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穴位:功效、位置、不通症狀及保養

分類: 中醫與草藥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2.26
感冒期間,可以透過按摩、艾灸或中藥外敷等方法刺激特定穴位來緩解症狀。常用的穴位包括風池、迎香和肺俞等,以疏通呼吸、止咳平喘;少商、曲池、合谷、列缺及天突可輔助緩解感冒症狀。若感冒穴位不通,則可能出現發燒、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

感冒期間,可以透過按摩、艾灸或中藥外敷等方法刺激特定穴位來緩解症狀。常用的穴位包括風池、迎香和肺俞等,以疏通呼吸、止咳平喘;少商、曲池、合谷、列缺及天突可輔助緩解感冒症狀。若感冒穴位不通,則可能出現發燒、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

感冒穴位的功效

感冒期間,可以選用風池、迎香、肺俞等穴位來疏散風寒、宣通鼻竅、清瀉肺熱、止咳平喘、和胃降逆。如果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並諮詢醫生。

疏散風寒

該穴位具有一定的解表作用,透過刺激該穴位能夠促進體內血液循環,進而達到驅散外邪的目的。對於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燒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效果。可採取按摩的方式進行治療,即用指腹按揉此穴,或者使用拇指點按中渚穴3-5分鐘。

宣通鼻竅

當人體受到風寒侵襲時,容易出現鼻塞的症狀,而中渚穴位於手少陽經脈上,能起到疏通鼻竅的作用。若患者存在鼻塞的情況,則可以順時針輕柔地按壓中渚穴來改善不適症狀。

清瀉肺熱

中渚穴屬手少陽三焦經,其經絡循行於上肢外側及肩背等處,因此適當刺激此處有助於祛除體內的火熱之邪氣。對於因風熱犯肺所致的咳嗽、痰黃稠厚等症有調理效果。一般建議在醫生指導下將雙手握拳,以食指關節抵住該穴位用力按壓。

止咳平喘

中渚穴屬於手少陽三焦經,而手少陽經與肺經相表裡,所以刺激中渚穴也能夠影響到肺臟的功能活動。如果出現了久咳不止或者是呼吸困難的現象,也可以透過按揉中渚穴的方法來進行改善。操作時要控制好力度,以免對皮膚造成傷害。

和胃降逆

中渚穴位於腕橫紋上4寸的位置,在中醫理論上認為其具有疏肝理氣的功效,從而達到和胃降逆的效果。對於呃逆、噁心嘔吐等情況有一定的緩解作用。通常情況下,每次按揉的時間不宜過長,每日2~3次為宜。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穴位需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避免自行盲目操作導致不良後果的發生。此外,針對感冒症狀,應保持充足的休息,多飲溫水,幫助病情恢復。

感冒穴位位置在哪?

感冒穴位通常包括少商、曲池、合谷、列缺以及天突,這些穴位能夠輔助緩解感冒症狀。如果症狀持續不改善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

少商

少商位於指甲根角側與肉交界點近端0.5寸處,按揉此穴具有宣肺利咽、開竅醒腦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咳嗽等不適症狀。患者可用拇指指腹按壓該穴位2-3分鐘。

曲池

曲池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橈骨頭連線的中點處,按摩此處可以疏風解表、清熱瀉火,對於風熱襲肺引起的發燒、頭痛等症狀有一定的調理效果。取坐位或仰臥位時均可自行操作,用拇指指尖掐按即可。

合谷

合谷位於手背第1掌骨與第2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心凹陷處,主治目赤腫痛、齒齦腫痛、頭痛眩暈等病症,還可用於緩解感冒所致的鼻塞、流涕等情況。患者可採用一屈肘,另一只手握其前臂,使腕關節微屈,在橈骨莖突與尺骨莖突之間的凹陷中找到該穴位,並施以一定的力度按壓。

列缺

列缺位於手腕後方邊緣向上凹陷處,距離手腕大約一個手指頭寬度的位置,透過推拿此穴位能起到疏散風邪的作用,從而達到祛除體內寒氣的目的。患者可以用食指和中指併攏之後對準這個位置進行按揉或者彈撥。

天突

天突位於胸骨上窩正中間,適當按揉天突穴有助於促進氣血執行,改善感冒引起的相關症狀。患者可將雙手大魚際肌緊貼於兩側胸鎖乳突肌前緣,然後順時針旋轉頭部至極限再逆時針旋轉回到原位為一週期,重複數次。

上述提及的所有穴位均需由專業醫生辨證施術,以免因手法不當導致不良後果的發生。此外,針對感冒症狀,還可以採取適當的物理措施如使用加溼器保持室內溼度適宜來緩解症狀。

感冒穴位不通有哪些症狀?

感冒穴位不通可能表現為發燒、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如果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

發燒

感冒時,身體免疫系統會受到病原體刺激而產生發炎反應,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紊亂,引起發燒。發燒通常出現在感冒的早期階段,可能伴有出汗、乏力等症狀。

頭痛

當風邪侵襲頭部時,會引起氣血不暢,此時就會出現頭痛的症狀。症狀多為搏動性疼痛,可位於前額、頂部或枕部。

鼻塞

由於感冒會導致黏膜充血水腫,進而引發鼻腔內分泌物增多,使鼻腔通氣受阻,從而引起鼻塞。患者可能會感到呼吸困難,尤其是在夜間或早晨醒來時更為明顯。

流涕

感冒時,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刺激黏膜分泌增加,導致流涕的發生。表現為透明或略帶黃色的鼻液,可能是持續性的。

咳嗽

感冒引起的咳嗽主要是因為呼吸道受到感染和發炎刺激,導致支氣管收縮和分泌物增多所致。咳嗽聲音可能因感冒型別不同而異,如乾咳或有痰咳。

針對上述症狀,建議進行血常規檢查以評估感染情況。治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如、Paracetamol/Amantadine等非處方藥緩解症狀。在感冒期間,應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並注意保暖以防再次感受風寒。

感冒穴位如何去保養?

感冒可以透過穴位按摩、艾灸療法或中藥外敷等方法進行保養。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及時就醫。

穴位按摩

選擇特定的經絡穴位,如少商、天突等,輕柔地按壓或旋轉,每日數次。此方法可促進氣血流通,緩解感冒症狀。針對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等症狀有較好的效果。

艾灸療法

選取風池、肺俞等穴位進行艾灸,每次治療時間約20-30分鐘。艾灸具有溫通經脈、祛風散寒的作用,能輔助改善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燒等症狀。注意避免穴位皮膚過敏或灼傷。

中藥外敷

將具有解表散寒功效的藥材研磨成粉末後,加適量醋調製成糊狀,外敷於大椎、曲池等穴位上,並輔以熱敷。該方法透過藥物作用於患處來緩解感冒症狀,適用於風寒束表型感冒。使用時需監測區域性皮膚反應,避免出現紅腫、疼痛等情況。

在感冒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同時保持充足的休息,有助於身體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