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導阻滯:心臟信號失聯,症狀解析與預防措施一覽

分類: 心臟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19
傳導阻滯可能引起心悸、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導致暈厥或瘁死,傳導阻滯的治療方法可能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心律調整藥物治療、心律調節器(Pacemaker)植入術、心內膜消融術以及心臟康復訓練。

傳導阻滯具體有什麼症狀

傳導阻滯可能引起心悸、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導致暈厥或瘁死。其症狀主要取決於阻滯的程度和位置。

心悸

由於心臟傳導系統出現問題,導致心跳不規則或者過緩,使患者感到心跳加速或跳動不齊。通常在進行體力活動後加重,休息後可緩解。嚴重者可能會出現頭暈、乏力等不適症狀。

胸痛

當存在傳導阻滯後會導致竇房結衝動不能下傳至心室,從而影響血液供應,此時會引起胸部疼痛的情況發生。胸痛可能是陣發性的,持續時間從幾秒鐘到幾分鐘不等,並且常常伴隨著壓迫感或窒息感。

呼吸困難

當患有傳導阻滯疾病時會影響心臟泵血功能,進而降低身體組織器官供氧量,造成缺氧狀態,誘發呼吸困難的現象發生。這種症狀往往會在劇烈運動後加劇,休息後會有所改善。

暈厥

若傳導系統的任何部位發生病變,如發炎、水腫、纖維化等,則易引發心跳過慢甚至停搏現象,導致暫時性大腦供血不足而發生暈厥。暈厥前可有眼前發黑、噁心嘔吐等先兆症狀,發作時常伴有意識喪失及跌倒。

瘁死

嚴重的傳導阻滯可能導致心跳驟停,如果未及時得到處理,就會引起血液循環停止,導致身體各臟器迅速衰竭直至死亡。瘁死通常是突然發生的,沒有明顯的預警訊號。

傳導阻滯造成的原因

傳導阻滯可能由藥物影響、心肌缺血、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或電解質紊亂引起,需要針對不同原因進行相應處理。建議立即就醫以確定具體原因並接受適當治療。

藥物影響

部分藥物如普羅帕酮、胺碘酮等具有抑制心臟傳導的作用,可能導致暫時性的傳導阻滯。停用這些藥物後,症狀通常會自行緩解。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時會導致心肌細胞受損或壞死,影響心臟的正常收縮和舒張功能,進而導致心臟傳導系統受到影響。改善心肌供血是關鍵,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擴張冠狀動脈血管的藥物進行治療,比如單硝異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片、硝苯地平(Nifedipine)等。

心肌炎

心肌炎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肌發炎反應,發炎可累及心臟傳導系統,導致傳導障礙。針對不同型別的感染,其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病毒性心肌炎需要遵醫囑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常用藥包括阿昔洛韋膠囊(Acyclovir)、雷巴威林(Ribavirin)顆粒等;而細菌性心肌炎則需配合醫生服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比較常見的有鉀鹽青黴素V(Penicillin V potassium)、希復欣敏(Cefixime)膠囊等。

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可能會影響心臟結構和功能,導致心臟傳導異常。手術矯正是主要的治療方式,常用的手術方法包括經皮球囊瓣膜成形術、體-肺分流術等。

電解質紊亂

電解質紊亂是指體內電解質濃度超出正常範圍,可能會干擾心臟的電生理活動,導致傳導阻滯的發生。改善電解質失衡是首要任務,可透過口服補液鹽溶液、氯化鈉注射液(Sodium Chloride Inj)等來補充缺失的電解質。

傳導阻滯有什麼風險因素

傳導阻滯的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心肌梗塞病史、藥物使用、電解質紊亂以及代謝症候群。

年齡

隨著年齡增長,心臟結構和功能會發生退行性改變,可能導致傳導系統纖維化或硬化,進而影響電信號的傳導。這種生理性的老化過程導致的心臟傳導系統的病變通常不可逆,並且可能需要終身管理。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後會導致區域性心肌壞死或者缺血,從而引起心臟電活動異常,出現傳導阻滯的現象。患者可能出現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可引發急性左心衰竭。

藥物使用

某些抗心律不整藥物如普羅帕酮、胺碘酮等具有抑制心臟傳導的作用,長期服用這些藥物可能會增加發生傳導阻滯的機率。這類藥物透過延長心臟不應期來穩定心率,但同時也會降低心臟傳導的速度。

電解質紊亂

電解質紊亂指的是體內鈉、鉀等離子濃度偏離正常範圍,會影響細胞內外液體平衡及神經肌肉興奮性,造成心臟傳導障礙。例如高鉀血症會使心肌細胞膜對鉀的通透性增高,致使動作電位0期去極速度減慢,產生傳導延遲甚至阻滯。

代謝症候群

該疾病狀態下由於胰島素抵抗和腹內脂肪堆積等原因會引起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其中包括心律不整。這可能是由於脂質在心肌組織中的沉積導致了微血管傷害和發炎反應,從而使心臟傳導受到影響。

傳導阻滯怎麼治療

傳導阻滯的治療方法可能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心律調整藥物治療、心律調節器(Pacemaker)植入術、心內膜消融術以及心臟康復訓練。由於傳導阻滯可能影響心臟功能,建議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生活方式干預

生活方式干預包括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和戒菸限酒等健康生活習慣的建立。透過改善生活習慣有助於減輕心臟負擔,最佳化心臟功能,進而影響傳導系統功能。在實施過程中需注意避免過度勞累及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心臟負荷。

心律調整藥物治療

心律調整藥物治療涉及多種藥物如舒壓寧(Metoprolol)、胺碘酮等,需根據醫囑個體化選擇並監控劑量與效果。這些藥物可調節心臟電信號傳導和心肌收縮力,以改善傳導阻滯狀況。用藥期間應監測可能出現的心率變化及其他潛在副作用,並遵循醫師指導進行調整。

心律調節器(Pacemaker)植入術

心律調節器(Pacemaker)植入術是一種微創手術,在區域性麻醉下將電極導線放置於心臟特定位置,透過電池供電的微型裝置刺激心跳恢復正常節律。該手術旨在改善異常心跳模式,恢復心臟正常電生理活動,從而改善傳導阻滯等問題。術後需定期隨訪檢查電池壽命及皮膚穿刺部位癒合情況。不宜進行磁共振成像檢查,以免干擾起搏器工作。

心內膜消融術

心內膜消融術是利用射頻能量或其他物理原理破壞心臟內部異常組織的方法,通常在影像引導下進行。此技術適用於治療某些型別的心律不整,透過消除異常傳導路徑來改善心臟傳導功能。治療後需密切觀察有無出血傾向及感染跡象,並按醫囑服用抗凝藥物預防血栓形成。

心臟康復訓練

心臟康復訓練由專業康復師制定個性化方案,涵蓋有氧運動、力量訓練等內容,建議患者每週至少鍛鍊5天。運動可以提高心血管適應性,增強心肺功能,對心臟傳導系統的功能有益。開始前應評估風險因素,並隨時監測身體反應。初期從低強度開始逐步增加難度。

傳導阻滯可能導致心悸、暈厥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因此,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接受專業評估和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質,避免精神緊張和壓力過大,也有助於改善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