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穴位:功效、位置、不通症狀及保養方法

分類: 中醫與草藥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2.26
腋下穴位的治療作用主要在於祛風止癢、活血通絡等。其位置通常在腋窩頂點、極泉穴、淵腋穴、肩髃穴和天宗等,對於腋下穴位不通導致的症狀如淋巴結腫大、肩背痠痛等有緩解作用。保養腋下穴位的方法包括清潔護理、穴位按摩、艾灸療法、中藥外敷等。

腋下穴位的治療作用主要在於祛風止癢、活血通絡等。其位置通常在腋窩頂點、極泉穴、淵腋穴、肩髃穴和天宗等,對於腋下穴位不通導致的症狀如淋巴結腫大、肩背痠痛等有緩解作用。保養腋下穴位的方法包括清潔護理、穴位按摩、艾灸療法、中藥外敷等。

腋下穴位的功效

腋下穴位具有祛風止癢、活血通絡、利水消腫、疏經止痛、清熱解表等功效作用。使用腋下穴位時需謹慎,如有需要,建議諮詢專業醫生或中醫師。

祛風止癢

該穴位位於腋窩處,經常按摩此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祛除體內溼氣和寒邪之氣的目的。當體內的溼氣和寒邪之氣被排出時,通常不會對皮膚造成刺激,進而減輕瘙癢的症狀。適當按揉此穴可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患者可用指腹輕柔地按壓兩側的腋下部位,每日一次,每次持續5-10分鐘即可。

活血通絡

透過按揉腋下的極泉、少海等穴位,能夠促進氣血執行,使經脈暢通無阻,從而達到活血通絡的效果。對於存在區域性疼痛、麻木等症狀的人群而言,此時若能配合適當運動如慢跑、游泳等,有助於緩解不適症狀。

利水消腫

上述穴位具有調節水液代謝的作用,能夠幫助身體排除多餘的水分,從而減輕水腫的情況。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針對性訓練,如太極拳、瑜伽等,以加強免疫力並改善水腫問題。

疏經止痛

腋下分佈著豐富的神經末梢和淋巴組織,這些結構與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密切相關。按摩這些穴位可以刺激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作,促進荷爾蒙的平衡分泌,從而達到舒緩經絡、止痛的效果。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避免過度疲勞,也有助於減輕經期不適症狀。

清熱解表

中醫認為,腋下穴位與肺經、心包經等經絡相連,而這些經絡與體表相通。因此,按摩這些穴位可以促進體內氣血的流通,有助於散熱降溫,達到清熱解表的目的。建議採取平臥位或坐位,放鬆上肢肌肉,然後用拇指或其他手指輕輕按壓腋窩正中線旁開3寸處的極泉穴,力度適中,每次按壓約5分鐘。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以上提及的功效前應確保自身對此並無禁忌,並且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避免用力過大導致傷害。此外,如果出現任何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獲得適當的治療。

腋下穴位位置在哪?

腋下穴位位置通常在腋窩頂點、極泉穴、淵腋穴、肩髃穴和天宗等。這些部位的下方分佈著豐富的血管神經,若盲目操作可能會引起不良後果。

腋窩頂點

腋窩頂點位於腋窩的最高處,在胸壁與三角肌交界的地方可以找到。此處有重要的淋巴結群分佈,對於乳腺炎、淋巴管炎等疾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極泉穴

極泉穴的位置在腋窩正中,腋動脈搏動處附近。按摩此穴可緩解心絞痛、上肢麻痺等症狀,但不宜用力過猛以免傷害區域性組織。

淵腋穴

淵腋穴位於第四肋間隙平腋前線,即腋前紋頭直上4寸,乳頭水平線平齊。患者可用拇指按揉該穴位來改善食慾不振的情況,注意力度要適中。

肩髃穴

肩髃穴位於人體手臂外側,屈肘時,以手摸到肘關節隆起處,向外直線量出7公分左右即是本穴。主治肩臂疼痛、麻木、活動受限等病症,建議由專業人士進行針灸操作。

天宗穴

天宗穴位於肩胛岡下緣與脊柱骨之間凹陷處,斜方肌附著端後緣。適當刺激天宗穴能夠起到舒筋活絡的作用,幫助促進血液循環以及新陳代謝功能。

上述提及的所有穴位均需謹慎進行艾灸、拔罐等中醫操作,以免對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此外,日常生活中還要保持腋下的清潔衛生,勤洗澡勤換洗衣物。

腋下穴位不通有哪些症狀?

腋下穴位不通可能表現為腋下淋巴結腫大、肩背痠痛、上肢麻木、活動受限、肢體水腫等症狀。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以確定具體原因並接受適當治療。

腋下淋巴結腫大

腋下淋巴結腫大可能是感染、腫瘤等原因導致的,這些疾病會引起區域性淋巴細胞增生和發炎反應。腋窩淋巴結腫大可能伴有觸痛或異常硬度,並可能伴隨紅腫熱痛等典型症狀。

肩背痠痛

肩背痠痛與肌肉勞損、頸椎病等因素有關,當患者存在該問題時,可能會引起背部及肩部軟組織出現無菌性發炎,從而引發疼痛感。這種疼痛通常呈持續性,且在長時間站立或坐立後加劇。

上肢麻木

上肢麻木多由神經受壓或血液循環障礙所致,壓迫腋下的神經根會導致感覺異常,產生麻木的症狀。麻木感集中在手臂和手部,有時可輻射至手指。

活動受限

活動受限通常是因為關節炎或其他傷害引起的,由於發炎或傷害導致關節周圍肌肉僵硬和疼痛,進而影響關節的正常運動範圍。受影響的關節包括肩盂肱骨關節和肘關節,在嘗試彎曲或伸展它們時會感到困難。

肢體水腫

肢體水腫可能與心臟功能不全、靜脈曲張等病因相關,此時體液在組織間隙中積聚,導致區域性水腫。水腫首先出現在身體較低的位置,如腳踝或手腕,隨著病情進展可向上蔓延至腿部和手臂。

針對腋下穴位不通的情況,可以進行超音波檢查、CT掃描以評估淋巴結情況。治療措施可能包括藥物治療,如抗生素治療感染源,或化療控制腫瘤。患者應避免區域性過度按摩或搔抓,以免加重不適症狀,同時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穿過緊的衣服,以減少腋下摩擦和刺激。

腋下穴位如何去保養?

腋下穴位的保養可以透過清潔護理、穴位按摩、艾灸療法、中藥外敷等方法進行。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或者加重,應儘快就醫。

清潔護理

定期用溫水和溫和的肥皂清洗腋下,然後輕柔地擦乾。保持腋下的清潔有助於減少細菌滋生,從而預防或減輕與腋臭相關的不適症狀。

穴位按摩

選擇特定的經絡穴位進行按摩,如曲池、天樞等,每日一次,每次持續5-10分鐘。中醫認為透過刺激這些穴位可以調節氣血,緩解區域性肌肉緊張,對於改善肩背痠痛等症狀有一定的作用。

艾灸療法

選取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關元等,在無菌操作下點燃艾條進行燻烤。此方法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免疫力,並具有一定的補中益氣效果。適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所致消化不良等問題。

中藥外敷

根據患者體質配製合適的中藥方劑後,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加適量醋調製成糊狀後外敷於患處。該方法旨在利用藥物的溫通作用來達到祛風除溼的目的;同時醋還具有收斂止癢的功效。可輔助治療因風溼邪氣侵襲引起的關節疼痛等情況。

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穿著過於緊身的衣服,以減少汗液對皮膚的摩擦和刺激。此外,飲食上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膩食物,以免加重腋下不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