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性失眠:針灸神門、三陰交穴等穴位治療

分類: 睡眠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4.06
本文介紹了針灸和中藥治療失眠的方法。失眠患者可透過針灸神門穴、三陰交穴、百會穴、安眠穴和足臨泣穴等穴位來緩解症狀。對於長期失眠的情況,可選用滋陰補腎類、安神定志類、健脾益氣類等功效的中藥進行調理。

失眠針灸穴位

失眠針灸可選擇神門穴、三陰交穴、百會穴、安眠穴和足臨泣穴等穴位進行治療。如果失眠症狀持續不改善或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神門穴

神門穴位於手腕橫紋上0.5寸處,在尺側腕屈肌腱橈側緣凹陷中,具有鎮靜安神的功效,常用於緩解因心火旺盛引起的失眠多夢等症狀。

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踝尖上3寸,脛骨後緣靠近骨邊凹陷處,按摩此穴可以輔助調節肝脾腎功能,對於改善由臟腑失調導致的睡眠問題有效果。

百會穴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央,兩耳角直上連線與眉間垂直相交之點即為該穴位置,經常按壓能夠起到寧神通竅的作用,能減輕頭昏腦漲引起入睡困難的情況發生機率。

安眠穴

安眠穴位於項部入髮際一寸,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透過刺激此部位能夠達到疏經通絡以及促進睡眠的目的。

足臨泣穴

足臨泣穴位於第四趾長伸肌腱外緣與跟骰關節間隙的凹陷處,取穴時患者應採取仰臥位,以拇指指腹按揉區域性,能夠輔助調理膽虛不眠的現象發生頻率。

上述提及的所有穴位均需專業人士操作,以免不當手法造成不良後果。此外,針對失眠症狀,還可根據具體情況配合服用硃砂安神丸、天王補心丹等中藥方劑來改善病情。

失眠中藥處方

失眠的中藥處方可以考慮使用龍膽瀉肝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黃連阿膠湯、天王補心丹、安神定志丸等。由於失眠可能與多種原因相關,建議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用藥,並結合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

龍膽瀉肝湯

龍膽瀉肝湯可用於治療因肝膽實火上攻引起的失眠。該方劑具有清肝瀉火的功效。本品性寒易傷脾胃,故久病體虛者慎用。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適用於因情志不暢、氣機鬱滯所致的失眠。此方能疏肝解鬱、鎮靜安神。服藥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油膩食物,保持情緒穩定。

黃連阿膠湯

黃連阿膠湯主治陰虛火旺型失眠,可緩解煩躁不安、入睡困難等症狀。孕婦及糖尿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天王補心丹

天王補心丹對於心血不足導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症有較好的療效。外感發燒頭痛忌用。

安神定志丸

安神定志丸用於治療因驚恐思慮過度而致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健忘恍惚等病症。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藥物均需遵醫囑使用。失眠患者日常生活中要規律作息,睡前適當運動放鬆心情,如散步、打太極拳等有助於睡眠。

長期失眠中藥

長期失眠可考慮使用滋陰補腎類、安神定志類、健脾益氣類等功效的中藥進行調理。如果症狀持續不改善或影響日常生活,建議諮詢專業中醫師。

滋陰補腎類

此類藥物具有滋養肝血、養心安神的功效,適用於因肝腎虧虛引起的失眠。但需注意個體差異及可能存在的配伍禁忌。

安神定志類

這類藥材透過鎮靜中樞神經系統來緩解緊張情緒和焦慮狀態,從而促進睡眠品質提高;同時對自律神經失調所致的心悸也有一定平抑作用。但須遵醫囑服用以減少不良反應發生風險。

健脾益氣類

該藥能起到運化水溼的作用,並且還能夠補中益氣以及固表止汗,對於脾胃虛弱所引起的身體乏力或者是食慾下降等症狀也能夠起到一定的調理效果。但要嚴格遵循醫生指導,避免盲目用藥。

活血祛瘀類

此類藥物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消除體內淤積,進而達到舒緩壓力、改善睡眠的目的。但在應用時應注意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如頭暈、噁心等,並隨時觀察身體變化。

疏肝解鬱類

這些草本植物從多個方面調節情緒狀態,既可以直接對抗憂鬱相關生化異常,又可以透過營養大腦細胞間接發揮作用;同時還可透過增強內源性嗎啡(Morphine)肽活性等方式減輕疼痛感。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憂鬱症、焦慮症等疾病。

針對長期失眠問題,在選擇中藥前應排除器質性疾病導致的失眠後方可嘗試上述方法調整。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幫助病情恢復。

失眠針灸有效嗎

針灸對失眠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針灸能夠調節自律神經失調,促進體內內分泌系統正常化,從而達到安神助眠的目的。此外,針灸還可以改善腦部血液循環,增強記憶力,有助於提高睡眠品質。

如果患者存在嚴重的焦慮、憂鬱等心理疾病或存在器質性病變導致的失眠,則可能需要針對原發疾病的藥物治療或手術干預才能取得較好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接受針灸治療時應選擇大醫院,並由經驗豐富的醫師操作以確保安全和療效。同時還要注意避免在飢餓、過度疲勞或精神緊張狀態下進行針灸。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