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氣喘:診斷、管理與家長指南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2.03
小兒氣喘的症狀包括咳嗽、喘息、胸悶、呼吸急促以及夜間醒來。小兒氣喘的治療可能包括吸入性類固醇、支氣管舒張劑、短程口服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治療、抗白三烯藥物以及免疫調節治療。

小兒氣喘的症狀包括咳嗽、喘息、胸悶、呼吸急促以及夜間醒來。小兒氣喘的治療可能包括吸入性類固醇、支氣管舒張劑、短程口服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治療、抗白三烯藥物以及免疫調節治療。

小兒氣喘症狀表現介紹

小兒氣喘的症狀包括咳嗽、喘息、胸悶、呼吸急促以及夜間醒來。由於氣喘可能引起嚴重呼吸道問題,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應儘快就醫以獲得專業評估和治療。

咳嗽

氣喘患兒由於氣道發炎和神經調節異常,引起支氣管平滑肌收縮或痙攣,導致呼吸道阻力增加。這種病理變化會導致黏膜上皮傷害、分泌物增多,從而引發咳嗽。咳嗽主要發生在呼吸系統的下端,即肺部和支氣管區域。

喘息

小兒氣喘發作時,由於氣道狹窄和發炎反應加劇,會引起呼氣困難,產生高調的哮鳴音,即喘息聲。喘息通常在胸部中部聽到,尤其是在呼氣時更為明顯。

胸悶

當氣喘患者處於急性發作期時,由於氣道痙攣和水腫,通氣功能受到限制,此時就會出現胸悶的症狀。胸悶的感覺往往描述為一種緊縮或壓迫感,可能集中在胸前區。

呼吸急促

氣喘患者的氣道對多種刺激因子發生過敏性發炎反應,使氣道狹窄,進而導致通氣障礙,表現為呼吸急促。這種情況會伴隨著快速而淺表的呼吸模式,可能伴有胸部起伏。

夜間醒來

氣喘是一種慢性疾病,夜間睡眠時,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可誘發氣喘發作,導致夜間出現症狀,如咳嗽、喘息等,從而影響睡眠品質,導致頻繁醒來。部分氣喘患兒可能會因為夜間氣喘發作而從睡眠中醒來,並且難以再次入睡。

針對上述症狀,建議進行肺功能測試、血常規檢查以及過敏原檢測來評估病情。治療措施包括吸入性類固醇以減輕氣道發炎,以及β感受器激動劑用於緩解急性發作。家長應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並確保孩子按時服用醫囑藥物以控制氣喘症狀。

小兒氣喘的原因

小兒氣喘的原因可能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暴露、感染性因素、過敏體質以及神經內分泌機制異常。鑑於氣喘的複雜性和影響,建議及時帶孩子就醫以獲得專業評估和治療。

遺傳因素

氣喘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若家族中存在氣喘患者,則子女患氣喘的風險會增加。針對遺傳性氣喘的治療通常包括吸入性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和支氣管擴張劑。例如,可使用艾敏釋(Fluticasone)、沙美特羅(Salmeterol)等藥物進行治療。

環境因素暴露

長期接觸空氣汙染或菸草煙霧會導致呼吸道發炎和敏感性增高,進而誘發氣喘發作。減少室內吸菸並保持通風良好是防治該型別氣喘的關鍵措施。此外,佩戴口罩在戶外活動也是一種有效的預防手段。

感染性因素

呼吸道感染可能導致氣道反應性增強,從而引發氣喘症狀。對於由感染引起的氣喘,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可能是必要的。例如,醫生可能會開具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Amoxicillin+Clavulanate)、雷巴威林(Ribavirin)顆粒等藥物來治療細菌性和病毒感染。

過敏體質

過敏體質者易對某些物質產生免疫應答,導致氣道平滑肌收縮和黏膜水腫,引起氣喘急性發作。避免已知過敏原是最直接的預防方法。例如,如果孩子對花粉過敏,那麼在花粉濃度高的季節盡量避免外出或者佩戴防護口罩。

