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發性搔癢: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與治療

分類: 皮膚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26
本文介紹了異位性皮膚炎的相關知識。該疾病不具有傳染性,但可能導致瘙癢等症狀。針對其可能的原因,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或馬拉色菌過度增殖,可採用相應措施緩解不適。患者在出現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就醫診治。

本文介紹了異位性皮膚炎的相關知識。該疾病不具有傳染性,但可能導致瘙癢等症狀。針對其可能的原因,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或馬拉色菌過度增殖,可採用相應措施緩解不適。患者在出現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就醫診治。

異位性皮膚炎會傳染嗎

異位性皮膚炎不會傳染。

異位性皮炎的發生與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與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無關,不存在傳播途徑,故不具有傳染性。

雖然異位性皮膚炎不具傳染性,但患者可能出現瘙癢症狀,若頻繁搔抓可能導致繼發感染,需特別注意個人衛生,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抗組織胺藥或外用激素類藥膏進行治療。

面對異位性皮膚炎,應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洗滌劑,保持皮膚清潔溼潤,並穿著寬鬆透氣的衣物,以減少不適症狀。

異味性皮膚炎原因

異味性皮膚炎可能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馬拉色菌過度增殖、接觸性皮膚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糖尿病等病因引起,需根據具體因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黃色葡萄球菌透過其產生的毒素和酶導致皮膚組織發炎和壞死,進而產生異常氣味。患者可遵醫囑使用含有新黴素、克林達黴素(Clindamycin)等抗生素成分的外用藥膏進行區域性治療。

馬拉色菌過度增殖

馬拉色菌是一種真菌,在某些情況下過度繁殖會導致汗液分解,產生難聞的氣味。過度增殖時可能導致異味性皮膚炎的發生。針對這種情況,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使用含抗真菌藥物如硫磺酸鋁、氯黴素(Chloramphenicol)等成分的洗劑或乳霜進行治療。

接觸性皮膚炎

接觸性皮膚炎是皮膚對某種物質過敏反應引起的發炎,當這種發炎發生在腋下、腹股溝等部位時,由於這些部位通常有較高的溼度和溫度,幫助細菌生長,從而產生臭味。患者可以遵照醫生的意見口服茶苯海明(Diphenhydramine)、氯菲安明(Chlorpheniramine)等抗組織胺藥來緩解不適症狀。

系統性紅斑狼瘡

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免疫系統出現異常,容易引起皮膚黏膜受損,導致皮膚乾燥、脫屑等症狀,使皮膚失去正常的防禦功能,易受細菌侵襲而發生感染,產生異味。對於患有此病的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普賴鬆(Prednisone)、甲基普立朗錠(Methylprednisolone)等類固醇以控制病情發展。

糖尿病

高血糖狀態使得角質層水分丟失過快,導致皮膚乾燥,易於細菌滋生,產生異味。患者應遵循醫生處方,調整飲食結構並增加運動,同時監測血糖水平,必要時需用胰島素注射治療。

針對異味性皮膚炎,建議保持患處清潔乾燥,穿著透氣性好的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洗滌劑。如有必要,可在醫師指導下進行相關檢查,例如細菌培養、真菌檢測以及血糖水平測定。

異位性皮膚發炎狀

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包括瘙癢、皮膚乾燥、紅斑、脫屑以及濕疹樣皮疹。由於症狀與多種其他皮膚疾病相似,建議患者尋求皮膚科醫生的專業意見以確診和獲得適當治療。

瘙癢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導致角質層水分丟失過快,從而刺激神經末梢產生瘙癢感。瘙癢通常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位,但以四肢伸側和腰部最為常見。

皮膚乾燥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由於皮膚表面油脂分泌減少,無法有效鎖住水分,使得皮膚變得乾燥。乾燥可能發生在全身各處,尤其是手掌、腳底等經常摩擦的區域更為明顯。

紅斑

當發炎反應發生時,區域性微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會引起皮膚發紅並形成紅斑。紅斑多見於接觸過敏原或刺激物後出現的部位,有時也可見於長期未得到良好護理的皮膚區域。

脫屑

異位性皮膚炎會導致表皮細胞生長加快,角質層脫落速度也隨之增快,從而引起脫屑現象。脫屑常發生在受累皮膚區域,如肘窩、膕窩等,但也可能散在於全身各處。

濕疹樣皮疹

異位性皮膚炎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共同作用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可導致皮膚免疫系統異常反應,進而引發濕疹樣皮疹。皮疹通常出現在易受摩擦或潮溼的部位,如手腕內側、踝關節彎曲處等。

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建議進行皮膚科專科檢查,如皮膚點刺試驗或血液IgE水平檢測。治療措施包括使用外用激素類藥膏,嚴重情況下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或免疫調節劑。患者應避免頻繁洗澡,使用溫和無香料的肥皂,並保持室內空氣溼度,以減輕皮膚乾燥和不適。

異位性皮膚炎止癢

異位性皮膚炎止癢可以考慮使用抗組織胺藥、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外用藥膏、保溼乳液、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口服免疫調節劑等治療。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抗組織胺藥

抗組織胺藥透過口服或注射給藥,選擇非鎮靜型抗組織胺藥物如勝克敏(Cetirizine)、氯雷他定(Loratadine)等,每日一次按推薦劑量服用。這類藥物能有效阻斷組織胺感受器,減輕因過敏反應引起的瘙癢感。適用於輕至中度異位性皮膚炎所致之瘙癢。

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外用藥膏

患者可選用氫化可體松(Hydrocortisone)、地塞松(Dexamethasone)等弱效至強效類固醇藥膏,在受影響區域薄層塗抹並遵醫囑定期使用。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具有迅速緩解區域性發紅、腫脹及劇烈瘙癢的作用機制。適於處理急性期異位性濕疹引發之不適。

保溼乳液

患者可選用無香料且低敏性的保溼乳液,每日數次均勻塗抹於乾燥或受損部位。保持皮膚水分有助於減少因乾燥而加劇的發炎反應及相關不適。長期堅持使用對改善病情有積極影響。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常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包括吲哚美辛(Indometacin)、布洛芬(Ibuprofen)等,需依據醫囑確定劑量和頻率。此類藥物能夠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從而起到止痛、消炎作用。適合緩解由異位性皮膚炎誘發的輕微至中度疼痛及紅斑。

口服免疫調節劑

常用的口服免疫調節劑包括環孢素(Cyclosporin)、Methotrexate ( MTX )等,需要醫生指導下使用。這些藥物透過調節身體免疫系統功能來控制異常免疫反應,適用於反覆發作或伴有嚴重瘙癢的異位性皮膚炎。

在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時,應避免過度搔抓患處以防繼發感染。除上述常規治療外,必要時還可考慮光療或生物製劑治療,但須謹慎評估風險與收益。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