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氣犯脾:中成藥與穴位

分類: 中醫與草藥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26
本文介紹了肝血不足和肝脾腫大的相關情況以及針對這兩種狀況的相應中成藥和穴位選擇。鑑於兩者都與肝臟健康密切相關,若症狀無緩解或加重,應立即就醫以排除其他潛在疾病。

本文介紹了肝血不足和肝脾腫大的相關情況以及針對這兩種狀況的相應中成藥和穴位選擇。鑑於兩者都與肝臟健康密切相關,若症狀無緩解或加重,應立即就醫以排除其他潛在疾病。

肝血不足中成藥

肝血不足可以選用當歸丸、益肝靈片、復方丹參片、龍膽瀉肝丸、柴胡舒肝丸等中成藥進行治療。由於肝血不足可能影響肝臟功能,建議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上述藥物,並定期複查以監測病情變化。

當歸丸

當歸丸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對於治療肝血不足引起的眩暈、月經不調等症狀有一定的效果。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益肝靈片

益肝靈片適用於慢性肝炎肝鬱脾虛證,能夠改善肝區疼痛、脅肋脹滿、納呆乏力、頭暈口苦等不適症狀。服藥期間應定期監測肝功能,注意觀察有無皮疹、瘙癢等不良反應。

復方丹參片

復方丹參片可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痺,緩解胸部憋悶、刺痛感。孕婦及過敏體質者慎用;運動員慎用。

龍膽瀉肝丸

龍膽瀉肝丸主治肝膽實火上攻之目赤腫痛、溼熱下注之陰囊潮溼、耳鳴耳聾、脅肋脹痛、頭暈目眩、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等症。脾胃虛弱者慎用。

柴胡舒肝丸

柴胡舒肝丸能疏肝理氣,和胃消食,主治肝鬱氣滯,胸脅痞悶,胸腹脹滿,嘔吐酸水,脹氣吞酸,食慾不振,以及消化不良見上述症候者。忌生冷油膩食物。外感發燒患者不宜服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藥物均需遵醫囑使用。在治療肝血不足的同時,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和適量運動,以輔助肝臟健康。

肝脾腫大原因

肝脾腫大可能由肝硬化、肝癌、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引起,需根據具體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肝硬化

肝硬化時肝臟組織發生纖維化和結構重構,導致肝小葉血液循環受阻,引起肝細胞缺血、壞死,進而出現肝脾腫大的現象。此外,門脈高壓症也會導致脾臟充血水腫。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恩替卡韋(Entecavir)片、韋立得(Vemlidy)等藥物進行抗病毒治療。

肝癌

肝癌患者的肝細胞過度增生,腫瘤壓迫周圍正常組織,導致肝脾腫大。腫大的肝臟和脾臟可使血液循環受阻,進一步加重脾臟淤血,促進脾臟增大。對於早期肝癌,手術切除是首選治療方法,如肝癌根治術。

肝炎

肝炎是由各種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臟發炎反應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疾病,由於發炎刺激會導致肝脾腫大。針對不同型別的肝炎,需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案。例如,乙肝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拉米夫定(Lamivudine)、恩替卡韋(Entecavir)片等核苷類似物進行抗病毒治療;C型肝炎患者則需接受利巴韋林(Ribavirin)聯合聚乙二醇干擾素(Interferons)α-注射液進行治療。

酒精性肝病

長期大量飲酒導致肝細胞受損,肝臟代謝功能異常,從而引起肝脾腫大。戒酒是治療酒精性肝病的關鍵,同時配合護肝藥物治療,如水飛薊(Silymarin)、複方甘草合劑液(Compound Glycyrrhizin)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肥胖、高脂血症等因素導致肝臟內脂肪沉積過多,形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此時肝臟體積增大,進而對脾臟產生一定的壓迫作用,繼而導致脾臟也出現腫大的情況。患者可透過運動療法來改善病情,比如游泳、慢跑等有氧運動,有助於消耗熱量,控制體重增長。

建議定期複查腹部超音波、CT掃描以及血清學標志物檢測,以便監測肝脾腫大的變化。飲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免加重肝臟負擔。

肝脾腫大症狀

肝脾腫大可能表現為腹部不適、腹水、黃疸、乏力、面色晦暗等症狀。由於肝脾腫大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兆,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確定具體原因並接受適當治療。

腹部不適

肝臟和脾臟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在發生腫大的情況下會導致周圍組織受到壓迫,進而引發腹部不適。症狀可能出現在上腹部,患者可能會感到疼痛、脹滿或不適。

腹水

當肝脾出現腫大時,會使得門靜脈壓力增高,導致液體從血管壁滲出到腹腔中形成腹水。腹水通常積聚在腹部中央,可引起腹部膨脹、壓痛等症狀。

黃疸

肝脾腫大可能導致膽紅素代謝異常,使未結合膽紅素進入血液,從而引起黃疸。黃疸通常表現為皮膚和眼白部分發黃,嚴重程度不一。

乏力

肝脾腫大可能是由多種疾病引起的,如肝炎等,這些疾病會影響身體的能量產生,使人感到疲勞和乏力。乏力感可能較普遍地分佈於全身,但以白天更為明顯。

面色晦暗

肝脾腫大可能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血流動力學改變,使面部微血管擴張,進而使面色變得晦暗。患者的膚色可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蒼白或黃色,伴隨有色素沉著的現象。

針對肝脾腫大的症狀,可以進行超音波檢查、CT掃描或MRI以評估肝臟和脾臟的情況。治療措施可能包括藥物治療,如保肝藥、抗病毒藥等,以及手術切除。患者應注意避免酒精和其他肝毒性物質,保持均衡飲食,定期監測肝功能指標,及時發現並處理潛在的健康問題。

肝鬱脾虛穴位

肝俞穴、太衝穴、中脘穴、足三里穴、行間穴是肝鬱脾虛患者可以選用的穴位。若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的幫助進行針灸治療。

肝俞穴

肝俞位於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透過刺激該穴位能夠改善因情志不暢引起的脅肋脹痛等症狀。但不宜自行操作以免引起皮膚傷害或其他不良反應。

太衝穴

太沖位於足背第1蹠骨間隙凹陷處,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適用於緩解由肝鬱所致的情緒煩躁等問題。按揉此穴時應避免使用過大力量以防傷害區域性組織。

中脘穴

中脘在上腹部胸骨中線上,臍上4寸的位置,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慾減退和消化不良等狀況有調節效果。一般情況下每次施術時間不超過10分鐘為宜。

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胃腸道疾病以及代謝相關問題如肥胖症等。取穴時需注意避開肌肉隆起部位以減少疼痛感。

行間穴

行間位於足背第1、2趾縫端,屈趾時呈凹陷處,可輔助調理肝火旺盛引發的心煩失眠等情況。此外還可配合內庭穴刺血來加強瀉火作用。

上述提及的所有穴位均需要專業人士進行操作,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並接受相應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