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先天性心臟缺陷及發紺性心臟病的相關資訊。先天性心臟缺陷包括多種類型的情況,其中一些可能需要手術治療;而發紺性心臟病則是一種嚴重的狀況,需緊急醫療干預。
兒童開心手術
1. 選擇經驗豐富的麻醉師進行評估和管理。
2. 針對不同型別的手術採用適宜的鎮靜或全身麻醉方式。
3. 確保術前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以排除潛在風險因素。
4. 在實施麻醉過程中密切監測患兒的生命體徵並及時處理異常情況。
5. 手術後加強疼痛控制與護理措施以促進患兒快速康復。
先天性心臟缺陷
先天性心臟缺陷包括心房、心室間隔缺損或閉鎖不全。其病因主要是遺傳因素導致的心臟結構異常。
心心房中隔缺損
心房之間存在孔隙未完全閉合,使左右心房之間的血液發生分流。由於原始胚胎發育過程中左、右心房間中隔未能如期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間隔而導致的。
心室間隔缺損
心室中的兩個腔室-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間有洞未關閉,使得動脈血與靜脈血混合。該疾病通常由基因突變引起,這些突變影響了在胎兒期塑造正常心臟結構的關鍵分子。
心室間隔閉鎖不全
心室間壁上的小孔道無法像預期那樣緊密地閉合, 導致部分逆流。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心室肌細胞數量減少或者排列不規則所致。
心房間隔閉鎖不全
心房間的裂口處不能夠緊閉在一起,造成血液從一個心房流入另一個心房。此病多因染色體畸變引起, 如21-三體症候群。
大血管錯位
主要指主動脈與肺動脈的位置關係異常,即主動脈位於右側,而肺動脈則位於左側。這屬於罕見的先天性畸形,可能涉及多種機制參與其中。
建議定期進行心臟超音波以監測病情變化。同時避免劇烈運動,保持充足休息,有助於減輕症狀並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發紺性心臟病
發紺性心臟病表現為呼吸困難、心悸、暈厥、肝臟腫大以及咳血。該疾病需要緊急醫療干預,患者應立即就醫。
呼吸困難
心臟無法有效泵血導致肺部淤血, 隨著病情進展會出現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的現象。嚴重時可引起紫紺,皮膚及黏膜出現青紫色。
心悸
由於血液循環不暢致使心臟負荷增加,此時會感到心跳加快或不規則,伴隨胸悶不適感。
暈厥
當心排出量顯著減少時會引起腦供血不足,從而引發短暫意識喪失即暈厥發作。
肝臟腫大
長期的心臟衰竭會導致體循環瘀血狀態發生改變,使液體積聚在組織間隙中形成水腫,並且還會對肝臟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會引起肝細胞充盈和腫脹。
咳血
由於左心衰竭引起的肺靜脈高壓,可能導致微血管破裂出血,患者可能會咳出帶血痰或者鮮血樣物質。
此類患者的症狀需密切觀察並記錄,及時報告醫生以評估病情變化。同時避免劇烈活動,以免加重心臟負擔。
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
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可以考慮體位引流、吸氧療法、抗感染藥物治療、肺動脈高壓標靶藥物治療、心臟衰竭藥物治療等方法來緩解病情。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應立即就醫以評估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體位引流
體位引流通常透過改變患者的身體姿勢來促進痰液排出,如頭低足高位。此方法有助於改善呼吸困難等症狀,減輕心臟負擔,進而緩解病情。
吸氧療法
吸氧療法透過提供高濃度氧氣來改善缺氧狀態,可採用面罩或鼻導管給氧。提高血氧水平有助於改善組織供氧不足、緩解發紺現象;適用於多種類型先天性心臟病導致的心臟功能不全。
抗感染藥物治療
抗感染藥物治療旨在控制細菌或病毒感染,可透過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生素進行。針對先天性心臟病引起的免疫系統受損後易受感染的特點,使用特定種類的抗生素能夠預防並治療相關併發症。
肺動脈高壓標靶藥物治療
肺動脈高壓標靶藥物治療涉及使用波生坦片、肺博舒(Ambrisentan)等內皮素感受器拮抗劑類藥物來降低肺動脈壓力。這類藥物能擴張肺血管、減少阻力,從而改善血液循環及通氣功能;適合於因先天性心臟病引起肺循環異常所致的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
心臟衰竭藥物治療
心臟衰竭藥物治療包括利尿劑如呋塞米(Furosemide)、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以及β-感受器阻滯劑如舒壓寧(Metoprolol)緩釋片、康肯膜衣錠(Bisoprolol)等。這些藥物有助於減輕心臟負荷、緩解充血症狀,並支援心臟健康狀況;對於存在心臟衰竭的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至關重要。
建議定期監測患者的臨床表現和生命體徵,以便及時發現可能的惡化。同時,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心臟負擔,影響病情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