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性心臟病:症狀、檢查、病因、治療、飲食

分類: 心臟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2.27
貧血性心臟病由多種類型的貧血引起,如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等。該疾病可能引發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診斷需透過多項檢查如血常規和超音波心動圖。治療策略因個體差異而異,包括營養支援治療以及藥物管理。患者應保持均衡飲食以最佳化鐵、葉酸和維他命B12的吸收。

貧血性心臟病由多種類型的貧血引起,如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等。該疾病可能引發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診斷需透過多項檢查如血常規和超音波心動圖。治療策略因個體差異而異,包括營養支援治療以及藥物管理。患者應保持均衡飲食以最佳化鐵、葉酸和維他命B12的吸收。

貧血性心臟病的症狀

貧血性心臟病的症狀包括心悸、呼吸困難、疲勞、暈厥和水腫。這些症狀可能表明心血管系統功能障礙,建議及時就醫以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和治療。

心悸

貧血性心臟病患者由於血液攜氧量減少,心臟為彌補缺氧狀態會代償性地加快心跳次數。長期的心率增快會導致心肌耗氧量增加,進而引起心悸。心悸症狀主要表現在胸腔內,患者可能會感到心跳不規則或快速跳動。

呼吸困難

貧血導致血液攜帶氧氣的能力下降,身體處於缺氧狀態,為了滿足身體的需要,心臟會加速工作以獲取更多的氧氣。此時,心臟負荷加重,可能導致呼吸困難。呼吸困難通常發生在深度呼吸或體力活動後,患者可能感到呼吸急促、喘息或胸部緊迫感。

疲勞

貧血時血紅素含量降低,單位體積血液中的含氧量減少,無法充分供應組織器官所需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從而引發乏力、疲勞等不適症狀。這種疲勞感可能是持續性的,且休息後不能緩解。

暈厥

貧血狀態下,心臟泵血能力減弱,大腦供血不足,會引起短暫的腦部缺血缺氧,從而出現暈厥的現象。暈厥多在站立位突然發生,伴有意識喪失,可伴隨出汗、噁心嘔吐等症狀。

水腫

當貧血得到改善前,腎臟因缺血缺氧而受損,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水分瀦留,就會形成水腫。水腫首先出現在下肢,逐漸向上蔓延至全身,夜間更為明顯。

針對貧血性心臟病的症狀,建議進行血常規、心電圖、超音波心動圖等檢查專案來評估貧血程度及心臟功能。治療措施包括改善貧血狀況,如鐵劑、葉酸或維他命B12補充劑。患者應避免高鹽飲食,以免加重水腫,並保持規律的輕度運動,如散步,有助於提高心血管健康。

貧血性心臟病的檢查

貧血性心臟病的檢查可能需要進行血常規、心電圖、超音波心動圖、冠狀動脈造影和心臟磁共振成像等。鑑於貧血性心臟病的複雜性,建議在心血管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

血常規

通過觀察紅血球計數、血紅素濃度等指標,判斷是否存在貧血。採集靜脈血樣,在無菌條件下離心分離血液,取上清液進行檢測。

心電圖

心電圖檢查能夠評估心臟的電信號傳導和節律是否異常,以確定是否存在心律不整等問題。患者需要平躺在檢查床上,連線導聯後靜息狀態下完成記錄過程。

超音波心動圖

超音波心動圖可以顯示心臟結構和功能狀態,幫助診斷貧血性心臟病引起的瓣膜病變或心肌傷害等情況。非侵入性的影像學檢查,醫生使用高頻聲波掃描患者的胸部區域來獲取影象資訊。

冠狀動脈造影

冠狀動脈造影可直觀地顯示冠狀動脈的解剖分佈及其阻塞性病變的位置、程度與範圍,有助於診斷貧血性心臟病中的缺血性問題。在X光引導下將一根細軟的導管插入到主動脈根部,然後注射含碘顯影劑,使冠狀動脈顯像。

心臟磁共振成像

心臟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強磁場和無線電波對人體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對於心血管系統的疾病診斷具有重要意義。患者仰臥於檢查床上接受射頻訊號激發,並按照指示屏住呼吸以獲得清晰影象。

上述各項檢查前應空腹至少8小時,避免進食高脂肪食物及飲酒。同時告知醫生任何藥物過敏史或其他相關健康狀況,確保安全並獲得準確結果。

貧血性心臟病病因

貧血性心臟病可能是由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再生不良性貧血、鐮狀細胞貧血或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據具體因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由於體內鐵元素缺乏,導致紅血球合成減少,進而影響血液攜氧能力。心臟需要足夠的氧氣來維持正常功能,當貧血時,心臟需額外做功以彌補供氧不足。補鐵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法,如口服鐵劑或肌內注射右旋糖酐鐵(Iron dextran)注射液等。

