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性水腫:區分血管性水腫蕁麻疹與蕁麻疹性血管炎

分類: 皮膚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4.05
本文介紹了血管性水腫蕁麻疹和蕁麻疹性血管炎的相關醫學資訊。這兩種疾病都可能導致皮膚出現異常反應,但處理方式各異。對於前者,重點是管理症狀,並預防觸發因素;後者則需要密切監測病情變化,因為其與免疫系統的複雜關係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

血管性水腫蕁麻疹

血管性水腫蕁麻疹可表現為皮膚上突然發生的腫脹斑塊,通常伴有瘙癢或疼痛。其病因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及其他疾病等。

遺傳因素

家族中若有既往病史,則後代患該病的風險增加。由於基因突變導致身體對某些抗原產生異常免疫反應,引起組織傷害和發炎。

環境因素

長期處於潮溼、炎熱環境中可能導致區域性血液循環加速,進而引發上述情況發生。高溫高溼條件下幫助微生物繁殖,從而誘發感染。

其他疾病

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易出現上述症狀。這些疾病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從而使個體更容易受到各種致敏原的影響。

食物過敏

食用蝦蟹貝殼類海產品、雞蛋牛奶等常見致敏食品會引起IgE介導的超敏反應,導致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和其他炎性介質,使微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高而引發皮下水腫。

藥物副作用

服用盤尼西林、頭孢菌素(Cephalosporins)等β-內醯胺類抗生素可能會激發Ⅰ型過敏反應,引起黏膜下水腫。這類藥物與體內蛋白質結合形成穩定的複合物,這種蛋白酶水解後成為半抗原,刺激身體產生抗體。

針對血管性水腫蕁麻疹的情況,建議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並在必要時進行過敏測試以確定具體致敏物質。同時注意保持室內通風乾燥,穿著透氣舒適的衣物也有助於減少不適感。

蕁麻疹手掌癢

蕁麻疹手掌癢可能與慢性蕁麻疹、接觸性皮膚炎、濕疹等疾病有關,需根據具體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確定病因並獲得適當治療。

慢性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是一種由各種因素引起的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和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表現為反覆發作的風團樣皮損伴有瘙癢。可遵醫囑口服抗組織胺藥物如勝克敏(Cetirizine)或氯雷他定(Loratadine)來緩解症狀。

接觸性皮膚炎

接觸性皮膚炎是皮膚或黏膜單次或多次接觸外源性物質後,在接觸部位發生的炎症性皮膚病,典型症狀為紅斑、腫脹、丘疹、水泡甚至糜爛滲出,並伴隨劇烈瘙癢感。輕度者可透過停用致敏物及冷敷緩解不適;重度時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類固醇藥膏如丁酸氫化可體松(Hydrocortisone Butyrate)、莫美他松糠酸酯(Mometasone furoate)等區域性塗抹。

濕疹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淺層及表皮發炎,臨床上急性期皮損以丘皰疹為主,有滲出傾向,慢性期則浸潤肥厚,該病易復發,常伴有劇烈瘙癢。對於區域性瘙癢嚴重且合併感染的患者,可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抗生素類軟膏如褐黴素(Fusidic acid)、克林達黴素(Clindamycin)等區域性塗抹。

上述提及的症狀若持續不緩解或者加重,應及時前往醫院皮膚科就診以便明確診斷並接受相應處理。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手部乾燥清潔,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

蕁麻疹性血管炎症狀

蕁麻疹性血管炎的症狀包括皮疹、發燒、關節痛、血尿、腹痛等,通常伴有系統性症狀。由於該疾病可能引起嚴重的器官損害,建議及時就醫以進行確診和治療。

皮疹

蕁麻疹性血管炎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發生發炎反應,導致組織水腫和紅斑形成。皮疹通常出現在皮膚表面,可伴有瘙癢或疼痛感。

發燒

當身體受到病原體感染時,免疫系統會啟動防御機制來對抗這些入侵者。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內源性的致熱因子,使體溫調定點上移而出現發燒的現象。發燒可能伴隨寒顫或出汗,體溫上升速度和持續時間因個體差異而異。

