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症狀、原因、診斷、治療、併發症及高危險群

分類: 糖尿病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3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特徵為高血糖。該疾病的症狀包括多尿、口渴、疲乏、體重下降和視力模糊。糖尿病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胰島素抵抗、遺傳因素、肥胖、高脂血症以及長期的精神壓力。糖尿病的診斷基於血糖值,對於不同人群而言略有差異。糖尿病前期是血糖異常但還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狀態,可透過生活方式干預進行預防。糖尿病可能導致的併發症包括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神經病變變、下肢血管病變以及腎功能不全。特定人群,如未滿18歲的人、超重或肥胖者、存在相關危險因素者以及某些具有家族史者,屬於糖尿病高風險群體。治療糖尿病通常需使用藥物控制血糖水平,並且此病可能伴隨體重減輕。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特徵為高血糖。該疾病的症狀包括多尿、口渴、疲乏、體重下降和視力模糊。糖尿病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胰島素抵抗、遺傳因素、肥胖、高脂血症以及長期的精神壓力。糖尿病的診斷基於血糖值,對於不同人群而言略有差異。糖尿病前期是血糖異常但還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狀態,可透過生活方式干預進行預防。糖尿病可能導致的併發症包括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神經病變變、下肢血管病變以及腎功能不全。特定人群,如未滿18歲的人、超重或肥胖者、存在相關危險因素者以及某些具有家族史者,屬於糖尿病高風險群體。治療糖尿病通常需使用藥物控制血糖水平,並且此病可能伴隨體重減輕。

糖尿病是什麼?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特徵為高血糖,長久未控制的高血糖可能會導致多器官傷害、功能衰退甚至器官衰竭。

糖尿病是由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導致的高血糖症。這使得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並被利用,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升高。糖尿病的症狀包括頻尿、口渴、體重減輕、疲勞、視力模糊以及傷口癒合緩慢等。

糖尿病可以透過空腹血糖測試、糖化血紅素檢測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來診斷。治療糖尿病的方法包括飲食療法、運動療法、藥物治療如二甲雙胍(Metformin)、胰島素注射等。

糖尿病患者應定期監測血糖水平,並遵循醫囑調整生活方式和用藥以控制病情。

糖尿病症狀有哪些?

糖尿病的常見症狀包括多尿、口渴、疲乏、體重下降、視力模糊等。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存在,建議及時就醫以確診和治療糖尿病。

多尿

由於血糖過高導致血液中的滲透壓增高,刺激下視丘分泌抗利尿激素(Vasopvessin)減少,從而引起尿液增多。主要表現為排尿次數明顯增加且尿量也相應增多,可能伴有夜間多次起夜的情況。

口渴

高血糖狀態會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使身體脫水。為了保持正常的身體功能,腎臟會透過產生更多的尿液來降低血糖濃度,這進一步增加了水分丟失,引起口渴感。患者可能會感到口腔乾燥,需要頻繁飲水以緩解不適。

疲乏

高血糖狀態下葡萄糖無法被充分利用,身體處於缺乏能量的狀態,此時就需要分解脂肪提供熱量,而脂肪分解會產生大量的酮體,當超過肝臟代謝能力時就會出現臨床症狀,即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這種疲勞感不是因為睡眠不足或體力消耗過大造成的,即使休息充足仍會感到非常乏力。

體重下降

由於體內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身體不能充分利用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進而導致消耗大於攝入,造成體重下降。體重減輕往往伴隨著食慾不振和消化不良,但並沒有刻意節食或劇烈運動。

視力模糊

如果糖尿病控制不佳,血糖水平持續偏高,會引起眼底血管病變,影響視網膜的正常供氧和供血,進而引發視力模糊的症狀。這種情況通常表現為短暫性的視力模糊,有時可自行恢復,但也可能是糖尿病眼部併發症的徵兆。

針對以上糖尿病症狀,建議進行血糖監測以及糖化血紅素檢測以評估病情。治療措施包括飲食調整、運動和藥物治療,如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注射。患者應遵循低GI飲食,避免高糖食品,並確保規律地進行有氧運動。同時還要定期體檢,以便早期發現並處理相關健康問題。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原因為何?

