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溶血解析:引發原因及有效對策全攻略!

分類: 血液疾病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19
免疫性溶血的症狀包括貧血、黃疸、發燒、脾腫大以及血紅素尿,免疫性溶血的治療方法包括類固醇治療、脾臟切除術、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以及利妥昔單抗等。

免疫性溶血具體有什麼症狀

免疫性溶血的症狀包括貧血、黃疸、發燒、脾腫大以及血紅素尿。這些症狀可能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嚴重程度也不盡相同。

貧血

由於自身抗體破壞紅血球導致其壽命縮短,引起貧血的發生。患者可能會感到乏力、頭暈等症狀,重症時可出現心慌氣短等表現。

黃疸

當身體產生抗紅血球表面抗原的IgG或其他免疫球蛋白與紅血球結合後,在補體活化下發生溶血,此時未被破壞的紅血球釋放出大量膽紅素入血,超過肝臟攝取和結合能力就會引起皮膚黏膜發黃的現象。常見於新生兒溶血病,此外還可見於藥物引起的溶血反應。

發燒

免疫複合物啟用補體系統,導致發炎反應和組織傷害,從而引發發燒現象。這是免疫性溶血常見的全身反應之一,通常伴有寒顫、頭痛等症狀。

脾腫大

在慢性溶血的情況下,巨核細胞增生代償性的肥大,進而導致脾臟增大。患者可能出現左上腹不適或疼痛的情況,觸診時可發現左側腹部有壓痛感。

血紅素尿

若免疫反應持續存在並加劇,則會導致紅血球破壞速度大於骨髓造血速度,造成溶血性貧血。部分患者的血液中會出現遊離血紅素,當血紅素含量過高時,會隨尿液排出形成褐色尿液,即血紅素尿。

免疫性溶血造成的原因

免疫性溶血可能由抗紅細胞膜抗體產生、自體免疫性疾病、藥物誘導的免疫反應、遺傳性溶血性貧血或感染引起的免疫應答導致,需針對不同原因進行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獲得準確診斷和適當治療。

抗紅細胞膜抗體產生

當身體產生針對自身紅血球表面抗原的抗體時,會發生免疫攻擊導致溶血。可以使用類固醇進行治療,如普賴鬆(Prednisone)、地塞松(Dexamethasone)等。這類藥物具有非特異性抗炎作用,能減輕症狀並控制病情發展。

自體免疫性疾病

自體免疫性疾病會導致體內異常的免疫啟用和發炎反應,進而攻擊自身的紅血球,引起溶血。患者可遵醫囑服用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硫唑嘌呤(Azathioprine)等免疫抑制劑來改善症狀。

藥物誘導的免疫反應

某些藥物會誘導身體產生針對紅血球的自身抗體,從而引發免疫介導的溶血。減少或停用可能誘發溶血的藥物是主要治療方法,通常需要醫生評估風險後決定是否繼續用藥。

遺傳性溶血性貧血

遺傳性溶血性貧血是由基因突變導致紅血球結構或功能異常,使其更易被破壞而發生溶血。對於遺傳性溶血性貧血,主要是對症治療,必要時需輸血小板支援,同時監測鐵狀態。

感染引起的免疫應答

感染會引起身體免疫系統的異常活化,產生針對自身紅血球的抗體,導致溶血。治療感染是關鍵,需根據感染型別選用合適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如阿莫西林(Amoxicillin)、雷巴威林(Ribavirin)等。

免疫性溶血有什麼風險因素

免疫性溶血可能的風險因素包括遺傳易感性、自身抗體水平增高、藥物誘導的免疫反應、感染誘發的免疫應答以及巨球蛋白血癥等。這些因素可能導致紅血球破壞加速,引起貧血等問題。建議定期監測相關指標,並在必要時諮詢醫生以調整治療方案。

遺傳易感性

遺傳易感性是指個體攜帶某些基因突變或缺陷,這些基因可能與免疫系統功能異常有關。針對遺傳易感性的治療通常需要考慮家族史和相關疾病的風險,可能包括基因檢測、標靶治療等。

自身抗體水平增高

自身抗體水平增高可能是由於身體對自身抗原產生錯誤識別和攻擊,導致紅血球破壞加速。對於自身抗體水平增高的治療,常用的有類固醇如普賴鬆(Prednisone)、甲基普立朗錠(Methylprednisolone)等,以及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硫唑嘌呤(Azathioprine)等免疫抑制劑。

藥物誘導的免疫反應

藥物誘導的免疫反應是由於特定藥物觸發身體產生針對自身紅血球的免疫應答。處理藥物引起的免疫反應需立即停用可疑藥物,並依據病情給予相應治療,如使用免疫調節劑環孢素(Cyclosporin)、他克莫司(Tacrolimus)等。

感染誘發的免疫應答

感染誘發的免疫應答可能導致身體產生針對感染源的免疫細胞和分子,這些物質可能會誤傷自身的紅血球。治療感染的同時,醫生會監測患者的免疫狀態,必要時調整治療方案,如使用雷巴威林(Ribavirin)、阿昔洛韋(Aciclovir)等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

巨球蛋白血癥

巨球蛋白血癥是一種血液淋巴組織惡性腫瘤,其特徵為骨髓內漿細胞過度增生並分泌單克隆IgM型免疫球蛋白。患者可遵醫囑透過化療的方式來進行治療,常用藥物一般有硼替佐米、伊沙佐米等。

免疫性溶血怎麼治療

免疫性溶血的治療方法包括類固醇治療、脾臟切除術、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以及利妥昔單抗等。由於免疫性溶血可能引起嚴重併發症,建議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類固醇治療

類固醇透過口服或靜脈注射給藥,如普賴鬆(Prednisone)、甲基普立朗錠(Methylprednisolone)等。劑量和療程需根據病情調整。該治療能抑制自身免疫反應,減輕溶血現象。長期使用時需警惕感染風險。可緩解急性發作期的不適症狀,使用時應注意監測血糖水平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脾臟切除術

脾臟切除術通常採用開放式手術或腹腔鏡下微創手術方式,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手術旨在去除異常增大的脾臟以減少紅血球破壞,對改善免疫性溶血有積極作用。術後需注意觀察傷口癒合情況以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保持充足休息。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是一種血液制品,需要由專業醫護人員在醫院內進行靜脈輸注。IgG可以封閉單核-吞噬細胞系統中的Fc感受器,從而阻斷抗體與巨噬細胞表面Fc感受器的結合,減少補體介導的溶解素途徑導致的紅血球破壞。適用於治療自體免疫性疾病引起的溶血性貧血。使用時需監測可能發生的過敏反應和其他不良事件。

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

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主要透過口服或靜脈注射給藥,具體用法和劑量應遵醫囑執行。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具有較強的免疫抑制作用,能夠抑制T淋巴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進而達到控制免疫性溶血的目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掉髮、噁心嘔吐等症狀,因此需要密切觀察並及時處理。

利妥昔單抗

利妥昔單抗透過靜脈注射的方式給予,一般為每3周一次,直至疾病得到控制。該藥物能夠特異性地與B細胞上的CD20抗原結合,透過調節B細胞功能來抑制自身免疫反應。主要用於治療B細胞相關的自體免疫性疾病,需注意觀察可能出現的感染等問題。

免疫性溶血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中,應避免進食可能導致溶血的食物或藥物,如蠶豆及其製品、阿斯匹靈(Aspirin)等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同時,建議定期複查,以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