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癬:症狀、病因、治療、檢查、看醫生

分類: 皮膚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2.29
圓癬是一種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症狀包括丘疹、瘙癢、脫屑、色素沉著或糜爛。該病的發生與多種因素如真菌感染、免疫抑制等有關。雖然圓癬通常可自愈,但嚴重程度因個體而異。其診斷可透過真菌相關檢查來確定,並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相應的治療方法。

圓癬是一種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症狀包括丘疹、瘙癢、脫屑、色素沉著或糜爛。該病的發生與多種因素如真菌感染、免疫抑制等有關。雖然圓癬通常可自愈,但嚴重程度因個體而異。其診斷可透過真菌相關檢查來確定,並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相應的治療方法。

圓癬的症狀

圓癬的症狀表現為丘疹、瘙癢、脫屑、色素沉著或糜爛。由於圓癬可能伴有感染,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

丘疹

圓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發炎反應,當真菌刺激區域性組織時,可能導致微血管擴張和發炎細胞浸潤,形成微小的隆起物即丘疹。丘疹通常出現在受感染區域的表皮層,有時可伴有輕微疼痛或不適感。

瘙癢

圓癬導致皮膚受到真菌侵襲,產生發炎反應,這些發炎因子會刺激神經末梢,引發瘙癢的感覺。瘙癢通常集中在患處,嚴重程度因個體差異而異,夜間或溫暖環境中可能更為明顯。

脫屑

圓癬患者的皮膚由於真菌繁殖導致角質層受損,角質細胞脫落,從而出現脫屑的現象。脫屑主要發生在病變周圍,表現為鱗狀或片狀的皮膚脫落。

色素沉著

圓癬患者皮膚在癒合過程中可能會經歷發炎後色素沉著,這是身體對於發炎或傷害的一種自然反應。色素沉著通常出現在丘疹消退後的皮膚上,顏色深淺不一,隨時間可能逐漸減輕。

糜爛

圓癬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導致皮膚屏障功能受損,使水分丟失過多,導致皮膚乾燥、皸裂甚至糜爛。糜爛多見於腳趾縫等潮溼部位,可能出現滲出液、結痂等症狀。

針對上述症狀,建議進行真菌顯微鏡檢或培養以確定是否存在真菌感染。治療措施包括外用抗真菌藥膏如特比奈芬(Terbinafine)乳膏、酮康唑(Ketoconazole)等,必要時口服抗真菌藥物如氟康唑(Fluconazole)、特比奈芬(Terbinafine)等。患者要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洗滌用品,穿著透氣性好的鞋襪,以減少真菌滋生的機會。

圓癬的病因

圓癬的發生與真菌感染、接觸傳染源、免疫抑制、長期使用類固醇、糖尿病等病因有關,治療需針對具體病因進行。患者應及時就醫以便獲得適當的治療。

真菌感染

真菌侵入皮膚角質層後,在區域性大量繁殖並產生發炎反應,導致出現紅斑、丘疹等症狀。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真菌藥膏進行治療,如特比奈芬(Terbinafine)乳膏、酮康唑(Ketoconazole)等。

接觸傳染源

透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受汙染的物品傳播給他人,導致感染。針對這種情況,需要保持個人衛生,避免與感染者密切接觸,並定期更換衣物和床上用品。

免疫抑制

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時,無法有效抵禦真菌入侵,從而增加感染風險。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預防圓癬的關鍵。可透過合理飲食、規律作息等方式來增強抵抗力。

長期使用類固醇

長期使用類固醇會導致皮膚屏障功能減弱,易受到真菌侵犯而發生感染。減少類固醇的使用頻率或劑量可以降低患圓癬的風險。若必須持續使用,則應遵醫囑調整方案。

糖尿病

高血糖狀態幫助真菌生長繁殖,可誘發或加重圓癬病情。控制好血糖水平有助於減輕圓癬的症狀。患者需遵循醫囑調整飲食結構,並按時服藥以維持正常血糖水平。

建議患者定期到醫院複查,監測病情變化,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併發症。

圓癬需要看醫生嗎?

圓癬通常可以自愈,但嚴重程度不同,恢復時間也有所差異。

圓癬是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疾病,透過抗真菌藥物如特比奈芬(Terbinafine)等進行治療。輕度病例可透過保持區域性乾燥清潔促進自愈,重度則需要使用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藥膏進行治療。

如果患者出現瘙癢劇烈、皮損範圍廣泛或伴有發燒等症狀時,可能表明病情較為嚴重或者存在繼發細菌感染的風險,此時應儘快就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

對於圓癬,建議避免過度搔抓以防加重發炎和增加傳染風險。同時注意個人衛生,穿著透氣性好的衣物有助於減少真菌滋生。

圓癬怎麼檢查?

圓癬可以透過真菌鏡檢、真菌培養、木燈檢查、皮膚切片檢查、血清學檢測等方法進行診斷。由於圓癬是一種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建議及時就醫皮膚科進行專業評估和治療。

真菌鏡檢

真菌鏡檢是透過顯微鏡觀察刮取或剪取的皮屑中的真菌形態結構來確定是否存在真菌感染。醫生會從疑似受累區域刮取或輕壓下一層皮膚組織樣本後送至實驗室分析。

真菌培養

真菌培養用於鑑定和分離特定致病性真菌種類,以輔助診斷並制定治療方案。採集樣品後將其放置於特製培養基中,在恆溫條件下孵育一定時間後評估生長情況。

木燈檢查

木燈檢查利用紫外線照射使某些真菌產生熒光反應,幫助識別圓形癬等皮膚病灶。使用專用設備對受損區域能夠激發可見熒光現象表明存在相關微生物活性。

皮膚切片檢查

皮膚切片檢查是一種將一小塊皮膚取出後製成薄片並在顯微鏡下觀察的方法,有助於確診圓癬。通常區域性麻醉後,醫生會取一小塊病變部位的皮膚組織進行活檢。

血清學檢測

血清學檢測主要是針對特定抗原-抗體複合物進行檢測,可作為圓癬的輔助診斷手段。抽取血液樣本後,實驗室會對其中的免疫球蛋白E水平進行定量分析。

以上各項檢查均需空腹進行,以免影響結果準確性。建議提前預約,並按醫囑做好相應準備。

圓癬的治療

圓癬的治療可以考慮外用抗真菌藥膏、口服抗真菌藥物、皮膚屏障修復劑等方法。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外用抗真菌藥膏

外用抗真菌藥膏如黴克頓乳膏(Clotrimazole)、特比奈芬(Terbinafine)軟膏等區域性塗抹於患處。此類藥膏能有效抑制或殺滅引起圓癬的真菌,緩解瘙癢等症狀。

口服抗真菌藥物

口服抗真菌藥物通常包括伊曲康唑(Itraconazole)、氟康唑(Fluconazole)等,在醫師指導下按處方週期服用。這些藥物透過干擾真菌細胞壁合成或影響其代謝過程來發揮效果,適合廣泛分佈或頑固性圓癬。

皮膚屏障修復劑

皮膚屏障修復劑如甘油、尿素(Urea)等成分的產品可增強皮膚保溼能力,減少因乾燥引起的不適感。這類產品有助於恢復受損角質層完整性,從而輔助治療由環境因素誘發的輕度圓癬。

患者應保持個人衛生,避免使用他人物品以防交叉感染。同時注意穿著透氣性好的衣物,以免加重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