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後遺症:症狀、檢查、治療和預防

分類: 傳染病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2.20
新冠肺炎後遺症涉及嗅覺減退、味覺減退等,預防措施包括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針對這些症狀的治療可採用生活方式干預、心理行為療法、神經營養藥物、針灸等非藥物治療方法。

新冠肺炎後遺症涉及嗅覺減退、味覺減退等,預防措施包括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針對這些症狀的治療可採用生活方式干預、心理行為療法、神經營養藥物、針灸等非藥物治療方法。

新冠肺炎後遺症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新冠肺炎後遺症可能包括嗅覺減退或喪失、味覺減退或喪失、疲勞、乾咳、呼吸困難等症狀。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進行評估和治療。

嗅覺減退或喪失

新冠肺炎是由冠狀病毒入侵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病毒侵襲上呼吸道的神經細胞和黏膜組織,導致其受損。而嗅覺和味覺由分佈在鼻腔和口腔黏膜中的大量嗅覺和味覺感受器感知,這些感受器與中樞神經系統緊密相連,當病毒侵犯時,可能會干擾正常的氣味傳輸,從而引起嗅覺減退或喪失。嗅覺功能障礙主要表現在無法識別或區分不同的氣味,通常發生在感染後數日至數週內。

味覺減退或喪失

由於新冠病毒對大腦前額葉產生影響,會導致患者出現味覺減退或喪失的情況發生。味覺和嗅覺是透過複雜的神經通路相互作用的,因此味覺異常可能伴隨有嗅覺缺失。

疲勞

在感染期間,身體為對抗病毒會啟動免疫應答反應,這會消耗身體的能量儲備,導致持續的疲勞感。此外,睡眠障礙、食慾不振等也可能加劇這種症狀。疲勞狀態通常出現在感染後的恢復期,可能會影響日常活動能力。

乾咳

該病原體會刺激呼吸道黏膜上的咳嗽感受器,引發咳嗽反射以清除異物和分泌物。同時,發炎反應和氣道高反應性也會導致咳嗽加重。乾咳多為急性發作,且伴有聲音嘶啞或喉嚨痛。

呼吸困難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肺部纖維化的情況發生,此時就會導致肺泡彈性回縮力降低,進而使肺順應性下降,從而引起呼吸困難的症狀發生。典型表現為深呼吸時感到胸悶或窒息感,在重症病例中尤為明顯。

針對新冠肺炎後遺症的相關症狀,建議進行肺功能測試、頭顱磁共振成像等相關檢查專案。治療措施包括藥物管理如抗憂鬱藥、神經營養劑以及物理療法。患者應注意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並保持均衡飲食,補充必要的營養素,促進身體康復。

新冠肺炎後遺症的檢查

新冠肺炎後遺症的檢查可以透過肺功能測試、胸部X光或CT掃描、血常規分析、頭顱磁共振成像以及肌酶譜檢測等方法來評估。如果疑似出現後遺症,應儘快就醫以獲取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肺功能測試

透過一系列呼吸運動來測量肺部的功能狀態,包括肺活量、呼氣峰值流量等指標,判斷是否存在呼吸道問題。該檢查需在安靜狀態下進行,並配合醫生指示完成呼吸動作。

胸部X光或CT掃描

利用電離輻射對肋骨架區域進行成像,能夠顯示肺部結構是否異常。患者需要站立或坐直姿勢,並遵循操作人員指導調整呼吸節奏。

血常規分析

採集周邊靜脈血液樣本送至實驗室進行檢驗,可觀察白血球計數、淋巴細胞百分比等相關引數是否偏離正常範圍。取樣時一般採取肘正中靜脈穿刺法,在無菌條件下抽取一定體積全血即可。

頭顱磁共振成像

運用強磁場和無線電波技術描繪腦部結構圖譜,有助於發現潛在的大腦傷害跡象。受檢者進入封閉式環境中平臥,並佩戴固定帶以防移動位置。

肌酶譜檢測

透過抽血化驗血液中的各種酶類活性水平,可以輔助判斷是否存在肌肉受損情況。通常空腹狀態下抽取周邊靜脈血即可。

針對新冠肺炎後遺症的疑慮,建議定期體檢並關注自身症狀變化。如出現持續咳嗽、體力下降等問題應及時向專業醫師諮詢。

新冠肺炎後遺症如何治療

新冠肺炎後遺症可以透過生活方式干預、心理行為療法、神經營養藥物治療、針灸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生活方式干預

生活方式干預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和充足休息,以促進身體恢復。合理的飲食結構幫助營養支援,規律的運動可增強心肺功能,充足的睡眠有助於身體修復。這些措施有助於改善新冠肺炎後遺症的症狀。

心理行為療法

心理行為療法透過認知重構、放鬆訓練等手段幫助患者調整心態,減輕壓力。該方法旨在緩解因長期患病帶來的心理壓力而引發的相關症狀如焦慮或憂鬱。

神經營養藥物治療

神經營養藥物治療涉及使用特定藥物來滋養神經元,通常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此法針對由感染引起的神經系統傷害導致的後遺症有效,並且可以輔助改善生活品質。

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是傳統中醫療法之一,在專業人員操作下選擇特定穴位進行刺激。研究顯示針灸能夠調節大腦內啡肽水平從而緩解部分新冠後遺症如疲勞不堪。

持續存在COVID-19後遺症時,建議定期複查以監測病情變化。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合理膳食、規律作息,以及適量運動,也有助於促進身體康復。

新冠肺炎後遺症如何預防

新冠肺炎後遺症的預防需透過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定期通風以及均衡飲食等措施來降低感染風險。

佩戴口罩

新冠肺炎是由冠狀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透過飛沫傳播。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阻隔飛沫,降低感染風險。在公共場所或人員密集處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其他合格防護口罩。

保持社交距離

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可減少呼吸道飛沫的傳播機會,從而預防新冠肺炎及其後遺症的發生。建議在公共場合與他人至少保持1米的距離,並避免擁擠場所。

勤洗手

勤洗手能有效地清除手上的細菌和病毒,減少接觸傳播的機會,達到預防新冠肺炎的目的。應養成經常洗手的習慣,特別是在進食前、觸控眼睛、鼻子或嘴巴之前以及使用洗手間之後。

定期通風

定期開窗通風有助於將室內的空氣更新為新鮮的室外空氣,改善空氣質量,降低感染機率。每天至少開窗通風兩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

均衡飲食

均衡飲食可以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增強免疫力,對預防新冠肺炎及其後遺症有積極作用。保證每日攝入適量的新鮮水果蔬菜及優質蛋白,避免暴飲暴食。

對於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病例,應儘快進行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以確認診斷並接受適當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