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血暈:瞭解產後可能的血液問題

分類: 血液疾病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26
產後血暈的症狀表現包括昏迷不省、呼吸微弱、口鼻湧血、舌淡脈芤和四肢厥冷等。產後血暈可以透過補液治療、輸血法治療、鎮靜止痛藥物、子宮按摩、宮縮劑應用等措施進行治療。

產後血暈的症狀表現包括昏迷不省、呼吸微弱、口鼻湧血、舌淡脈芤和四肢厥冷等。產後血暈可以透過補液治療、輸血法治療、鎮靜止痛藥物、子宮按摩、宮縮劑應用等措施進行治療。

產後血暈有什麼症狀表現

產後血暈的症狀表現包括昏迷不省、呼吸微弱、口鼻湧血、舌淡脈芤和四肢厥冷等。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立即就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

昏迷不省

產後血暈嚴重時會導致腦部缺氧而引起意識喪失,表現為突然昏倒、失去知覺等症狀。此時需保持患者仰臥位並儘快送往醫院進行急救處理。

呼吸微弱

該病還可能引發循環衰竭,進一步影響到肺臟功能,導致呼吸困難甚至停止。產婦可出現胸悶氣促、呼吸費力等情況,在活動後尤為明顯。需要立即給予高流量吸氧,並監測生命體徵變化。

口鼻湧血

當氣血逆亂上衝於頭面之際,則會形成口流鼻血的現象。同時可能會伴有面色蒼白、心悸失眠、頭暈耳鳴等症狀。對於輕微的出血情況,可以使用壓迫止血的方法來緩解;若出血量較大則需及時前往醫院接受專業診治。

舌淡脈芤

舌質淡白為陽虛寒盛之象,說明體內氣血虛弱;而脈芤是指觸診時感覺脈搏跳動有力而不厚實,反映陰血虧虛。這兩者合起來表示產後失血過多引起的氣血雙虛狀態。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養血安神類藥物調理身體如十全大補丸、人蔘歸脾丸等。

四肢厥冷

由於氣血執行受阻,不能到達肢體末端,故而導致手腳冰涼。此外還可伴隨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此類患者宜用熱水袋熱敷下腹部,促進區域性血液循環,改善不適感。

產婦在分娩後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以免加重症狀。飲食方面也需注意營養均衡,不可食用生冷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產後血暈的原因

產後血暈可能由氣血虛弱、血瘀、產後感染、失血性貧血、產後高血壓引起,治療需針對具體病因進行。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

氣血虛弱

氣血虛弱導致臟腑功能減退,易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可以遵醫囑使用補氣養血的中藥方劑進行調理,如四物湯、八珍湯等。其中四物湯由當歸、熟地黃、白芍和川芎組成;八珍湯則包括人蔘、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熟地黃、白芍和川芎。

血瘀

產後體虛,腠理不固,風邪乘虛而入,與氣血相搏,可致血瘀。治療時宜祛風散寒,活血化瘀,代表方有桂枝茯苓丸。該方劑由肉桂、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藥組成,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

產後感染

產後感染是指分娩後生殖系統發生感染性疾病,發炎因子刺激可能會引起發燒、頭痛等症狀。針對感染,應選用適宜的抗生素治療,例如盤尼西林G、頭孢曲松(Ceftriaxone)等。這些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並監測病情變化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

失血性貧血

失血性貧血是由於產後出血量較多,血液中的紅血球減少,無法攜帶足夠的氧氣供應身體各處,從而引發一系列症狀。對於失血性貧血,需要補充鐵質以及葉酸以促進紅血球生成,改善貧血狀況。可透過口服或注射鐵劑以及補充葉酸來實現,如鐵劑、多醣鐵複合物膠囊、葉酸等。

產後高血壓

產後高血壓可能是因為體內荷爾蒙的變化導致血壓升高,此時容易引起頭痛、眩暈的症狀。患者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降壓藥物控制血壓,比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康你爾(Benidipine)片等鈣通道阻滯劑,以及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吲達帕胺(Indapamide)片等利尿劑。

