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腦中風:症狀、檢查、病因、治療、飲食推薦

分類: 大腦與神經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2
出血性腦中風是由多種病因如高血壓、顱內動脈瘤等引起的,臨床表現包括意識障礙和言語障礙。針對其病因,治療需個體化,可能涉及顱內壓降低、止血及抗凝等措施。患者飲食應清淡且富含營養。

出血性腦中風是由多種病因如高血壓、顱內動脈瘤等引起的,臨床表現包括意識障礙和言語障礙。針對其病因,治療需個體化,可能涉及顱內壓降低、止血及抗凝等措施。患者飲食應清淡且富含營養。

出血性腦中風的症狀

出血性腦中風可能表現為意識障礙、頭痛、嘔吐、偏癱和言語障礙等。這些症狀表明可能存在嚴重的腦部問題,應立即就醫以進行緊急評估和治療。

意識障礙

意識障礙可能由出血性腦中風導致的顱內壓增高或大腦功能受損引起。症狀包括昏迷、嗜睡或清醒程度下降,嚴重時可伴隨認知和行為異常。

頭痛

頭痛通常是由腦血管破裂引起的發炎反應所致。患者可能會經歷持續性的鈍痛或搏動性疼痛,有時會輻射至頭部其他部位。

嘔吐

由於出血性腦中風導致的顱內壓增高,刺激了嘔吐中樞,從而引發嘔吐反射。嘔吐常為噴射狀,發生在劇烈頭痛之後,可能是急性腦幹出血的前兆。

偏癱

偏癱是由於出血累及運動皮層或其相關路徑,影響了對側肢體的運動控制。表現為突然出現的一側肢體無力、麻木或完全不能活動,可能伴有肌肉張力改變。

言語障礙

言語障礙與大腦語言功能區受到傷害有關,可能導致發音困難、理解障礙等。患者可能出現流利度降低、詞彙減少或聽理解能力下降的情況。

針對出血性腦中風的症狀,建議進行頭顱CT掃描以評估出血情況。治療措施可能包括降血壓藥物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或卡托普利(Captopril)以及腦保護劑依達拉奉(Edaravone)。在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應密切監測患者的意識狀態和生命體徵,並遵循醫囑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以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出血性腦中風的檢查

出血性腦中風的檢查可能需要進行頭顱CT平掃、腦脊液檢查、經顱多普勒超音波、頸動脈超音波和血小板計數等。由於腦中風是一種緊急情況,建議立即就醫以獲取專業評估和治療。

頭顱CT平掃

頭顱CT平掃能夠顯示出血性腦中風的血腫情況,判斷病情嚴重程度。患者仰臥於檢查床上,按照指示調整體位以獲得清晰影象,並迅速完成掃描過程。

腦脊液檢查

腦脊液檢查用於評估出血性腦中風後是否存在繼發性腦水腫或併發症。通常在無菌條件下採集患者的腦脊液樣本進行實驗室分析,可能需要使用腰椎穿刺或前囟穿刺等技術。

經顱多普勒超音波

經顱多普勒超音波可直接觀察到顱內血管病變,有助於診斷出血性腦中風的原因。透過放置一個小型探頭緊貼患者頭部特定位置來測量大腦主要動脈和靜脈流速。

頸動脈超音波

頸動脈超音波可以檢測到頸部大血管狹窄、斑塊形成及堵塞等情況,為出血性腦中風提供病因線索。醫生會在患者頸部一側找到一處明顯搏動處,並在此位置塗抹耦合劑後輕壓以方便超音波進入。

血小板計數

血小板計數可輔助判斷出是否因凝血功能障礙導致的出血性腦中風。抽取一定量血液送至實驗室,在顯微鏡下計算單位體積血液中的血小板數量。

上述各項檢查前應避免進食含鐵豐富的食物至少8小時,以免影響頭顱CT平掃結果。

出血性腦中風病因

出血性腦中風可能是由高血壓、顱內動脈瘤、腦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礙、抗凝劑過量使用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據具體因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獲得專業的評估和治療。

