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穴:穴位功效、位置、不適症狀及保養方法

分類: 中醫與草藥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2.26
安眠穴位是指百會穴、神庭穴等五個具有鎮靜催眠作用的穴位,透過按摩或中藥調理可以緩解睡眠障礙等問題。

安眠穴位是指百會穴、神庭穴等五個具有鎮靜催眠作用的穴位,透過按摩或中藥調理可以緩解睡眠障礙等問題。

安眠穴位的功效

安眠穴位具有安神定志、鎮靜催眠、緩解焦慮、促進睡眠、改善睡眠品質等功效作用。由於個體差異,如果出現失眠等問題,建議諮詢醫生以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安神定志

安神定志穴位透過調節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達到鎮靜、安神的效果。此功效可緩解因情緒波動引起的失眠問題。可透過按揉或艾灸上述穴位來發揮效果。

鎮靜催眠

鎮靜催眠穴位能夠促進體內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從而起到鎮靜催眠的作用。該作用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不佳的情況。患者可以定期進行按摩以達到理想效果。

緩解焦慮

緩解焦慮穴位能有效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減輕由壓力和緊張引起的心理不適。該機制適用於緩解由心理因素導致的失眠問題。建議在睡前使用上述方法放鬆身心。

促進睡眠

促進睡眠穴位刺激可誘發自然睡眠賀爾蒙-褪黑激素的分泌增加,進而提高入睡速度與深度。此機制適合於治療因內分泌失調所引發的失眠症狀。可以透過每天固定時間點按壓上述穴位來改善症狀。

改善睡眠品質

改善睡眠品質穴位刺激能夠影響大腦皮層的功能活動狀態,進而調整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此機制對於治療因長期精神緊張所致的失眠有效果。患者可在睡前適當進行上述運動以輔助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穴位時應考慮個體差異及身體狀況,避免因操作不當造成不良後果。此外,若存在嚴重的睡眠障礙或其他相關疾病,建議及時就醫並接受專業指導。

安眠穴位位置在哪?

安眠穴位一般指百會穴、神庭穴、印堂穴、攢竹穴和申脈穴。這些穴位按摩可以起到一定的鎮靜催眠作用,但不宜作為獨立的治療手段。

百會穴

取坐位或仰臥位,在頭頂部,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處即是該穴位所在位置。此穴為諸陽之會,經常按壓有助於緩解壓力及焦慮情緒,從而促進睡眠品質提升。

神庭穴

患者可採用端坐姿勢來尋找該穴位,位於頭部胸骨中線上,兩眉之間連線與鼻尖相連所形成的等腰三角形頂端即為此穴的位置所在之處。透過刺激此處能夠調節大腦功能狀態以達到改善失眠問題的目的。

印堂穴

患者通常採取坐姿或站姿,然後使用食指觸控鼻樑中部中央凹陷處即可找到印堂穴。適當按揉此部位能輔助疏風清熱、醒腦開竅,並且還具有寧心安神效果。

攢竹穴

患者取坐位時,雙手自然下垂置於身體兩側,此時在眼眶內側緣眉毛下方凹陷處即為攢竹穴準確位置所在。長期堅持對攢竹穴進行按摩幫助舒緩眼部疲勞感並幫助放鬆心情,進而提高入睡效率。

申脈穴

取站立位,用拇指沿足外側向前推至趾間橫紋的終點處即是本穴的具體位置。按摩此穴道對於緩解因情志不暢引起的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症狀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上述提及的所有穴位均需由專業人士操作,以免不當手法導致不良後果。另外,若存在長期失眠的情況,則建議及時就醫以便查明原因並接受相應處理。

安眠穴位不通有哪些症狀?

安眠穴位不通可能表現為睡眠障礙、失眠、多夢、易醒、神疲乏力等症狀。如果症狀持續不改善,建議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是指在睡眠-覺醒週期紊亂或異常,通常由壓力、焦慮或其他身體疾病引起。睡眠障礙可能表現為入睡困難、頻繁醒來或早醒等,導致白天疲勞和注意力不集中。

失眠

失眠可能是由於安眠穴位不通引起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影響了下視丘-腦幹-邊緣系統的正常功能,從而干擾了睡眠的調節機制。失眠可能導致難以入眠、夜間多次醒來或早醒,並伴隨日間疲乏、情緒煩躁等症狀。

多夢

多夢與安眠穴位不通有關,涉及大腦皮層的功能活動狀態,特別是與夢境產生密切相關的顳葉和頂葉功能異常。患者可能會報告經常做生動的、內容豐富的夢境,在清醒後仍能清晰地回憶起來。

易醒

易醒可能與安眠穴位不通導致的睡眠品質下降有關,此時睡眠深度受到干擾,容易被輕微的聲音或光線驚醒。這種情況會導致睡眠連續性中斷,使人在整夜中多次醒來,影響休息效果。

神疲乏力

神疲乏力的症狀可能源於安眠穴位不通引發的睡眠不足,長時間的睡眠障礙會影響身體的修復和恢復,進而出現精神萎靡的情況。這些症狀還可能伴隨著思維遲鈍、反應變慢以及記憶力減退的現象。

針對睡眠問題,建議進行睡眠日記、血清褪黑激素水平檢測。治療措施包括認知行為療法、藥物治療如苯二氮平類(BZD)類藥物三氮二氮平(Alprazolam)等。患者平時應注意規律作息時間,避免睡前攝入刺激性食物和飲料,保持良好的睡眠環境以促進睡眠。

安眠穴位如何去保養?

安眠穴位可以透過穴位按摩、中藥調理、足浴療法等方法進行保養。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或者加重,應儘快就醫。

穴位按摩

選擇三陰交、足三里等安眠穴位,採用指壓法輕柔地按摩3-5分鐘。這些穴位刺激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放鬆身心,從而改善睡眠品質。注意力度不宜過大以避免造成皮膚傷害。

中藥調理

可選用龍骨、磁石等中藥材配製成藥劑口服或外敷使用。這些藥材具有鎮靜神經的作用,能夠緩解由肝火旺盛引起的失眠症狀。需遵醫囑合理用藥。

足浴療法

將適量的溫熱水加入適量的鹽巴或者草藥中進行浸泡,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左右為宜。此方法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並且還可以達到一定的解乏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起到助眠的效果。但是要注意水溫不宜過高,以免燙傷皮膚。

此外,患者還可透過睡前泡腳的方式保養安眠穴,一般建議用40℃左右的熱水泡腳,幫助緩解一天的疲勞,輔助提高睡眠品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