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性癲癇:症狀、病因、診斷、治療、注意事項

分類: 健康百科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2.29
外傷性癲癇是由於腦損傷等原因導致的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意識喪失等典型症狀。其診斷通常需透過多項醫學檢查如頭顱CT掃描及腦電圖,並且治療方案因人而異,常涉及多種方法如抗癲癇藥物或手術治療。

外傷性癲癇是由於腦損傷等原因導致的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意識喪失等典型症狀。其診斷通常需透過多項醫學檢查如頭顱CT掃描及腦電圖,並且治療方案因人而異,常涉及多種方法如抗癲癇藥物或手術治療。

外傷性癲癇的症狀

外傷性癲癇通常表現為意識喪失、瞳孔散大、頭痛、嘔吐和尿失禁等症狀。

意識喪失

外傷性癲癇會導致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使腦功能暫時中斷,引起意識突然喪失。患者可能會跌倒或失去對周圍環境的感知,持續時間從幾秒到幾分鐘不等。

瞳孔散大

當外傷導致顱內壓增高時,會使眼內的睫狀肌受到刺激而收縮,進而引起瞳孔擴大。瞳孔散大的程度因個體差異而異,可能為單側或雙側表現。

頭痛

頭部受傷會引起發炎反應和水腫,這些都會增加顱內壓力,從而引發頭痛。疼痛一般位於額部或顳部,並可呈搏動性痛,嚴重時可伴有噁心嘔吐。

嘔吐

外傷後出現的壓力反應及顱內高壓狀態會刺激嘔吐中樞,導致胃腸道肌肉強烈收縮而發生嘔吐現象。嘔吐物多為消化道內容物,有時還可能帶有血液。

尿失禁

外傷引起的腦損傷可能導致排尿中樞受損或失去控制能力,此時膀胱括約肌無法正常工作,就會出現尿液不受控制地流出的情況。尿失禁通常在事故發生後立即發生,但也可能是外傷後數天或數週才開始出現。

針對外傷性癲癇症狀,建議進行頭顱CT掃描以評估顱內情況。外傷性癲癇主要透過抗癲癇藥物治療來預防發作,如癲通(Carbamazepine)、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等。

外傷性癲癇的病因

外傷性癲癇的病因可能包括腦損傷、顱內血腫、腦挫裂傷、顱內出血以及蛛網膜下腔出血等,這些因素可能導致神經元異常放電。針對不同的病因,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建議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診治。

腦損傷

由於外力作用導致大腦結構改變,神經元功能異常,從而引起癲癇發作。針對腦損傷引起的癲癇,可採用抗癲癇藥物進行治療,如癲通(Carbamazepine)、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等。

顱內血腫

顱內血腫是指顱內出血形成的凝固塊,對周圍組織產生壓迫和刺激,誘發癲癇發作。對於顱內血腫所致的癲癇,手術清除血腫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例如去骨瓣減壓術、鑽孔引流術等。

腦挫裂傷

腦挫裂傷會導致區域性區域出現發炎反應和水腫,這些因素可能會導致神經元過度放電而引發癲癇。腦挫裂傷後通常需要使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同時還需要服用抗癲癇藥物以預防癲癇的發生,比如帝拔癲(Valproate)、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等。

顱內出血

顱內出血會引起顱內壓力增高,進而影響腦部正常的生理活動,當血液破入腦實質時,會對周圍的正常組織造成壓迫和刺激,誘發癲癇。顱內出血的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低顱內壓的藥物進行治療,如呋塞米(Furosemide)、甘露醇(Mannitol)等。

蛛網膜下腔出血

蛛網膜下腔出血是由先天性動脈瘤、高血壓等原因導致的腦底部或腦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網膜下腔,使顱內壓增高,誘發癲癇。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應立即就醫,在醫生的操作下進行開顱手術切除動脈瘤,以免延誤病情。

建議定期複查,監測病情變化,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必要時,可以遵醫囑進行頭顱MRI、CT掃描等影像學檢查,以評估腦部狀況。

外傷性癲癇需要看醫生嗎?

外傷性癲癇需要看醫生。

外傷性癲癇是由顱腦外傷所誘發的癲癇發作,其病因主要是由於大腦受到外力衝擊導致結構傷害,如腦挫裂傷、蛛網膜下腔出血等。這些傷害會導致神經元過度興奮或失去正常調控,從而引起反覆的癲癇發作。

如果患者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則可能與外傷有關,此時也應考慮就醫。

建議定期複查以監測病情變化,並遵循醫囑進行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

外傷性癲癇怎麼檢查?

外傷性癲癇可以透過頭顱CT掃描、腦電圖、神經心理評估、血液生化檢查以及基因檢測進行診斷。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以接受專業治療。

頭顱CT掃描

頭顱CT掃描能夠顯示大腦結構是否存在異常,如顱內出血、腫瘤等。透過特殊的機器設備對患者的頭部進行快速橫斷面成像,通常無需特殊準備即可進行。

腦電圖

腦電圖可以記錄大腦活動並分析是否出現異常放電模式,有助於診斷外傷後引起的癲癇發作。患者需要安靜平臥,在固定時間點佩戴電極帽以捕捉不同區域的電信號,整個過程可能需要30-60分鐘。

神經心理評估

神經心理評估可幫助瞭解因外傷導致的大腦功能受損情況。由專業人員引導完成一系列認知和行為測試,包括記憶力、注意力等方面。

血液生化檢查

血液生化檢查能提供關於電解質平衡及代謝狀態的資訊,指導針對潛在併發症的管理。抽血樣本送往實驗室進行常規專案檢測,結果需等待一定週期才能獲取。

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可用於識別與特定遺傳性癲癇相關的突變,輔助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採集口腔黏膜細胞或靜脈血樣進行DNA提取和分析,週期較長且需考慮家族史影響。

以上各項檢查均應在空腹狀態下進行,以免干擾結果。若有特殊情況不能空腹,則應提前告知醫生以便作出相應調整。

外傷性癲癇的治療

外傷性癲癇的治療可以考慮抗癲癇藥物、神經調控治療、迷走神經刺激術、腦深部電刺激術等方法。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應立即就醫以獲得專業評估和治療。

抗癲癇藥物

抗癲癇藥物透過抑制異常放電來減少或預防癲癇發作。通常口服給藥,需遵循醫囑選擇合適的藥物及劑量。大多數情況下,抗癲癇藥物是首選治療方法,因為它們有效且副作用相對較小。針對外傷後引起的癲癇發作,這類藥物有助於控制病情。

神經調控治療

神經調控治療包括迷走神經刺激、經顱磁刺激治療(TMS)等方法,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定期進行。其作用機制是改善大腦功能平衡狀態。此法適合某些型別的難治性癲癇患者,可作為輔助治療手段。對於外傷性癲癇也有一定效果。

迷走神經刺激術

迷走神經刺激術是一種介入手術,在全身麻醉下將電極植入左側頸部,透過脈衝電流刺激左總頸動脈旁迷走神經幹。一般需要住院完成,分為兩期手術。該技術適用於藥物難以控制的外傷性癲癇,能夠減輕或停止發作。

腦深部電刺激術

腦深部電刺激術是在區域性麻醉下將電極植入大腦特定區域,透過微小電流刺激來調節神經活動。整個過程分幾步進行,可能需要數小時。該技術主要用於治療難治性運動障礙性疾病,如帕金森病。有時也可用於管理某些形式的癲癇,但須謹慎評估風險與收益。

在治療外傷性癲癇的過程中,應注意避免劇烈運動和高強度體力勞動,以免誘發癲癇發作。同時,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和良好的心理狀態對疾病的恢復也具有積極意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