰瘍,因此需要進行根除治療。根除治療通常包括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兩種抗生素+一種鉍劑的聯合方案,療程為10-14天。根除幽門螺杆菌有助於控制胃潰瘍的發展,預防復發。由於幽門螺杆菌感染是胃潰瘍的重要病因之一,清除菌株可顯著降低潰瘍發生率。
建議定期複查胃鏡檢查,監測潰瘍癒合情況以及是否存在癌變風險。此外,還應注意避免吸菸和飲酒,因為這些習慣可能會延緩潰瘍癒合並增加癌變的風險。
十二指腸潰瘍怎麼治療
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可以考慮飲食療法調整、抗酸藥物治療、抗生素治療、胃黏膜保護劑、幽門螺杆菌根除治療等方法。如果症狀沒有緩解或者加重,應儘快就醫。
飲食療法調整
患者應遵循低脂、易消化的食物攝入原則,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量。因為高脂食物會促進膽汁分泌,而辛辣食物可能會對受損的胃黏膜產生刺激作用,不利於病情恢復。
抗酸藥物治療
抗酸藥物如鋁碳酸鎂、複合氫氧化鋁(Aluminium Hydroxide)等可按醫囑口服,能快速緩解疼痛及不適感。這類藥物能夠中和過多的胃酸,從而減輕因胃酸過多引起的燒心、脹氣等不適症狀。
抗生素治療
如果確診為幽門螺杆菌感染所致,則需配合醫生接受阿莫西林(Amoxicillin)、克拉黴素(Clarithromycin)等抗生素類藥物進行規範處理。上述抗生素具有廣譜抗菌活性,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敏感菌株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透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過程來發揮作用。
胃黏膜保護劑
胃黏膜保護劑包括克潰泌膜衣錠(Colloidal Bismuth Subcitrate)、斯克拉非(Sucralfate)等,每日依據醫師指導服用。這些藥物能夠在受損處形成一層保護層,防止進一步損害並促進癒合;適用於治療十二指腸潰瘍。
幽門螺杆菌根除治療
幽門螺杆菌根除通常採用三聯或四聯療法,即聯合使用兩種抗生素加一種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或加上一種胃黏膜保護劑。此治療方法旨在消滅引起十二指腸潰瘍的病原體;療程結束後應複查是否已成功根除。
在治療十二指腸潰瘍期間,建議定期進餐,避免暴飲暴食,以免加重胃腸負擔。同時,保持充足睡眠有助於身體修復,利於疾病的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