高血壓

長期的血壓升高會使得腦血管壁發生病變,導致其變得脆弱,在受到輕微外力作用時就可能發生破裂出血。這種情況下容易引發腦中風。控制並穩定血壓是關鍵所在,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壓藥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卡托普利(Captopril)等進行治療。

顱內動脈瘤

顱內動脈瘤是指顱內動脈壁上的異常膨出部分,當血液流動衝擊到瘤體時,可能會導致瘤體破裂出血,引起腦實質內的出血性腦中風。對於確診為顱內動脈瘤的患者,介入栓塞術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法,透過導管將彈簧圈或膠狀物質送至瘤體內進行填塞。

腦血管畸形

腦血管畸形會導致區域性血管壁薄弱,易形成微小的血腫灶,進而誘發腦出血和腦水腫,從而出現頭痛、嘔吐等症狀。腦血管造影術可以顯示腦血管的結構和異常情況,有助於診斷和定位腦血管畸形的位置,指導手術治療。

凝血功能障礙

凝血功能障礙可能導致顱內出血,因為凝血過程出現問題,無法有效地止住出血點。在明確診斷後,可遵醫囑使用維生素K1注射液、注射用血凝酶等藥物進行治療。

抗凝劑過量使用

抗凝劑能夠抑制凝血因子合成,延長凝血時間,若使用劑量過大,則會導致凝血功能進一步下降,增加出血風險。監測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是常用的抗凝治療監控方法,該數值反映了患者的凝血狀態,正常範圍為0.8-

針對出血性腦中風,建議定期進行頭顱CT檢查以評估病情變化,並注意避免劇烈運動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血壓波動過大。

出血性腦中風如何治療?

出血性腦中風的治療可能包括顱內壓降低、止血、抗凝、降血壓以及控制血糖水平。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立即就醫以獲得專業評估和治療。

顱內壓降低

顱內高壓是出血性腦中風常見的併發症,透過使用甘露醇(Mannitol)、呋塞米(Furosemide)等藥物可以減輕壓力並緩解症狀。需密切監測患者的液體平衡及腎功能,並按醫囑調整用藥劑量。

止血

對於急性期活動性出血者可採用去骨瓣減壓術進行處理,在醫生指導下清除血腫的同時也能預防進一步出血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抗凝

在確診為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中,早期啟動抗栓治療能夠顯著改善預後。可化凝錠(Warfarin sodium)、阿斯匹靈(Aspirin)等藥物可用於預防新的血栓形成,減少再梗塞的發生率;但具體用法需要根據醫囑執行。

降血壓

高血壓是導致腦血管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好血壓對防治該病至關重要。常用口服降壓製劑有硝苯地平(Nifedipine)、非洛地平(Felodipine)等,需定期檢測血壓值以確保其穩定在正常範圍內。

控制血糖水平

高血糖狀態會增加微小動脈瘤的發生風險,進而誘發腦出血。胰島素療法如諾易筆注射劑(Insulin aspart)、賴脯胰島素注射液等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防止病情惡化;同時還要注意飲食調理和適量運動來輔助管理血糖。

上述提及的所有藥物均需遵照醫師處方並在藥師指導監督下合理使用。針對出血性腦中風的治療必須個體化制定方案,並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出血性腦中風的飲食推薦

出血性腦中風患者在術後或康復期間,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並富含營養。具體推薦如下:

低鹽飲食

高鈉攝入可能導致血壓升高, 加重出血性腦中風的症狀。建議減少食鹽的使用量,多選擇含鉀豐富的食物如香蕉、馬鈴薯等。

優質蛋白飲食

由於疾病的影響,患者的體質較為虛弱,需要補充充足的蛋白質來促進身體恢復和傷口癒合。可以選擇瘦肉、魚類等脂肪含量較低的食物作為日常蛋白質來源。

維他命C豐富食物

維他命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夠幫助減輕發炎反應,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新鮮水果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C,可適量食用。

纖維素高的食品

這類物質可以改善胃腸道血液循環,預防便秘的發生。燕麥片、玉米麵等粗糧是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

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不飽和脂肪酸對血脂有一定的調節作用,有助於維護心血管健康。橄欖油、亞麻籽油都是不錯的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在調整飲食結構的同時也要注意適當運動,避免劇烈活動,以免加重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