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離症詳解:型別、症狀與心理支援

分類: 心理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2.04
解離症的症狀包括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漫遊、人格解體、現實解體以及情感麻木等。解離症的治療可以考慮心理治療、支持性治療或行為療法等方法。

解離症的症狀包括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漫遊、人格解體、現實解體以及情感麻木等。解離症的治療可以考慮心理治療、支持性治療或行為療法等方法。

解離症的成因

解離症的成因可能與遺傳因素、童年創傷、應激性事件、腦部器質性病變以及人格特質等有關。針對不同的病因,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建議患者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以確定最佳治療方案。

遺傳因素

解離症可能與家族中的精神疾病史有關,患者受到遺傳影響,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異常。有明確的家族史時,應考慮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例如,可以使用抗精神疾病藥如理思必妥(Risperidone)、奥氮平(Olanzapine)等進行治療。

童年創傷

童年時期遭受過嚴重的身體虐待、性虐待等創傷事件會導致個體在成年後出現情感麻木和記憶障礙等問題,從而增加罹患解離症的風險。針對此類病因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療法和眼動脫敏療法等。例如,在認知行為療法中,治療師會幫助患者識別並改變不健康的思維模式,以減輕症狀。

應激性事件

當個體經歷超出其應對能力範圍的重大生活事件時,可能會引發解離症狀,以減少情緒壓力。對於由應激性事件引起的解離症,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是暴露療法,透過逐步面對並接受過去的創傷來緩解症狀。例如,可以透過漸進式肌肉鬆弛法讓患者逐漸放鬆身體,並學會控制呼吸。

腦部器質性病變

某些腦部器質性病變,如外傷、感染或血管問題,可能導致大腦功能紊亂,進而引起解離症狀。針對這類原因導致的解離症,需要首先確定具體的病因,然後根據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比如,如果是由於腦炎引起的,則需遵醫囑服用艾塞可威(Acyclovir)、更昔洛韋(Ganciclovir)等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

人格特質

具有高度內向、敏感、依賴他人的人格特徵者更容易因心理壓力而發生解離現象。治療過程中可結合家庭治療、團體治療等方法,促進患者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例如,家庭治療可以幫助改善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方式,減少衝突。

針對解離症,建議定期進行心理諮詢和評估,監測病情變化。必要時,可透過MRI檢查排除是否有腦部器質性病變的情況。

解離症的症狀表現

解離症的症狀包括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漫遊、人格解體、現實解體以及情感麻木等。這些症狀可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尋求精神科醫生或精神科醫師的幫助。

解離性失憶症

解離症患者在遭遇應激事件後,大腦為了保護個體免受心理痛苦而出現的記憶障礙。這種症狀通常表現為對關鍵生活事件的部分或全部記憶喪失。

解離性漫遊

當解離症患者處於一種高度壓力狀態時,可能會暫時失去對自己身份和位置的正常意識,導致他們無目的地旅行。漫遊通常發生在清醒狀態下,且患者無法解釋自己的行為。

人格解體

人格解體可能由生物、心理和社會因素引起,這些因素可能導致大腦處理資訊的方式發生改變,從而引發對該自我感知的不真實感。患者常常感到與自己身體或思維分離,好像它們是外部物體。

現實解體

現實解體可能是由於大腦處理感官輸入的方式發生了異常變化,使患者難以正確感知周圍環境的真實性質。患者可能報告稱世界看起來不真實或缺乏深度。

情感麻木

情感麻木可能源於大腦中負責情緒調節的區域受損或功能失調,導致患者對情感體驗減少或缺失。患者可能表現出對日常活動的興趣下降,對親友缺乏情感依戀。

針對解離症的症狀,建議進行精神評估、心理測量等檢查專案。治療措施包括認知行為療法、心理動力學治療等。患者要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並嘗試放鬆技巧如深呼吸以減輕壓力。

解離症怎麼去治療

解離症的治療可以考慮心理治療、支持性治療或行為療法等方法。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通常由訓練有素的心理健康專業人員提供,如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採用各種技術和方法,包括認知行為療法、敘事療法和眼動脫敏與重程式設計等,以幫助個體識別並處理解離症狀。透過探索患者潛意識中的衝突和創傷性經歷,以及學習新的應對策略來減輕壓力,從而改善解離症狀。此外,還可以提高自我意識和情緒調節能力,促進個體與外界的連線。

支持性治療

支持性治療側重於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安全感和理解,並可能包括傾聽技巧培訓。此措施可由經過專門培訓的社會工作者或心理諮詢師執行。該方法有助於緩解因複雜問題而產生的焦慮或憂鬱狀態,並增強個人對康復過程的信心。當面對重大生活變故時,這種非技術性的干預可以作為穩定基石。

行為療法

行為療法涉及正面強化和逐步暴露於觸發因素中,以減少回避行為。治療可能需要數週至數月時間,在專業人員監督下進行。目標是重塑受者對分離體驗的認知和反應模式,減少其逃避現實的需求。行為改變可以幫助建立更健康的應對機制,減少解離發作頻率。

在解離症的管理過程中,社會支援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建議患者參加支援小組活動,以分享經驗、獲得鼓勵和建議。

解離症吃什麼藥

解離症的藥物治療需個體化,常用藥物包括穩舒眠(Chlorpromazine)、氟哌啶醇(Haloperidol)、理思必妥(Risperidone)、奥氮平(Olanzapine)和硫必利(Tiapride)等。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穩舒眠(Chlorpromazine)

氟哌啶醇(Haloperidol)

理思必妥(Risperidone)

奥氮平(Olanzapine)

硫必利(Tiapride)

以上藥物均需要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患者不可自行盲目用藥,以免引起不良後果。

解離症如何有效去預防

解離症的有效預防可以採取提供安全穩定的環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減少壓力和焦慮、心理教育與認知訓練、定期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等措施。

提供安全穩定的環境

為患者營造一個穩定、安全的外部環境,有助於減少因外界刺激導致的思覺失調症發作的風險。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如合理規劃作息時間、飲食習慣等,以確保身心健康。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與他人保持適當的距離感,不過分依賴或過度期待關係,以減輕壓力和焦慮。鼓勵個體積極參與社交活動,培養興趣愛好,增強自我價值感和自信心。

減少壓力和焦慮

透過放鬆訓練、冥想或其他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反應,從而降低壓力水平。建議採取一些緩解壓力的方法,例如深呼吸、聽輕音樂等。

心理教育與認知訓練

對解離症狀及其相關問題進行系統性講解,使患者瞭解如何應對這些情況。實施一系列旨在提高患者應對能力的心理干預措施,包括但不限於認知重構、行為療法等。

定期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

定期接受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可以幫助個體識別並處理潛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建議在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並根據需要調整諮詢頻率。

若症狀持續存在或加劇,建議及時就醫,以便獲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