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硬化:診斷與治療在哪些科室進行?

分類: 健康百科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25
本文介紹了頸動脈阻塞的診斷與治療。頸動脈阻塞可以在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血管外科、介入放射科、康復醫學科等科室進行診治。針對該病症,醫生可能會推薦影像學檢查如CTA或MRA來確認頸動脈的情況。對於症狀較輕的患者,非手術治療可能是首選方案;重度或複雜的病例則可能需要開放手術。

本文介紹了頸動脈阻塞的診斷與治療。頸動脈阻塞可以在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血管外科、介入放射科、康復醫學科等科室進行診治。針對該病症,醫生可能會推薦影像學檢查如CTA或MRA來確認頸動脈的情況。對於症狀較輕的患者,非手術治療可能是首選方案;重度或複雜的病例則可能需要開放手術。

頸動脈阻塞要看哪一科

頸動脈阻塞可以看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血管外科、介入放射科、康復醫學科等科室進行診治。由於頸動脈阻塞可能涉及多個系統的疾病,建議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神經內科

神經內科主要負責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頸動脈阻塞可能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引起一系列神經系統症狀,因此可以到神經內科進行診治。在神經內科可以透過磁共振成像、CT掃描等來評估大腦血液供應情況。

心血管內科

心血管內科專門研究心臟和血液循環相關的問題。頸動脈阻塞可能影響血液循環,導致心肌缺血等問題。若患者同時存在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時,應前往心血管內科就診。在心血管內科可做超音波心動圖、冠脈造影等以評估心臟功能及血管狀況。

血管外科

血管外科專注於各種血管病變的診斷和手術治療。頸動脈阻塞屬於外周血管疾病範疇,故此時應至血管外科接受專業評估和處理。常規可在血管外科進行頸部彩色超音波或數字減壓血管造影術等檢查專案。

介入放射科

介入放射科利用影像技術引導微創操作,對內部結構如血管進行診斷和治療。對於複雜的頸動脈阻塞病例,介入放射科的血管內治療可能是首選方案。在介入放射科會實施經皮穿刺股動脈插管至總頸動脈進行球囊擴張或支架植入術。

康復醫學科

康復醫學科致力於透過物理療法、職業療法和言語療法幫助恢復因長期臥床或其他健康問題而導致的功能障礙。對於頸動脈阻塞術後需要康復管理的患者,可轉介至康復醫學科接受後續隨訪和指導。在康復醫學科可能會安排吞嚥功能評估、上肢運動協調測試等以監測患者的恢復進度。

針對頸動脈阻塞,建議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以免加重不適症狀。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控制血糖水平,因為高血糖狀態容易誘發或加重頸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的發展。

頸動脈狹窄手術

頸動脈狹窄手術需在有經驗的心血管團隊進行。手術前需要完善影像學檢查以評估頸動脈情況。

1. 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用於測量頸部血管內血流速度和壁厚,並觀察是否存在斑塊或狹窄。

2. CT血管造影術提供詳細的血管結構資訊,包括狹窄部位、長度及嚴重程度等。

3. MRI磁共振血管成像無需注射對比劑即可顯示血管狀況,對軟組織解析度高。

4. 血生化分析透過檢測血液中電解質水平來評估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態。

5. 心電圖記錄心臟活動並評估心肌缺血風險。

頸動脈狹窄藥物

頸動脈狹窄患者可以遵醫囑使用阿託伐他汀、克隆皮得格(Clopidogrel)、華法林(Warfarin)、硝苯地平(Nifedipine)、欣立定(Nicardipine)等藥物進行治療。由於頸部動脈狹窄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建議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並定期複查。

阿託伐他汀

阿託伐他汀適用於高膽固醇血癥和冠心病患者的治療。該藥物能夠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肌肉疼痛、疲勞等,長期使用需監測肝功能。

克隆皮得格(Clopidogrel)

克隆皮得格(Clopidogrel)用於預防動脈粥狀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如腦中風、頸動脈狹窄等。其透過抑制血小板聚集來發揮作用。 服用時應注意觀察出血傾向,定期複查凝血功能。

華法林(Warfarin)

華法林(Warfarin)主要用於防治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及人工瓣膜置換術後的心房顫動患者。可防止凝血,改善血液循環。 肝腎功能不全者應慎用,服藥期間需定期監測國際標準化比值(INR)。

硝苯地平(Nifedipine)

硝苯地平(Nifedipine)可用於高血壓、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引起的心絞痛。擴張外周血管,增加冠脈流量。 可能會引起頭痛、面部潮紅等副作用,因此不宜駕駛車輛或操作機器。

欣立定(Nicardipine)

欣立定(Nicardipine)常用於急性腦中風引起的顱內壓增高以及腦水腫的情況。具有快速降壓的作用。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藥物都需要遵醫囑進行使用,不可私自盲目用藥。對於頸動脈狹窄的患者來說,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限酒,控制體重,以減少心血管風險。

頸動脈阻塞症狀

頸動脈阻塞可能導致眩暈、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運動障礙、感覺異常或耳鳴等症狀。由於頸動脈阻塞可能引起嚴重的腦部併發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進行專業評估和治療。

眩暈

當頸動脈發生狹窄或者閉塞時,會導致大腦供血不足,使患者出現眩暈的症狀。眩暈通常發生在頭部位置改變時,可能伴有噁心嘔吐。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由於頸動脈狹窄導致區域性血液供應減少,可能會誘發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此時會出現一過性的神經功能障礙,但持續時間不超過24小時。此類患者的症狀可迅速出現並達到高峰,常見於一側肢體無力、麻木等症狀。

運動障礙

若頸動脈完全被堵塞,則會直接影響到大腦的正常供血和供氧,從而影響正常的運動功能,導致運動障礙的發生。上述症狀多表現為行走不穩、偏癱等現象。

感覺異常

如果頸動脈存在嚴重的狹窄甚至閉塞,會引起大腦後循環缺血,進而導致患者出現感覺異常的情況。患者可能會突然感到身體一側麻木或刺痛。

耳鳴

當頸動脈發生阻塞時,可能導致內聽動脈缺血,引發耳鳴的症狀。這種症狀可能伴隨有聽力下降或其他耳朵不適感。

針對頸動脈阻塞的症狀,建議進行頸部血管超音波、CT血管造影術或磁共振血管成像以評估頸動脈狀況。治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如抗凝藥或降脂藥以及手術干預如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患者應避免吸菸,控制高血壓和高血脂,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定期監測血壓和血脂水平。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