關節痛

蕁麻疹性血管炎患者的免疫細胞異常活化並釋放多種發炎介質,這些介質會刺激神經末梢並將訊號傳遞給大腦,從而引發疼痛感覺。關節痛通常發生在大關節如膝關節、肘關節等,但也可能是全身性發作。

血尿

血尿的發生是因為蕁麻疹性血管炎累及腎臟時會導致腎小球微血管壁傷害,血液中的紅血球進入尿液中。血尿通常表現為尿液顏色深紅或帶血絲,嚴重程度不一。

腹痛

腹痛主要是由蕁麻疹性血管炎引起的胃腸道平滑肌痙攣或胃腸黏膜受損所致。腹痛可以是腸絞痛或鈍痛,位置多變且可能伴隨噁心嘔吐。

針對蕁麻疹性血管炎的症狀,建議患者進行血常規、尿常規以及自身抗體檢測以評估病情活動度。治療措施包括遵醫囑使用抗組織胺藥如勝克敏(Cetirizine),重症病例需應用類固醇如普賴鬆(Prednisone)。患者應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保持充足休息,確保營養均衡,同時監測病情變化,及時就醫。

血管性水腫藥物

血管性水腫可以遵醫囑使用抗組織胺藥、H2感受器拮抗劑、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噴霧、系統性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以及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進行治療。

抗組織胺藥

透過阻斷組織胺感受器,減輕過敏反應引起的腫脹。患者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按醫囑選擇口服或注射給藥,並遵循醫師指導完成整個療程。

H2感受器拮抗劑

能減少胃酸分泌,從而降低因胃酸過多導致的刺激和不適感。在出現上消化道症狀時可選用此類藥物緩解症狀。

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噴霧

具有高效區域性抗炎作用,在短時間內迅速控制發炎過程。使用前應清潔鼻腔並諮詢醫生關於劑量及頻次安排事宜。

系統性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

主要針對嚴重的全身性發作情況;長期服用可能導致免疫抑制或其他副作用。需要監測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其他相關指標以評估風險與收益比。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適用於輕至中度的疼痛和發紅、腫脹等不適。服藥期間應注意觀察是否有不良反應發生,並及時告知醫生處理。

上述提及的所有藥物均需在專業醫療人員指導下合理應用。若發現皮膚狀況變化明顯或者伴隨呼吸困難等情況,則應立即就醫以便獲得緊急救治。

腳腫是什麼原因

腳腫可能是外傷、痛風、心臟衰竭、腎功能不全、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疾病的表現,需根據具體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外傷

外傷可能導致軟組織傷害、出血和發炎反應,這些都可能引起區域性水腫。對於外傷引起的腳部腫脹,首先需要冷敷以減少腫脹,然後進行適當的休息和保護受傷部位。

痛風

痛風是由於尿酸結晶在關節內沉積而引起的疾病,會導致關節紅、腫、熱、痛。當痛風累及足部時,就會出現腳部腫脹的情況。患者可以遵醫囑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如布洛芬(Ibuprofen)、希樂葆(Celecoxib)等緩解疼痛和腫脹。

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導致心臟泵血能力下降,使血液循環到身體各處,包括腿部,從而引起腳部水腫。改善心臟衰竭的症狀通常需要藥物治療,例如利尿劑螺內酯(Spironolactone)、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可減輕水腫。

腎功能不全

腎功能不全影響腎臟清除廢物和多餘液體的能力,導致體內液體瀦留,進而引起腳部水腫。控制腎功能不全的關鍵是限制蛋白質攝入量並遵循醫生建議的飲食計劃。同時,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有助於促進尿液排出。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阻礙了下肢靜脈血液循環至心臟,造成下肢靜脈高壓和液體積聚,進而引起腳部水腫。抗凝治療是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首選方法,常用藥物包括肝素鈉(Heparin sodium)、肝素鈉(Heparin sodium)等。

針對腳部腫脹,建議定期監測體重變化,記錄每日飲水量,以評估水腫狀況。必要時,應進行超音波心動圖、腎功能檢測以及下肢血管造影等檢查,以排除潛在的心臟或腎臟疾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