建議密切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徵,特別是血壓和心率,避免過度勞累。必要時,產後的女性還可以到醫院進行血常規檢查、電解質分析、甲狀腺功能測定等,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潛在的問題。

產後血暈容易引發哪些疾病

產後血暈可能是氣血虛弱、血瘀、產後感染、產後失血性貧血或產後心臟衰竭等疾病的表現,需根據具體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氣血虛弱

氣血虛弱導致臟腑功能減退,腦髓失養,從而引發產後血暈。可以使用補氣養血的中藥方劑進行調理,如四物湯、八珍湯等。其中四物湯由當歸、熟地黃、白芍和川芎組成;八珍湯則在四物湯基礎上加入黨蔘、白朮和茯苓。

血瘀

血瘀是指血液執行不暢或停滯於經絡中,導致氣血不能上榮於頭面,進一步引起眩暈。治療可選用活血化瘀類藥物,如桃紅四物湯、血府逐瘀湯等。前者包括桃仁、紅花、當歸、熟地黃等藥材;後者包含桃仁、紅花、枳殼、赤芍等成分。

產後感染

產後感染是由病原體侵入生殖道引起的疾病,發炎因子刺激身體產生壓力反應,使血壓下降,進而誘發頭暈目眩的症狀。針對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例如盤尼西林G、阿莫西林(Amoxicillin)克拉維酸鉀(Clavulanate)等。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或注射給藥。

產後失血性貧血

產後失血性貧血是由於分娩時大量出血所致,貧血會導致身體各器官供氧不足,從而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對於缺鐵性貧血,可透過補充鐵元素來改善貧血狀態,如服用鐵劑、延胡索酸亞鐵(Ferrous fumarate)片等口服製劑。

產後心臟衰竭

產後心臟衰竭多因產婦心臟負荷過重導致,此時心臟泵血量不足以滿足身體需求,會引起腦部供血不足,從而引起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該病症通常需住院接受靜脈吊點滴治療,以緩解症狀並防止病情惡化。常用藥物有硝普鈉(Sodium nitroprusside)、呋塞米(Furosemide)等。

建議密切監測產婦的生命體徵,避免過度勞累及情緒波動,並保持充足休息。必要時,還需完善相關檢查,如血常規、尿常規、電解質測定以及頭部影像學檢查,以排除其他潛在的器質性疾病。

產後血暈怎麼治療

產後血暈可以透過補液治療、輸血法治療、鎮靜止痛藥物、子宮按摩、宮縮劑應用等措施進行治療。由於產後血暈可能危及生命,應立即就醫並接受專業處理。

補液治療

透過靜脈輸注生理食鹽水或膠體溶液來補充血容量,根據患者失血量和臨床狀況調整吊點滴速度。該措施有助於改善因出血引起的血容量減少和電解質失調。

輸血法治療

當患者有嚴重貧血時,需要及時進行輸血法治療。通常採用全血、紅血球懸液或其他血液制品進行輸注。輸血法可以迅速提高患者的血紅素水平,改善缺氧狀態。

鎮靜止痛藥物

產後血暈可能伴隨疼痛症狀,可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如布洛芬(Ibuprofen)等緩解不適。需遵循醫囑確定劑量及使用時間。這類藥物能減輕產婦的焦慮感並緩解子宮收縮帶來的不適。

子宮按摩

在醫護人員指導下對腹部實施輕柔按摩以刺激子宮收縮,促進宮腔內積血排出。按摩有助於加速子宮回縮過程,並減少出血風險;但須注意避免過度用力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宮縮劑應用

如果上述措施效果不佳,則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宮縮劑,如麥角新鹼、腦下垂體後葉素等,以增強子宮收縮。宮縮劑能夠加強子宮平滑肌收縮活動,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

產後血暈應立即就醫,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處理,以免延誤病情。必要時,剖腹產術後患者應在醫生評估下考慮預防性縫合裂開部位,以減少大出血風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