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累後心悸怎麼辦?五招告別疲勞,迎接輕鬆生活!

分類: 心臟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19
勞累後心悸可能伴隨心率加快、胸痛、呼吸困難、疲勞、暈厥等症狀,這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以排除心臟疾病的可能性,勞累後心悸可以透過生活方式干預、平衡飲食、規律運動、心理行為療法、藥物管理等方法進行治療。

勞累後心悸具體有什麼症狀

勞累後心悸可能伴隨心率加快、胸痛、呼吸困難、疲勞、暈厥等症狀,這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以排除心臟疾病的可能性。

心率加快

當患者存在心臟負荷增加的情況時,會導致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進而誘發心率加快的現象。表現為心跳明顯加速,超過正常範圍,可能伴有心慌的感覺。

胸痛

胸壁肌肉勞損導致區域性血液循環受阻,缺血缺氧狀態發生改變,從而引發疼痛。這種疼痛通常位於胸骨後部,可放射至肩背區域,在勞累後加劇。疼痛程度可以從輕微不適到劇烈腸絞痛不等,持續時間也有所不同。

呼吸困難

由於心臟負擔加重,可能導致肺水腫的發生,此時會因液體積聚而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患者可能會感到呼吸急促、深度呼吸或需要額外的能量來完成日常活動。

疲勞

長時間勞動使身體處於高強度運動狀態,身體需氧量增加,心臟泵血量增加以滿足身體代謝需求,此時容易產生疲勞感。患者可能出現身體乏力、精神倦怠等症狀,這些症狀會在休息後得到緩解。

暈厥

暈厥可能是由血壓下降引起的腦供血不足所致,當人體在勞累之後,會引起回心血量減少,繼而導致血壓降低,進一步影響腦部血液供應。暈厥前往往會有頭暈、眼前發黑、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意識喪失。

勞累後心悸造成的原因

勞累後心悸可能是由體力活動增加導致的心臟負荷加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肺動脈高壓等病因引起,需根據具體因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體力活動增加導致的心臟負荷加重

體力活動增加會導致心臟負荷加重,需額外泵血以滿足肌肉需要,從而出現心悸。可透過休息緩解症狀。避免劇烈運動,尤其是對於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群。

貧血

貧血時血液攜氧能力下降,身體為彌補缺氧狀態會加快心跳速率,所以會出現心悸的症狀。輕度貧血患者可透過飲食調整改善,如鐵質豐富的食物、紅棗等;重度貧血則需要遵醫囑使用補鐵製劑進行治療,如鐵劑、葡萄糖酸亞鐵口服溶液等。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是由甲狀腺素產生過多引起的臨床症候群,此時甲狀腺素水平升高,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興奮,使代謝率增高,進而引起心悸。針對甲亢的治療方法包括抗甲狀腺藥物、碘-131治療和手術切除甲狀腺等。具體選擇哪種方法還需醫生評估後決定。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是由於冠狀動脈內壁脂肪沉積形成斑塊,導致血管狹窄或堵塞,影響心肌供血,當心肌耗氧量增加時,會引起胸痛、心悸等症狀。患者可遵醫囑服用擴張冠脈的藥進行治療,例如單硝異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片、硝苯地平(Nifedipine)等。

肺動脈高壓

肺動脈高壓是指肺小動脈收縮、痙攣或者炎症性疾病導致肺循環阻力增加,右心室增大,心排出量減少,為了維持足夠的組織灌注,心臟代償性地加快跳動,因此會出現心悸的現象。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降低肺動脈壓力的標靶藥物進行治療,比如波生坦片、肺博舒(Ambrisentan)等。

勞累後心悸有什麼風險因素

勞累後心悸可能與年齡、性別、高血壓、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瓣膜病等風險因素有關。這些因素可能導致心臟負荷增加或功能異常,從而引起不適症狀。建議針對不同風險因素採取相應預防措施,並定期體檢以監測心臟健康狀況。

年齡

隨著年齡增長,心臟功能逐漸下降,可能導致心臟負荷增加,從而引起心悸。針對老年患者,需要特別關注並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建議定期進行體檢和生活方式干預。

性別

對於女性來說,在相同的心臟負荷下,其發生心律不整的風險高於男性。因此,建議女性患者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減少心悸的發生。

高血壓

血壓升高時會使得心臟收縮力增強,長期如此會導致左心室肥厚、擴大,進而影響心臟泵血功能,導致心悸的發生。控制高血壓是關鍵,可透過藥物治療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或卡托普利(Captopril)來降低血壓。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可導致血管狹窄甚至阻塞,使心臟供血不足,當出現缺氧狀態時會引起心悸的症狀。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斯匹靈(Aspirin)、克隆皮得格(Clopidogrel)等抗血小板藥物進行治療,改善血液循環,緩解不適症狀。

心臟瓣膜病

心臟瓣膜病會影響心臟血液流動,導致心臟負荷增加,容易誘發心悸。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利尿劑,減輕心臟負擔,緩解不適症狀。

勞累後心悸怎麼治療

勞累後心悸可以透過生活方式干預、平衡飲食、規律運動、心理行為療法、藥物管理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及時就醫以評估心臟健康狀況並接受適當治療。

生活方式干預

生活方式干預包括合理作息、均衡飲食及適量運動,避免過度勞累。透過最佳化生活習慣來改善心臟功能,減少因勞累引起的不適症狀。注意不過度疲勞,以免加重心臟負擔。

平衡飲食

平衡飲食是指攝入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魚類、全穀物等,避免高脂、高鹽食品。合理的飲食結構有助於提供必要的營養成分以支援身體恢復並減輕心臟負荷。在實施過程中應確保食物新鮮衛生,並遵循適量原則。

規律運動

規律運動涉及制定適合個人的身體活動計劃,並持之以恆地執行。透過增加心肺功能和耐力來緩解因體力消耗過大而誘發的心悸現象。開始前需評估健康狀況,並逐漸增加運動強度以防受傷或過度疲勞。

心理行為療法

心理行為療法由專業人員指導進行,旨在幫助患者識別並改變不良情緒與行為模式。此法針對工作壓力大導致的心理緊張狀態,透過放鬆技巧和認知重構來緩解壓力。在接受治療期間,患者應積極配合,並保持開放的心態接受建議。

藥物管理

藥物管理包括使用β感受器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等,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定期服用。這些藥物能夠有效降低心率和血壓,從而減輕因勞累引起的心悸症狀。服藥時需監測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並按時按量服用以保證效果。

對於勞累後出現的心悸症狀,建議避免劇烈運動,特別是在飯後一小時內。同時,可採取深呼吸練習以促進氧氣交換,但應在安靜環境下進行,避免刺激性較大的動作。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