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異嗜:癲癇與多動症的診斷與治療

分類: 健康百科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4.05
本文介紹了嬰兒癲癇的症狀與診斷以及多動症的治療方法及診斷流程。其中,癲癇可能引起易激惹、過度嗜睡、嘔吐等症狀,而多動症則需透過行為療法、心理社會干預等方法進行管理。當發現孩子出現上述問題時,應及時帶其就醫以獲取專業評估和治療。

嬰兒癲癇症狀

嬰兒癲癇可能表現為易激惹、過度嗜睡、嘔吐、反覆性痙攣、尿便失禁等症狀。由於癲癇可能對嬰兒造成嚴重的影響,建議立即就醫以獲得專業的評估和治療。

易激惹

當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時,會導致神經系統功能障礙,使患者出現情緒不穩定的情況。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大腦皮層區域,這些區域與情緒調節有關。

過度嗜睡

過度睡眠可能是由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平衡失調導致的,如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等減少,5-羥色胺增多,影響了覺醒狀態的維持。睡眠模式的變化可能導致嬰兒在白天過度疲勞而在夜間難以入睡,從而出現上述情況。

嘔吐

由於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神經細胞受損,可能會引發胃腸功能紊亂,進而出現嘔吐的症狀。嘔吐通常發生於消化系統,但癲癇引起的嘔吐可能涉及中樞神經系統。

反覆性痙攣

痙攣是由於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所致,此時電流會迅速擴散並傳到全身各處,產生肢體抽搐等症狀。痙攣通常出現在肌肉發達的部位,如手臂或腿部。

尿便失禁

尿便失禁可能與大腦控制膀胱和腸道的功能障礙有關,這是癲癇的一種常見併發症。這種症狀可能會影響脊髓末端的排洩中樞,導致無法自主控制排洩。

針對嬰兒癲癇症狀,建議進行頭顱磁共振成像以評估大腦結構是否異常。此外,還可以透過腦電圖來監測腦電信號異常。治療措施包括抗癲癇藥物,如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片、帝拔癲(Valproate)。家長應注意觀察嬰兒的行為變化,確保其充足的休息,並遵循醫囑調整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多動症的治療

多動症的治療可以考慮行為療法、認知行為療法、家庭療法、心理社會干預、腦電生物反饋治療等方法。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應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行為療法

行為療法透過正面強化、負面對抗性訓練等方式來改變患者的行為模式。此方法有助於改善患者的過度活躍及注意力不集中的行為,從而改善多動症的症狀。

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由專業心理醫生引導患者識別並改變錯誤思維模式,通常在門診環境中進行一系列會話。研究顯示,CBT可減少多動症相關情緒困擾如焦慮與憂鬱,並提高生活品質;適合處理合併存在之心理困擾。

家庭療法

家庭療法側重於改善家庭環境以促進患兒康復,在臨床醫師指導下開展一系列互動活動。由於家庭氛圍對兒童心理健康至關重要,最佳化親子關係有助於減輕因多動導致之家庭緊張局勢;長期實踐效果更佳。

心理社會干預

心理社會干預包括學校支援計劃、社交技能培訓等,旨在幫助孩子適應學習和社交環境。這種干預可以幫助減輕多動症對孩子在學校和社交場合造成的困擾,提高他們的學業成就和社會技能。

腦電生物反饋治療

腦電生物反饋治療是利用電腦技術監測大腦活動,並給予實時反饋,以調節異常腦波。該方法針對多動症核心症狀提供非藥物解決方案,適用於不願接受傳統藥物治療者;需要定期評估進展。

除了上述治療方法外,家長還應注意孩子的飲食習慣,避免高糖食品,因為過多的糖分攝入可能加劇多動症狀。適當的運動也有助於釋放孩子過剩的能量,但應確保這些活動具有一定的結構和目標,以防止過度刺激。

多動症測試

多動症的診斷需要綜合臨床評估和相關心理測驗的結果。

多動症涉及大腦多個區域的功能異常,包括前額葉皮層、基底神經節和杏仁核等。這些區域參與控制情緒調節、執行功能和響應抑制等過程,其異常可能導致注意力缺陷、過度活躍和衝動行為。

在兒童青少年期出現明顯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多或衝動行為,並且這些症狀持續超過6個月以上,可能表明存在多動症。此外,如果患者在學校或社交場合中頻繁遇到困難,或者有家族史,則更支援多動症的診斷。

對於疑似多動症的個體,建議尋求專業心理醫生或兒科醫師的幫助,以進行全面的評估和確診。早期識別和干預可以顯著改善預後,因此家長應注意孩子日常表現中的細微變化,及時關注並配合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