巨幼細胞性貧血

巨幼細胞性貧血由維他命B12和/或葉酸缺乏引起,這些物質在紅血球生成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這些物質會導致DNA合成受阻,從而影響紅血球發育。補充維他命B12和/或葉酸可以改善巨幼細胞性貧血,例如口服甲鈷胺(Mecobalamin)、葉酸等藥物。

再生不良性貧血

再生不良性貧血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不良,導致白血球、紅血球和血小板減少。此時,為了滿足身體的需求,心臟會代償性地增加心率和收縮力。雄激素可刺激骨髓造血幹細胞增殖,促進造血祖細胞分化為成熟血細胞,改善症狀,代表藥物有耐必多(Testosterone Undecanoate)、丙酸睪丸酮(DHTP)等。

鐮狀細胞貧血

鐮狀細胞貧血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其特徵在於紅血球形狀異常,容易形成血栓並堵塞血管。這會導致組織缺氧,心臟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以確保足夠的氧氣供應。對於鐮狀細胞貧血患者,輸血法可能是必要的,特別是當病情急性發作時,以改善貧血狀態。

遺傳性溶血性貧血

遺傳性溶血性貧血是一組由遺傳缺陷引起的溶血性貧血疾病,由於遺傳基因突變導致紅血球壽命縮短,提前破壞而出現貧血。脾臟切除術可能對遺傳性溶血性貧血有效,但具體效果因個體差異而異,手術方式包括開腹手術和腹腔鏡下微創手術兩種。

建議定期進行血常規檢查以及心電圖監測,以便及時發現貧血程度的變化及心臟負荷情況。飲食中應確保充足的鐵質攝入,如瘦肉、菠菜等,同時避免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心臟負擔。

貧血性心臟病如何治療?

貧血性心臟病可以透過營養支援治療、鐵劑補充、維他命B12和葉酸補充、心臟康復訓練、心臟衰竭藥物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營養支援治療

透過調整飲食結構,補充富含鐵、葉酸和維他命B12的食物或口服補充劑來改善貧血狀況。這些微量營養素對於紅血球的生成至關重要。針對性地增加攝入量有助於緩解貧血性心臟病的症狀。

鐵劑補充

根據醫生處方選擇合適的鐵劑型別,並按指導劑量服用以改善缺鐵狀態。鐵是合成血紅素所必需的元素,補充鐵可以提高血液攜氧能力,從而減輕心臟負荷。

維他命B12和葉酸補充

在醫師指導下使用維他命B12及葉酸製劑進行治療,通常為口服方式。維他命B12與葉酸對紅血球發育有重要作用,可預防巨幼細胞性貧血,進而改善貧血性心臟病相關症狀。

心臟康復訓練

在專業人員監督下制定個性化的心臟康復計劃並嚴格執行;包括有氧運動、力量訓練等。該措施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及降低血壓,從而輔助管理貧血性心臟病。

心臟衰竭藥物治療

遵循醫囑長期規律服用利尿劑如呋塞米(Furosemide)、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以及β感受器阻滯劑如舒壓寧(Metoprolol)緩釋片、康肯膜衣錠(Bisoprolol)等。上述藥物能夠減少液體瀦留、控制心率和收縮壓,從而緩解由貧血性心臟病引起的心臟衰竭症狀。

建議定期監測血常規和生化指標,以便及時發現貧血程度的變化。同時,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充足睡眠,幫助病情恢復。

貧血性心臟病的飲食推薦

貧血性心臟病患者的飲食應富含鐵、葉酸和維他命B12,以促進紅血球生成。菠菜、紅棗、豬肝、紅肉和奶製品都是良好的膳食來源,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物並不能直接治療疾病,患者仍需遵循醫囑進行規範治療。

菠菜

貧血性心臟病患者可以適量食用菠菜,因為菠菜富含鐵、葉酸等營養素,有助於改善貧血狀況。但不宜過量食用,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加重腎臟負擔。

紅棗

紅棗含有豐富的鐵元素和維他命C,能夠促進鐵的吸收利用,對於貧血性心臟病患者的治療有益。但是不建議空腹大量食用,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症狀。

豬肝

豬肝是補血食品中的佼佼者,其中所含有的鐵質非常豐富,而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但長期大量攝入可能增加肝臟疾病的風險,因此不宜過量食用。

紅肉

紅肉中通常含有較高的鐵含量,可作為貧血性心臟病患者補充鐵元素的選擇之一。但考慮到紅肉與心血管健康之間的關係,應適量攝入,並考慮與其他蛋白質來源如魚、禽類搭配以最佳化飲食均衡。

奶製品

奶製品提供鈣質及維生素D,有助於維持心臟健康並支援貧血性心臟病患者的骨骼發育。然而,某些患有乳糖不耐受或對牛奶蛋白過敏的人群不宜過多攝入,以免引發腹瀉或其他相關症狀。

貧血性心臟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均衡膳食,避免高脂肪食物。同時定期進行體檢,監測血液指標,及時發現並處理潛在問題。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