之所以會發生糖尿病,主要是因為胰島素抵抗、遺傳因素、肥胖、高脂血症以及長期精神緊張所導致的。針對不同的病因,治療方案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的診療意見。

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是指身體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導致胰島β細胞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以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這會導致高胰島素血癥和葡萄糖耐受不良,從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針對此類患者,可以透過運動療法來改善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如快走、慢跑等中低強度有氧運動。

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是糖尿病的重要風險因素之一,包括單基因突變引起的糖尿病以及多基因共同作用導致的復雜型糖尿病。這些遺傳變異會影響胰島β細胞的數量和功能,進而影響血糖調控。 對於這類人群,需要定期監測血糖水平,以便及時發現並控制病情的發展。

肥胖

肥胖患者的脂肪組織會分泌一些發炎因子和賀爾蒙,這些物質會干擾胰島細胞的功能,使其產生更多的胰島素。此外,過多的脂肪還會導致肌肉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進一步加重了胰島素抵抗的情況。 減重手術如胃旁路手術(Roux-en-Y)可幫助減輕體重,進而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代謝狀態。

高脂血症

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水平過高時,會使得血脂在血管壁上沉積形成斑塊,導致動脈粥狀硬化。而當冠狀動脈發生嚴重狹窄甚至閉塞時,就會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誘發心絞痛發作。 主要透過飲食調整和藥物治療進行管理,如遵醫囑使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洛伐他汀(Lovastatin)等降脂藥。

長期精神緊張

持續的精神緊張會導致體內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升高,這種賀爾蒙具有拮抗胰島素的作用,因此會引起血糖上升。 這類患者可透過心理諮詢、冥想等方式緩解壓力,必要時也可遵照醫生的意見服用抗焦慮藥,比如帕羅西汀(Paroxetine)、氯硝西泮(Clonazepam)片等。

建議定期進行血糖檢測、糖化血紅素檢測以及血脂分析,以評估糖尿病風險。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減少高糖、高脂食物攝入,有助於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判定糖尿病的血糖值為何?

判定糖尿病的血糖值因人而異,通常空腹血糖大於或等於6.1mmol/L,隨機血糖大於或等於11.1mmol/L,或OGTT試驗2小時血糖大於或等於7.8mmol/L時,可能表明患有糖尿病。該病可能由胰島素抵抗、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引起,確診需結合臨床表現和進一步檢查。

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是指身體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導致胰島素作用不足而引起高血糖。此時身體為了維持正常血糖水平,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 胰島素抵抗可能導致長期高血糖狀態,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神經病變變的風險。可以透過飲食控制、運動療法等非藥物手段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

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指胰臟中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數量減少或其功能受損,無法有效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以控制血糖水平。 這種情況可能需要透過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注射來管理高血糖。例如,二甲雙胍(Metformin)是常用的口服降糖藥之一,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和降低肝臟葡萄糖輸出。

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也可能影響個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和胰島β細胞的功能,從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針對這類人群,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基因檢測,以評估個體患糖尿病的風險,並制定個性化的預防和管理策略。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如年齡、吸菸、飲酒、肥胖等都可能會影響血糖代謝,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醫生可能會建議這類患者調整生活習慣,如戒菸限酒、均衡飲食並定期鍛鍊,以改善血糖控制。

生活方式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脂高糖飲食、缺乏體育活動以及過度的精神壓力,都會影響血糖代謝,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醫生可能會建議這類患者改變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規律運動和減輕精神壓力,以改善血糖控制。

建議定期監測血糖水平,特別是對於有家族史的人群。必要時,還需要進行糖化血紅素測試、胰島功能測試等進一步的診斷。

糖尿病前期是什麼?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高於正常範圍但尚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狀態,此時身體胰島功能已經開始受損,但仍有機會透過生活方式干預逆轉。

糖尿病前期時,由於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等導致胰島β細胞分泌的胰島素不足以滿足身體的需求,從而引起血糖升高。長期高血糖狀態會導致胰島β細胞進一步傷害,進而加重病情。糖尿病前期可能沒有明顯的症狀,但也可能出現多尿、口渴、疲勞等症狀。

可以透過空腹血糖檢測、糖化血紅素檢測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來評估是否存在糖尿病前期。治療糖尿病前期通常包括飲食控制和運動療法,如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並保持規律的體育活動。

建議定期監測血糖水平,以早期發現並處理任何進展至糖尿病的風險。必要時,醫生可能會推薦藥物治療,如二甲雙胍(Metformin)或磺醯脲類藥物。

糖尿病可能有哪些併發症?

