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原因、症狀、治療、飲食、止癢

分類: 皮膚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3
異位性皮炎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疾病,其病因可能涉及多種因素。典型症狀包括瘙癢、紅斑、丘疹等,治療需綜合考慮藥物療法及生活方式調整。患者可增加皮膚水分以減輕症狀,並減少已知過敏食物的攝入。選擇適合的護膚產品時要考慮產品的低刺激性和舒緩效果,洗澡時控制水溫也是關鍵。

異位性皮炎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疾病,其病因可能涉及多種因素。典型症狀包括瘙癢、紅斑、丘疹等,治療需綜合考慮藥物療法及生活方式調整。患者可增加皮膚水分以減輕症狀,並減少已知過敏食物的攝入。選擇適合的護膚產品時要考慮產品的低刺激性和舒緩效果,洗澡時控制水溫也是關鍵。

異位性皮膚炎原因為何?

異位性皮炎的病因可能涉及遺傳過敏性體質、環境因素、皮膚屏障功能障礙、食物過敏以及蟎蟲過敏等。針對不同的病因,治療方法有所不同,因此建議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診治。

遺傳過敏性體質

異位性皮炎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和遺傳傾向,可能與遺傳過敏性體質有關。患者可遵醫囑使用抗組織胺藥物進行止癢治療,如勝克敏(Cetirizine)、氯雷他定(Loratadine)等。

環境因素

由於長期處於潮溼或者乾燥環境中,導致皮膚受到刺激而出現發炎反應,從而誘發異位性皮炎的發生。針對環境因素引起的異位性皮炎,建議保持室內適宜溼度,必要時可以使用加溼器來改善空氣乾燥的情況。

皮膚屏障功能障礙

皮膚屏障功能障礙是指皮膚表面保護層受損,使外界物質易於侵入,引起發炎反應。當患者存在皮膚屏障功能障礙時,會導致皮膚對外界刺激更加敏感,易發生異位性皮炎。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保溼霜來修復皮膚屏障,減少水分流失,緩解症狀。

食物過敏

若患者食用了致敏食物後會出現免疫系統異常反應,釋放出多種炎性介質傷害皮膚黏膜,進而誘發異位性皮炎。對於食物過敏所致異位性皮炎,需要立即停止攝入致敏食物,並及時就醫接受抗過敏治療,例如口服勝克敏(Cetirizine)片、氯雷他定(Loratadine)等。

蟎蟲過敏

蟎蟲過敏是常見的過敏原之一,當患者接觸蟎蟲時會發生免疫應答,產生IgE抗體,這些抗體與肥大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上的感受器結合,使得身體對蟎蟲蛋白高度敏感化。患者可透過定期更換床上用品並使用高溫消毒的方式殺死床單被罩中的蟎蟲,以減輕症狀。

異位性皮炎患者應注意日常生活管理,穿著寬鬆透氣的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洗浴用品,保持皮膚清潔乾燥。此外,還應定期複查,監測病情變化,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異位性皮膚發炎狀?成人、嬰兒不一樣?

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包括瘙癢、紅斑、丘疹、濕疹樣皮疹、脫屑等,成人與嬰兒的表現有所不同。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

瘙癢

異位性皮炎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刺激共同作用導致的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容易受到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瘙癢感。瘙癢通常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位,但常見於四肢伸側、頸部等處。

紅斑

由於免疫系統異常反應,導致區域性微血管擴張和發炎細胞浸潤,從而形成紅斑。紅斑可能出現在任何受累區域,但也可能侷限於特定位置如腋窩或腹股溝。

丘疹

當身體接觸到過敏原時,會激發身體產生IgE抗體,導致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和其他介質,這些介質會引起平滑肌收縮和微血管通透性增加,進而引發丘疹。丘疹多見於軀幹和上肢,也可能出現在面部或下肢。

濕疹樣皮疹

濕疹樣皮疹是異位性皮炎的一種表現形式,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涉及遺傳、環境等多種因素。濕疹樣皮疹通常出現在肘部、膝蓋彎曲處等摩擦較多的部位。

脫屑

異位性皮炎患者的皮膚因角質層受損而變得脆弱,易脫落,導致脫屑現象發生。脫屑常發生在乾燥或摩擦較大的部位,如肘部、膝關節內側等。

針對異位性皮炎的症狀,可以進行體格檢查以評估皮膚狀況。必要時,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血液或皮膚斑貼試驗來排除其他潛在的皮膚問題。治療措施包括使用外用激素類藥膏如氫化可體松(Hydrocortisone)、鹵米松乳膏(Halometasone Cream)等控制症狀,對於嬰兒患者,應避免使用含有艾敏釋(Fluticasone)成分的藥膏。此外,保持皮膚清潔溼潤,穿著透氣柔軟的衣物也是重要的護理措施。

異位性皮膚炎飲食怎麼吃?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飲食宜忌需注意以下幾點:

避免食用已知過敏食物

對於已經確定引起過敏的食物,應避免攝入。例如牛奶、雞蛋、堅果等。

限制高IgE食品

高IgE食品指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E的食物,如海鮮類。過多攝入這些食物可能加重病情,因此患者應減少此類食物的攝取量。

