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症狀、位置、自我檢查、治療方式、手術

分類: 健康百科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3
疝氣是由於組織或器官離開正常位置而引起的疾病。患者可能會出現腹股溝腫塊、疼痛等症狀。該病通常需要手術治療,如開放式腹股溝切開高位結紮術等。除手術外,患者還可以透過穿著壓力襪、避免提重物等方式來預防疝氣的發生。

疝氣是由於組織或器官離開正常位置而引起的疾病。患者可能會出現腹股溝腫塊、疼痛等症狀。該病通常需要手術治療,如開放式腹股溝切開高位結紮術等。除手術外,患者還可以透過穿著壓力襪、避免提重物等方式來預防疝氣的發生。

疝氣是什麼?疝氣位置在哪裡?

疝氣是指組織或器官離開正常解剖部位,透過薄弱點進入其他區域。這是由於腹壁肌肉或腱膜的缺陷導致的。常見的疝氣包括斜疝、直疝和股疝。

斜疝

斜疝通常發生在左側腹部,當腸管等臟器從腹腔穿過腹壁上的缺損突出時發生。患者可能感到腹痛、腫脹、不適,並可能出現嘔吐等症狀。

直疝

直疝多見於右側腹股溝區,與腹壁下動脈外側端有關。典型表現為逐漸加重的腹股溝包塊,在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後更為明顯,休息後可回納至腹腔。

股疝

股疝位於大腿根部,由股環處的薄弱環節引起。這種疾病較少見,但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如腸阻塞或壞死,常伴隨腰痠腿疼的症狀。

臍疝

臍疝是指肚臍周圍的軟弱區域出現的囊袋狀突起,通常是先天性的,也可能因年齡增加而導致腹壁變薄而形成。患者在哭鬧、咳嗽或打噴嚏時會感覺到臍部隆起並伴有疼痛感。

白線疝

白線疝是發生在腹壁中央白色線條處的疝氣,通常較小且症狀較輕,但在劇烈運動或重物提起時可能會加劇疼痛。

建議進行超音波檢查以確定疝氣的具體位置和大小。對於無症狀的小型疝氣,可透過穿著壓力襪預防其進一步擴大;大型或複雜病例需手術修復。

疝氣症狀自我檢查

疝氣症狀可以透過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進行自我檢查:腹股溝腫塊、疼痛或不適感、腸阻塞相關症狀、尿頻和便秘。

腹股溝腫塊

腹股溝區出現可復性腫物是疝氣的主要特徵之一。患者可以在站立時觸控到一個柔軟的包塊,平躺時則可能自行回納至腹腔內而消失。腹股溝腫塊可能是由於腸道等臟器透過薄弱處突出所形成,需及時就醫以確定是否為疝氣並評估其嚴重程度。

疼痛或不適感

部分患者可能會感到腹股溝區域的疼痛或不適,尤其是在長時間站立後更為明顯。這種症狀是因為疝囊壁受到摩擦或牽拉所致,需要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疼痛。

腸阻塞相關症狀

當小腸進入疝囊發生嵌頓時,就會引起腸阻塞的相關症狀,如噁心嘔吐、腹部腸絞痛以及停止排氣排便等現象。這些症狀表明疝內的組織已經壓迫到了周圍的器官,並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應立即就醫處理。

尿頻

如果疝氣發生在泌尿系統附近,則可能出現尿頻的症狀。這是因為疝氣導致膀胱部位受到了刺激,進而引發尿意頻繁的現象。患者還可能會伴隨有尿急、尿不盡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血尿的情況。

便秘

長期存在便秘問題會導致腹壓增加,從而誘發或加劇疝氣發作。因為大便是由直腸排出體外,在經過肛門的過程中會使得區域性壓力增大,進一步促使內臟從薄弱的地方脫出形成疝氣或者使已有的疝氣病情加重。

建議定期觀察腹股溝區域的變化情況,並注意是否有其他異常表現。若發現任何疑似疝氣的症狀,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以便獲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疝氣治療手術方式、術後保養

疝氣治療手術常使用開放式腹股溝切開高位結紮術、腹腔鏡下疝修補術、無張力疝修補術、經腹膜外路徑疝修補術和生物補片植入技術等方法。術後保養需注意休息、傷口護理、飲食調整、併發症監測以及適度活動。

休息

適當的休息可以促進身體恢復,減少術後疼痛和不適感。疝氣患者在術後需要嚴格臥床休息7-10天,避免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以免增加腹部壓力而影響傷口癒合。

傷口護理

良好的傷口護理有助於預防感染並促進癒合並防止因感染引起的其他問題。疝氣患者的傷口通常較小且不需要縫線,在術後應保持乾燥清潔,並定期更換敷料以促進癒合。

飲食調整

合理的飲食結構幫助提供必要的營養支援促進身體康復過程順利進行。建議疝氣患者術後遵循醫囑逐漸恢復正常飲食,開始時可選擇低脂易消化食物如米粥、蒸蛋等,並隨著恢復逐步引入高纖維食品如新鮮水果蔬菜等。

併發症監測

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併發症是確保良好預後的關鍵所在。疝氣患者在接受任何型別的疝氣手術後都應注意觀察是否有發燒、嘔吐等症狀出現,並隨時向醫生報告異常情況以便得到及時干預。

適度活動

適量的身體活動可以幫助減輕壓力、改善血液循環並增強肌肉力量從而降低發生復發的風險。對於接受傳統開放性手術的患者而言,在術後一週內應盡量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引起傷口裂開;而對於採取微創手術者則可在較短時間內適當增加活動量如散步等來促進身體恢復與健康。

疝氣不開刀會自己好嗎?

疝氣一般不能自愈,需要手術治療。

疝氣多由腹壁強度降低或腹腔壓力增高引起,這些因素會導致腹部組織或器官從正常位置突出形成包塊。如果不進行手術修復腹壁缺損,疝囊無法回納至腹腔,只會越來越大,並可能伴隨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在極少數情況下,如果患者年齡較大且身體狀況不佳,或者存在嚴重的合併症,此時可能不適合進行傳統的開放性手術,則可以考慮使用微創手術進行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在未接受專業醫療干預前,應避免劇烈運動以減少腹內壓增高風險,避免便秘與過度用力排便等行為,以免加重病情。

預防疝氣5招

預防疝氣可以採取穿著壓力襪、避免提重物、保持正常體重、避免便秘、適度運動等措施。

穿著壓力襪

穿著壓力襪可以提供均勻的壓力分佈,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循環,減少腹壁肌肉和韌帶的負擔。平時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壓力襪進行穿戴,以達到理想的預防效果。

避免提重物

提重物時腹股溝處的壓力會增加,可能導致腹腔內臟器移位,引起或加重疝氣症狀。建議患者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單次搬運過重物體,若必須搬動則可分批次進行。

保持正常體重

肥胖會增加腹部壓力,導致腹壁薄弱區域承受更大的張力,從而誘發疝氣的發生。超重者應透過飲食控制和適量運動來減輕體重,避免過度勞累。

避免便秘

便秘會導致排便時腹壓增高,容易使腹腔內的組織或器官從薄弱點突出形成疝氣。可透過調整飲食結構及適當運動緩解便秘症狀,如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芹菜、燕麥等。

適度運動

適度運動能夠增強腹肌力量,提高身體抵抗力,降低疝氣發生的風險。每天可根據個人情況安排一定時間進行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

如果患者發現腹股溝區出現腫塊或疼痛等症狀,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