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膠過敏:症狀、風險因素與防範措施

分類: 過敏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1
乳膠過敏的症狀多種多樣,常見的有皮膚紅斑、瘙癢、腫脹等,還可能會引起呼吸道緊迫及消化道不適。其風險因素包括遺傳易感性、直接接觸乳膠製品、食物或環境暴露以及年齡。為了預防過敏反應,使用乳膠制品後應立即清洗皮膚。

乳膠過敏的症狀多種多樣,常見的有皮膚紅斑、瘙癢、腫脹等,還可能會引起呼吸道緊迫及消化道不適。其風險因素包括遺傳易感性、直接接觸乳膠製品、食物或環境暴露以及年齡。為了預防過敏反應,使用乳膠制品後應立即清洗皮膚。

乳膠過敏的症狀

乳膠過敏的症狀可能包括皮膚紅斑、瘙癢、腫脹、呼吸道緊迫以及消化道不適。如果症狀嚴重或持續,建議尋求醫生的幫助以進行適當的治療。

皮膚紅斑

當身體接觸乳膠時,免疫系統會將其識別為外來物質並產生過敏反應。這種反應會導致微血管擴張和發炎細胞浸潤,從而形成紅斑。紅斑通常出現在皮膚直接接觸乳膠的地方,如手腕、面部等。

瘙癢

由於個體對乳膠蛋白發生I型超敏反應,導致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及其他介質,這些介質刺激神經末梢並引發瘙癢感。瘙癢可能發生在任何接觸到乳膠的區域,但以暴露在外的皮膚最為常見。

腫脹

腫脹是由於區域性組織液體積聚引起的,這是由過敏反應中發炎因子的刺激導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腫脹通常侷限於皮膚下方,但也可能擴散到周圍淋巴結或其他身體部位。

呼吸道緊迫

呼吸道緊迫可能是由於氣道黏膜受到過敏原刺激而出現水腫和分泌物增多所致。這種症狀主要影響下呼吸道,可能導致呼吸困難、喘息或咳嗽。

消化道不適

乳膠過敏也可能引起消化系統不適,因為乳膠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會模擬胃腸道平滑肌上的鴉片感受器,導致胃腸運動障礙。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痛或腹瀉。

針對乳膠過敏的症狀,可以進行血液檢測來檢測特定的IgE抗體水平,也可以透過皮膚點刺試驗進行診斷。治療措施可能包括口服抗組織胺藥如勝克敏(Cetirizine)或氯雷他定(Loratadine)緩解症狀,嚴重情況下可遵醫囑使用類固醇噴霧劑如丙酸貝他每松(Betamethasone)進行區域性治療。患者應避免接觸已知的乳膠來源,確保使用的任何醫療裝置均經過適當的消毒處理,並佩戴醫用口罩以減少吸入空氣中的微小顆粒。

乳膠過敏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乳膠過敏的風險因素包括遺傳易感性、直接接觸乳膠制品、食物暴露、環境暴露以及年齡。這些因素綜合評估可以提高個體對乳膠過敏的可能性。

遺傳易感性

由於家族中有人患有過敏性疾病,因此後代發生乳膠過敏的機率會增加。該疾病可能透過基因遺傳給下一代,導致身體更容易產生特定的免疫應答反應,從而引起過敏症狀。

直接接觸乳膠制品

與未處理或未經加工的天然橡膠乳液及其衍生物如手套、繃帶等直接接觸時,可能導致皮膚出現紅斑、瘙癢等症狀。這是因為在製作過程中殘留於產品中的蛋白質或其他成分刺激了皮膚。

食物暴露

攝入含有少量乳膠蛋白的食物可能會引發口腔黏膜和消化道的輕度發炎反應,並在某些情況下誘發全身性症狀。這是因為腸道內存在的正常菌群能夠分解部分乳膠蛋白使其成為小分子片段而易於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中。

環境暴露

長時間處於高濃度乳膠微粒懸浮環境中可使吸入呼吸道內的非特異性觸發因子數量增多,在一定條件下促進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及肥大細胞脫顆粒等效應的發生發展;同時也會增強Toll樣感受器4介導的巨噬細胞活化狀態下的Ⅰ型前炎性細胞因子表達水平上升幅度。上述機制共同作用下有助於解釋為何長期工作於此類環境者罹患氣喘風險較一般人顯著增高。

年齡

嬰幼兒時期是身體免疫系統發育的關鍵階段,容易受到各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而導致過敏反應的發生率增加。此外,隨著年齡增長,皮膚屏障功能逐漸減弱也可能是導致乳膠過敏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

針對乳膠過敏的風險因素,建議定期進行皮膚點刺試驗以監測個體的敏感程度變化。並減少不必要的乳膠制品使用,特別是在潮溼多雨季節。

乳膠製品使用後,如何避免發生過敏反應?

乳膠制品使用後,為避免發生過敏反應,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1. 及時清洗皮膚:使用溫和肥皂和溫水清潔接觸過乳膠的皮膚。

2. 保持皮膚乾燥:避免潮溼環境促進可能的過敏原傳播,並減少刺激性皮膚炎風險。

3. 使用無香料護膚品:選擇不含任何潛在致敏物質如色素或防腐劑成分的保溼產品以降低敏感度。

4. 觀察並記錄症狀:密切留意是否出現紅斑、瘙癢等不適感,並做好詳細記錄以便於日後分析與預防。

5. 避免再次接觸已知過敏源:若確定對某品牌或型別乳膠有過敏史,則應停止使用該類物品以防進一步觸發免疫系統產生不良反應。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