補充益生菌

適當補充益生菌有助於調節身體免疫狀態,緩解症狀。可以選擇含乳酸杆菌和雙歧桿菌的產品,並遵循推薦劑量進行服用。

增加Omega-3脂肪酸攝入

Omega-3對皮膚健康有益,可透過深海魚油軟膠囊等形式增加其在體內的含量。但使用前最好諮詢醫生意見以排除潛在風險。

注意烹調方式及佐料選擇

建議採用清淡烹飪方法,如蒸、煮而非煎炸,並盡量少放鹽及其他調味品。這樣做既能保證營養不流失又不會刺激皮膚。

此外,患者還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過度洗澡或使用刺激性強的沐浴產品。同時定期更換衣物並穿著透氣材料製成的衣服也有助於改善症狀。

異位性皮膚炎吃益生菌有幫助嗎?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片、等益生菌製劑。該疾病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疾病,透過使用益生菌有助於改善免疫狀態和恢復腸道微生態環境。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片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片適用於因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腹瀉、腹脹等症狀。本品中含有的長型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可直接補充人體內正常生理活菌,調整體內菌群平衡,抑制致病菌,促進身體健康。

2.

可用於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此藥物中的兩種活菌即屎腸球菌與枯草桿菌能耐受胃液進入小腸,在腸道定植產生有益代謝產物,抑制有害菌過度繁殖,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布拉氏酵母(Saccharomyces boulardii)

布拉氏酵母(Saccharomyces boulardii)對於由腸道功能紊亂引起的腹瀉症狀有效。該藥屬於益生菌類藥物,能夠抑制念珠菌過度生長,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緩解腹瀉症狀。

酪酸梭菌活菌膠囊

酪酸梭菌活菌膠囊針對急性非感染性腹瀉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其主要成分為酪酸梭狀芽孢桿菌,可透過消耗氧氣環境間接地保護脆弱的好氧菌,並且在缺氧條件下自身也能夠迅速繁殖,起到一定治療效果。

上述提及的所有藥物均需遵循醫生指導進行用藥。異位性皮炎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皮膚乾燥清潔,避免接觸刺激物如動物毛髮或化學物質,並穿著透氣性好的衣物以減少皮膚摩擦及過敏原接觸。

異位性皮膚炎如何治療?

異位性皮炎的治療可能需要使用抗組織胺藥、區域性外用藥膏、皮膚保溼、光療治療或系統性免疫調節劑等方法。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應諮詢專業醫生以獲得適當的治療方案。

抗組織胺藥

抗組織胺藥透過口服或注射給藥,選擇非處方藥物如勝克敏(Cetirizine)、氯雷他定(Loratadine)等按說明書指示劑量使用。這類藥物能緩解瘙癢、紅腫等症狀,減輕患者不適感。適合輕至中度異位性皮炎患者日常使用。

區域性外用藥膏

區域性外用藥膏包括激素類藥膏(如氫化可體松(Hydrocortisone))和非激素類藥膏(如煤焦油乳膏),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產品並按醫囑頻率塗抹。激素類藥膏能夠快速緩解發炎反應,而非激素類藥膏則具有長期療效且副作用較小。兩者聯合使用效果更佳。

皮膚保溼

皮膚保溼是每日基礎護理步驟,在沐浴後立即使用無香料潤膚霜覆蓋全身。保持皮膚水分有助於減少乾燥導致的刺激及過敏原接觸機會。對於輕微症狀管理至關重要。

光療治療

光療治療通常在專業醫療機構由醫師監督下進行,涉及特定波長紫外線照射受影響區域。此方法利用特定光線改善血液中鐵蛋白水平,並促進神經傳導物質合成;適用於重度異位性濕疹患者。

系統性免疫調節劑

系統性免疫調節劑包括環孢素(Cyclosporin)A、Methotrexate(MTX)等,需在醫生指導下定期服用。這些藥物透過影響身體免疫應答來控制異常的皮膚反應;適於對傳統療法無效或有禁忌者。

除上述措施外,建議患者避免穿著粗糙或過緊的衣物,以免摩擦患處,加劇症狀。同時,減少攝入可能誘發過敏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幫助維護皮膚健康。

異位性皮膚炎能根治嗎?

異位性皮炎通常難以根治。

異位性皮炎是一種由基因易感性與環境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疾病,其發病機制涉及多種免疫細胞和因子參與的複雜過程。該病存在明顯的遺傳背景,如家族史陽性,加之環境中的各種變應原刺激,可能導致病情反覆發作,一般無法徹底治療。但規範化治療可顯著減輕症狀,延緩病情進展。

患者在患病期間可能會出現瘙癢、紅斑等症狀,若及時發現並接受專業醫療干預,可能有助於控制病情發展。

針對異位性皮炎的治療需遵循醫囑,避免使用可能誘發或加重症狀的物質,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皮膚護理措施。

異位性皮膚炎乳液怎麼選?