神經內分泌機制異常

神經內分泌機制異常會影響身體對各種刺激的適應能力,使氣喘更容易發生。調節神經內分泌功能可能有助於控制氣喘症狀。常用藥物有地塞松(Dexamethasone)、氫化可體松(Hydrocortisone)等類固醇。

患兒可在醫師指導下定期進行肺功能測試以監測病情變化,同時注意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並根據醫囑調整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

小兒氣喘的治療

小兒氣喘的治療可能包括吸入性類固醇、支氣管舒張劑、短程口服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治療、抗白三烯藥物以及免疫調節治療。由於氣喘是一種慢性疾病,建議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管理。

吸入性類固醇

根據醫囑選擇合適的吸入性類固醇,如艾敏釋(Fluticasone)、布地奈德(Budesonide)等,定期透過霧化器或定量氣霧劑給藥。該措施透過減少氣道發炎來控制氣喘發作,適用於長期管理小兒氣喘。主要機制是抑制白血球介素-4和5的產生,從而減輕氣道黏膜水腫和分泌物增多的現象。

支氣管舒張劑

主要有沙丁胺醇(Salbutamol)、特布他林(Terbutaline)等短效β感受器激動劑以及異丙托溴銨(Ipratropium bromide)等抗膽鹼能藥物,可透過吸入方式快速緩解急性症狀。這類藥物能夠迅速擴張支氣管平滑肌,改善通氣功能;可用於預防及治療氣喘急性發作。作用機制主要是與細胞表面相應感受器結合,促進cAMP合成增加,進而鬆弛平滑肌。

短程口服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治療

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例如普賴鬆(Prednisone)或甲基普立朗錠(Methylprednisolone),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劑量調整。此方法適合於嚴重急性發作或暴發性氣喘患者。其可迅速抑制免疫反應和氣道發炎。但不宜長期使用以避免副作用。

抗白三烯藥物

根據醫囑選用相應的抗白三烯藥物,如欣流(Montelukast)、雅樂得錠(Zafirlukast)膠囊等。上述藥物可以阻斷白三烯感受器,減輕過敏反應引起的呼吸道痙攣和黏液分泌增多。主要用於預防氣喘發作和減輕症狀。

免疫調節治療

包括奧馬珠單抗注射液、阿奇黴素(Azithromycin)等,需在醫師監督下定期接受治療。這些藥物旨在調節身體對特定致敏原的過度反應,並非直接針對氣喘本身提供即時療效。它們透過影響特定免疫途徑來發揮作用。

除以上提及的治療措施外,患兒還可遵照醫生的意見採取吸氧療法以改善通氣不足的情況。建議密切監測病情變化,特別是在使用任何新治療方法時,並遵循醫囑調整生活方式,如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避免接觸已知誘發因素。

小兒氣喘如何去預防

小兒氣喘的預防可以考慮避免過敏原、保持室內通風、合理飲食與生活方式、預防性藥物使用、疫苗接種等措施。

避免過敏原

小兒氣喘的發病與接觸過敏原有關,如塵蟎、花粉等,透過遠離這些物質降低觸發風險。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家居清潔,定期更換床上用品,並在外出時佩戴口罩以減少吸入過敏原的機會。

保持室內通風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有助於稀釋和排除潛在的致敏因子,減少誘發氣喘發作的可能性。建議每天開窗通風數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後及傍晚時段。

合理飲食與生活方式

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預防感染性疾病,從而減少氣喘發作的風險。家長應監督孩子均衡飲食,保證充足睡眠時間,並鼓勵其參與適度運動如慢跑或游泳來提高肺活量。

預防性藥物使用

預防性藥物能夠長期控制氣道發炎,減少急性發作次數,適用於反覆發作的患兒。根據醫生指導選擇合適的預防性藥物進行規律服用,例如吸入性類固醇或長效β-感受器激動劑。

疫苗接種

某些疫苗可有效預防呼吸道感染,減少因感染導致的氣喘加重情況發生機率。確保按推薦時間表為孩子接種針對流感、肺炎球菌等呼吸道感染的疫苗。

若發現孩子出現喘息、咳嗽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獲得專業評估和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