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體溫過低、心臟與心血管疾病、氣喘

分類: 心臟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1
人體在溫差下透過多種方式散熱。防疫措施有助於預防心臟與心血管疾病發生。防疫針對於氣喘患者而言雖無直接效果,但可降低相關病原體的感染風險。針對皮膚乾燥瘙癢等問題,在防疫期間可透過保溼護理等方式緩解。

人體在溫差下透過多種方式散熱。防疫措施有助於預防心臟與心血管疾病發生。防疫針對於氣喘患者而言雖無直接效果,但可降低相關病原體的感染風險。針對皮膚乾燥瘙癢等問題,在防疫期間可透過保溼護理等方式緩解。

1. 體溫過低

體表與外界環境存在溫差時,人體透過輻射、傳導、對流和蒸發的方式散熱。當體溫過低時,身體為了保持內部溫度穩定會減少散熱,此時如果穿著不足或處於寒冷環境中時間過長,就可能導致體溫繼續下降。

體溫低於正常範圍下限36℃-37℃;

寒顫反應以增加產熱;

血管收縮減少熱量散失;

脂肪分解加速提供額外能量支援維持基礎代謝;

5. 可能出現頭暈、乏力等不適症狀,嚴重者可導致昏迷甚至死亡。

若發現體溫異常降低或其他不適症狀,應立即就醫並採取適當保暖措施以防進一步惡化。日常生活中注意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物,並在冬季做好室內供暖工作。

防疫措施如何預防心臟與心血管疾病?

防疫措施透過減少病毒傳播,降低感染風險,進而預防心臟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1.佩戴口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止呼吸道飛沫的傳播,從而減少新冠病毒以及其他可能導致心肺問題的病原體的暴露機會。這有助於降低患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等心臟疾病的風險。

2.勤洗手:經常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手消毒液或肥皂水清洗雙手是簡單而有效的防疫手段,也是保護心血管健康的基礎。正確洗手可避免因接觸汙染物導致的交叉感染,並減少相應的心臟負擔。

3.保持社交距離:在公共場合儘量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能夠顯著降低被傳染的可能性,幫助維護個人及整體的身體安康。遠離攜帶病毒的人群可以有效地降低罹患相關呼吸系統疾病的機率,從源頭上遏制其對心血管系統的潛在威脅。

4.定期通風:開窗通風可以讓新鮮空氣進入室內,將室內的汙濁空氣排出室外,以達到改善空氣質量的目的。常開窗通風有助於維持適宜的溼度和溫度環境,促進新陳代謝,緩解壓力,減輕心理緊張狀態帶來的生理反應,如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

5.均衡飲食:合理搭配食物種類並控制熱量攝入可以幫助身體攝取必要的營養物質同時避免過多脂肪積累造成血脂異常等問題發生。適當進食富含維他命C、E以及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堅果類食品等,對於增強身體免疫力、抗氧化抗炎均有積極作用,從而輔助抵禦病毒感染及相關併發症的影響。

防疫針可以預防氣喘發作嗎?

防疫針本身不能預防氣喘發作,但可減少由相關病原體引起的感染風險。

防疫針透過刺激身體產生針對特定病原體的免疫力,從而保護免受相應感染。而氣喘患者的免疫狀態可能因病程變化而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個體化評估是否適合接種。

對於氣喘患者,如果存在急性發作期或過敏體質,則不建議立即接種防疫針。此外,妊娠、哺乳期間也應謹慎考慮接種。

在考慮接種防疫針時,需評估個人健康狀況及是否存在禁忌證,並遵循醫生指導。若出現呼吸困難等疑似氣喘發作症狀,應及時就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

4. 防範新冠肺炎與流感的防疫措施有哪些?

防範新冠肺炎與流感的防疫措施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定期通風以及疫苗接種。

佩戴口罩

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傳播,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阻隔飛沫。在公共場所或人員密集的地方時應佩戴口罩,以減少呼吸道傳染病的風險。

勤洗手

手部是易攜帶病菌的部位,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風險。建議使用肥皂和流動水進行充分清洗,特別是在接觸公共設施後。

保持社交距離

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有助於減少呼吸道飛沫的傳播。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近距離交談或接觸,特別是在封閉空間中。

定期通風

空氣不流通可能導致病毒在空氣中滯留並增加傳播風險。開窗通風至少每天兩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

疫苗接種

接種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可提高身體對相應病毒的免疫力。建議符合年齡及健康條件的人群及時完成疫苗全程接種。

若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建議進行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或抗原檢測確診。

皮膚乾癢在防疫期間如何處理?

皮膚乾癢在防疫期間可以透過保溼護理、抗組織胺藥、激素類藥膏、口服免疫調節劑、光療治療等方法進行處理。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保溼護理

建議使用溫和無刺激性的沐浴露,減少洗澡頻率,保持皮膚溼潤。適當增加洗澡次數會導致角質層變薄,水分流失加快,從而加重皮膚乾燥的症狀。

抗組織胺藥

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氯雷他定(Loratadine)、勝克敏(Cetirizine)等抗組織胺藥物緩解不適症狀。上述藥物具有抑制組織胺釋放的作用,而組織胺會引起血管擴張以及黏膜腫脹,因此透過阻斷組織胺感受器能夠減輕相關發炎反應,進而改善瘙癢感。

激素類藥膏

遵醫囑塗抹氫化可體松(Hydrocortisone)、莫美他松糠酸酯(Mometasone furoate)等含有賀爾蒙成分的外用藥膏。這類藥膏能迅速緩解區域性發紅、腫脹及劇烈瘙癢等症狀;但長期大面積使用可能導致皮膚萎縮或其他副作用,所以不宜自行盲目使用。

口服免疫調節劑

針對特定病因,在醫師指導下開始口服免疫調節劑治療。此方法旨在調整身體異常免疫反應狀態以減輕因免疫過強導致之皮膚乾癢現象。需監測可能出現之藥物不良作用並採取相應預防措施。

光療治療

非紫外線A(UVA)光療是常見的治療方法之一,在專業人員監督下定期接受照射。UVA有助於減少T細胞數量並影響其活性,從而降低自身免疫應答強度;同時還可以促進合成維生素D3,提高身體免疫力。

除上述措施外,患者還要注意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如動物毛髮、花粉等。另外,若發現有感染跡象,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