選購異位性皮膚炎適用的乳液時,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1. 低刺激性與舒緩功效:確保產品中不含有害成分,如酒精、染料等。優選含有舒緩成分,如甘草萃取物或蘆薈。

2. 應有適當濕度保持效果:選擇具有保濕作用的乳液,以減少皮膚過敏反應發生機會。

3. 適合敏感肌使用:挑選專門為敏感肌開發且經皮膚科醫師推薦的品牌及產品。

4. 質地柔軟滑順易推展:觸感柔和、能快速被皮膚吸收並提供一整天持久保護力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5. 容量適中價格實惠:根據個人需求和預算來決定購買容量大小,在滿足功能需求同時亦可兼顧財務規劃。

異位性皮膚炎洗澡水溫、沐浴乳都要注意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洗澡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水溫控制

洗澡時宜使用微溫的水,避免過熱或過冷。因為過熱的水會導致皮膚水分流失加快,加劇乾燥和發癢;而過冷的水則可能引起血管收縮,影響皮膚的新陳代謝。

沐浴時間

建議每次洗浴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0-15分鐘為宜。過長的洗浴時間容易使皮膚水分蒸發過快,加重病情。

使用無刺激性沐浴產品

選擇專門針對敏感肌開發的無香料、無酒精等成分的沐浴乳。這些產品對皮膚的刺激較小,有助於減少皮膚不適的發生。

清潔方式

清洗時動作要輕柔,避免大力搓揉皮膚,以免造成傷害或加重發炎。可使用軟毛刷進行輕柔按摩,幫助去除角質層,但要注意不要過度剝落,保護皮膚屏障。

保持皮膚濕潤

洗完澡後立即塗抹具有滋潤作用的護膚霜,以鎖住水分,防止皮膚過度乾燥。尤其是在秋冬季節,更需要加強保濕措施,以減少皮膚發病的機會。

以上是關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洗澡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如果皮膚狀況沒有改善或者出現新的症狀,建議及早就醫以便獲得適當的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如何止癢?

異位性皮膚炎的止癢可以透過抗組織胺藥、皮膚外用賀爾蒙膏、系統性免疫調節劑、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中藥外敷等治療措施來實現。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抗組織胺藥

抗組織胺藥物如勝克敏(Cetirizine)、氯雷他定(Loratadine)透過口服或注射給藥,能夠阻斷組胺感受器,減輕瘙癢感。這類藥物能快速緩解由異位性皮炎引起的輕至中度瘙癢,但不宜長期使用。

皮膚外用賀爾蒙膏

皮膚外用賀爾蒙膏如氫化可體松(Hydrocortisone)、莫美他松糠酸酯(Mometasone furoate)區域性塗抹,每日一次或按醫囑頻次使用。此藥膏具有抗炎作用,能迅速減輕發炎反應及瘙癢症狀;適合於輕至中度異位性皮炎患者。

系統性免疫調節劑

系統性免疫調節劑包括環孢素(Cyclosporin)、Methotrexate(MTX)等,需遵醫囑定期服用。這些藥物透過調節身體免疫狀態來控制病情活動度,從而緩解瘙癢;適用於反覆發作且伴有嚴重瘙癢者。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主要有布洛芬(Ibuprofen)、希樂葆(Celecoxib)等,通常需要按時服用。此類藥物具有解熱鎮痛的作用,有助於減輕異位性皮炎患者的不適症狀。

中藥外敷

中藥外敷可用金銀花、連翹等藥材煎煮後外敷患處,每日一到兩次。傳統中醫認為,異位性皮炎多因風邪侵襲所致,上述藥材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的功效;可輔助改善皮膚紅腫、瘙癢等症狀。

除以上列出的治療方法外,患者還可適當進行冷溼敷,具體操作是將乾淨的毛巾浸入冰水中,擰乾後置於患處,每次15-20分鐘,每日數次。此方法可以起到暫時止癢的效果,但並不能治愈異位性皮炎,因此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者加重,應及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

一次看懂常見皮膚問題

一次看懂常見皮膚問題,可以從以下5點進行簡要介紹:

1. 毛孔粗大:由於油脂分泌過多或角質層增厚導致。建議定期去角質、使用含酒精成分的爽膚水縮小毛孔。

2. 黑頭/白頭:黑頭是堵塞在毛囊口的油脂和細胞屑,白頭則是在毛囊內形成的油脂球。可用專門清潔工具或炭膜去除。

3. 紅斑/痘痘:紅斑通常是由於皮脂腺發炎所致,而痘痘則是因為毛囊發炎所引起。可外用含有苯佐卡因(Benzocaine)、水楊酸(Salicylic Acid)等成分的產品治療。

4. 乾燥/脫皮:皮膚水分流失速度快於補充速度時會出現乾燥現象;若再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引致脫皮。需要加強保濕,並減少刺激性化妝品使用。

5. 色斑/皺紋:色斑可能是日曬引起的黑色素沉澱,而皺紋則與年齡增長及肌膚彈性下降有關。可選用美白霜及抗老產品來改善。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