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膜炎:瞭解症狀、成因與治療方法,守護心臟健康

分類: 心臟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18
心內膜炎是心臟內膜的發炎,可能由感染引起。瞭解其症狀,如發燒、心悸等,有助於早期發現問題。成因可能與細菌感染、風溼熱等有關。治療可能包括抗生素、抗炎藥物等,及時治療是守護心臟健康的重要步驟。

心內膜炎是心臟內膜的發炎,可能由感染引起。瞭解其症狀,如發燒、心悸等,有助於早期發現問題。成因可能與細菌感染、風溼熱等有關。治療可能包括抗生素、抗炎藥物等,及時治療是守護心臟健康的重要步驟。

心內膜炎有哪些症狀

心內膜炎的症狀包括發燒、心臟雜音增強或新出現、心臟衰竭、血小板減少以及動脈瘤形成等,通常需要及時的醫療干預。如果患者出現了上述症狀,應儘快就醫以便進行確診和治療。

發燒

感染性心內膜炎是由細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瓣膜或心室壁內膜發炎,這些病原體產生的毒素和代謝產物刺激身體免疫系統產生發炎反應,導致體溫升高。患者可能出現不規則熱型,如稽留熱、弛張熱等,常伴有出汗現象。

心臟雜音增強或新出現

由於心內膜表面被炎性物質覆蓋,使得原本輕微的心臟雜音加重;或者由於瓣膜受損導致血液流動異常而出現新的心臟雜音。這種變化可能呈一過性,也可能持續存在。雜音通常位於心尖部或主動脈區,可能因呼吸或體位改變而有所變化。

心臟衰竭

當心內膜受到發炎影響時,可能導致心肌收縮力下降,進而引發心臟衰竭。心臟衰竭的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夜間陣發性呼吸急促、體力活動後氣短以及水腫等。

血小板減少

由於感染性心內膜炎會引起凝血功能障礙,此時巨核細胞產生血小板的能力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血小板數量減少。患者可能會出現皮膚黏膜出血點、瘀斑等症狀。

動脈瘤形成

當心內膜受損且未及時得到處理時,可能導致區域性血管壁薄弱處擴張並形成動脈瘤。動脈瘤可能破裂導致大出血,嚴重威脅生命安全。

針對心內膜炎的症狀,可以進行超音波心動圖、血培養等檢查以確認診斷。治療措施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療,如盤尼西林、頭孢菌素(Cephalosporins)類藥物。患者應避免不必要的手術操作,預防感染,確保充足的休息,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以支援心臟健康。

心內膜炎怎麼治療

心內膜炎的治療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療、心臟瓣膜修復或置換手術、心室輔助裝置、經皮心內膜球囊擴張術以及心導管消融術等。由於該疾病可能引起嚴重併發症,建議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抗生素治療

心內膜炎患者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療,通常採用靜脈注射方式給予廣譜抗生素。此措施透過抑制細菌生長、減少菌血症發生率來控制感染,從而預防瓣膜損害。主要針對感染性心內膜炎,需監測藥物敏感性並定期評估療效。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心臟負擔的藥物。

心臟瓣膜修復或置換手術

對於受損嚴重的瓣膜,可能需要進行心臟瓣膜修復或置換手術,在有經驗的心臟外科團隊指導下完成。該措施旨在恢復瓣膜功能,改善血液流動,減少心內膜炎風險。術後需注意休息,遵循醫囑服用抗排斥藥物,定期複查以監測恢復情況。

心室輔助裝置

當心臟無法滿足身體需求時,可考慮植入心室輔助裝置,由專業醫生操作安裝。該裝置有助於緩解心臟衰竭症狀,提高生活品質,並為等待心臟移植提供支援。使用時需監控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如出血、感染等,並按醫囑調整飲食及活動量。

經皮心內膜球囊擴張術

經皮心內膜球囊擴張術是一種介入性微創手術,利用球囊擴張堵塞的瓣膜或狹窄部位。該技術透過增加心臟血流動力學穩定性來減輕心內膜炎症狀。手術後應密切觀察穿刺點是否滲血以及是否有發燒等感染跡象。同時還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戒菸限酒、規律作息等。

心導管消融術

心導管消融術是將特製電極送入心臟內部找到異常電信號起源位置並摧毀之。該措施透過阻斷異常電信號傳導路徑來恢復正常心跳節律。術後需注意觀察有無出現胸悶、氣促等症狀;還需定期複診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任何併發情況。

心內膜炎的治療需嚴格遵照醫囑,除上述提及的治療方法外,還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保證充足睡眠,以促進病情恢復。

心內膜炎形成原因

心內膜炎的病因可能包括感染性心內膜炎、人工瓣膜置換術後併發症、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傷害以及血管插管相關性感染等,需要針對不同病因進行相應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評估和治療方案。

感染性心內膜炎

感染性心內膜炎是由細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透過受損的心臟瓣膜進入血液循環並附著在內膜上引起的發炎。抗生素治療是主要手段,通常需由專業醫生根據致病菌型別選擇合適的抗生素進行長期使用。

人工瓣膜置換術後併發症

人工瓣膜置換術後的併發症可能包括血栓形成或瓣膜感染,這些可能導致心內膜炎。需要定期監測和適當的抗凝治療以預防血栓形成,同時注意觀察有無感染徵兆。

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由於心臟結構異常,可能導致血液流動不暢,易滋生細菌,誘發心內膜炎。針對複雜先心病的患者,可考慮行經皮介入封堵術、經導管補片術等手術方式改善心臟結構異常。

心臟瓣膜傷害

心臟瓣膜傷害導致瓣膜功能不全,使血液容易積聚在瓣膜周圍,為細菌提供繁殖條件,增加患心內膜炎的風險。可透過瓣膜修補術、瓣膜置換術等方式修復或替換受損瓣膜。

血管插管相關性感染

血管插管相關性感染是指因置入中心靜脈導管而引起區域性感染,進而擴散至心臟內膜的情況。應立即拔除感染的血管插管,並根據感染情況給予相應抗生素治療。必要時,還需進行超音波心動圖評估心臟狀況。

建議關注心臟健康,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體檢,特別是對於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若懷疑患有心內膜炎,應及時進行超音波心動圖、血培養等相關檢查,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