糖尿病可能引發的併發症包括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神經病變變、下肢血管病變以及腎功能不全。這些併發症可能導致視力減退、感覺異常、肢體麻木或疼痛、尿量增加或減少等問題。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以評估和治療相關併發症。

視網膜病變

高血糖導致眼底微血管傷害和水腫,進而影響視網膜的功能。此併發症涉及眼睛後部的視網膜區域,通常由專業眼科醫師透過檢眼鏡或裂隙燈檢查來診斷。

白內障

長期高血糖會損害水晶體組織結構和代謝過程,引起蛋白質變性而形成白內障。白內障通常發生在水晶體中央,可透過視力下降、眩光敏感度增加等症狀識別出來。

神經病變變

高血糖會影響神經系統內的電解質平衡,干擾神經傳導物質的正常傳導,從而引發神經病變變。神經病變變的症狀包括手腳麻木、刺痛感等,有時還伴隨有燒灼感。這些症狀通常出現在四肢末端,可以透過神經系統評估和血液檢測來確定。

下肢血管病變

高血糖會導致周圍微小動脈和靜脈出現硬化斑塊,使血液循環受阻,從而引起下肢血管病變。下肢血管病變可能導致腿部腫脹、疼痛、皮膚顏色改變等症狀,需要透過超音波檢查或踝肱指數測試確診。

腎功能不全

高血糖狀態下,腎臟為了排除多餘的糖分需過度過濾血液,長時間負荷工作會導致腎功能受損。腎功能不全通常伴有尿頻、尿量減少、體重增加等症狀,可透過尿液分析和腎功能檢測確認診斷。

針對糖尿病併發視網膜病變,建議進行眼部熒光造影、視野檢查以評估視網膜狀況。治療措施包括控制血糖水平並定期監測,必要時可考慮雷射治療。對於其他併發症,患者應遵循醫囑進行血糖監測和管理,並注意均衡飲食,避免高糖食物攝入過多。

誰是糖尿病高危險群?

糖尿病高危險群包括未滿18歲者、BMI≥24 kg/m2者、有糖攝取量過多或體活動不足風險者、有代謝症候群特徵者、有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險因子者、有腎臟病患者、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女性、有第一級親族史者、懷孕中及曾有妊娠糖尿病病史者、有印地安原住民血緣者。這些群體需要特別關注血糖控制,以預防糖尿病發生。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由於胰島素分泌減少或其功能異常而導致血糖水平持續升高。典型症狀包括頻尿、多食、不明原因之體重下降以及視力模糊。該疾病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飲食調整和運動,必要時會配合藥物治療如二甲雙胍、格列奈等來改善病情。糖尿病的長期管理需定期監測血糖值,並遵循營養師建議設計膳食計畫。

糖尿病高危險群可以透過健康檢查、空腹血糖檢測、糖化血色素檢測、脂肪肝篩查等方式進行評估是否罹患糖尿病。如果發現血糖偏高,建議進一步做OGTT試驗以確認診斷。

糖尿病治療方法?常見藥物有哪些?

糖尿病的治療通常需要透過藥物治療來控制血糖水平。常用的口服降糖藥物包括二甲雙胍(Metformin)、岱蜜克龍(Gliclazide)、瑞格列奈(Repaglinide)、醣祿(Acarbose)和愛妥糖錠(Pioglitazone)。由於糖尿病的治療需要個體化方案,建議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若患者有糖尿病症狀或擔心糖尿病風險,應儘快就醫進行確診和治療。

二甲雙胍(Metformin)

二甲雙胍(Metformin)適用於治療第二型糖尿病。該藥透過減少肝臟葡萄糖輸出和改善周邊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來降低血糖水平。 肝功能不全者應慎用。建議定期監測腎功能和維他命B12水平。

岱蜜克龍(Gliclazide)

岱蜜克龍(Gliclazide)用於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它能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並促進胰島β細胞釋放更多的胰島素。 需要注意的是,對該藥物過敏、肝腎功能不全以及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禁用。

瑞格列奈(Repaglinide)

瑞格列奈(Repaglinide)可用於飲食控制和運動療法效果不佳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其主要透過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而發揮作用。 使用時應注意可能出現低血糖反應,尤其是老年患者和同時服用其他降糖藥物者。

醣祿(Acarbose)

醣祿(Acarbose)適用於飲食控制仍不能滿意控制高血糖的成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本品可明顯降低餐後血糖峰值及平均值。 常見不良反應為腹脹、腹瀉等消化道不適症狀,一般不影響繼續治療。

愛妥糖錠(Pioglitazone)

愛妥糖錠(Pioglitazone)適用於單用飲食和運動不足以控制血糖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其具有降低空腹和餐後血糖的作用。 可能會引起水腫,因此心臟衰竭患者需謹慎使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藥物都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使用,以確保安全有效地管理糖尿病。患者平時還要注意合理膳食,盡量少吃含糖量較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