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後貧血的處理措施及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好克癌(Ifosfamide)的應用

分類: 血液疾病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5.02
本文介紹了化療後貧血的處理措施。化療後貧血通常是由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所致,可能會導致感染風險增加,因此需密切監測病情變化。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好克癌(Ifosfamide)等烷化劑進行治療。

化療後貧血如何處理?

化療後貧血可以透過營養支援治療、鐵劑補充、葉酸製劑、維他命B12補充、促紅血球生成素治療等方法進行處理。如果貧血症狀沒有改善或者加重,應儘快就醫。

營養支援治療

透過提供高蛋白、高鐵、高葉酸及維他命B12飲食來改善患者營養狀況。這些微量營養素有助於合成血紅素,從而改善化療引起的貧血。

鐵劑補充

口服或靜脈注射補鐵藥物如鐵劑、葡萄糖酸亞鐵(Ferrous Gluconate)等,根據醫囑調整劑量。鐵是血紅素的重要組成部分,補充鐵劑可增加紅血球數量,緩解化療後貧血。

葉酸製劑

透過口服葉酸或其他形式給予患者所需量的葉酸。葉酸缺乏可能導致巨幼細胞性貧血,因此補充可以幫助恢復正常的造血功能。

維他命B12補充

通常可透過口服維他命B12複合製劑或單獨維他命B12製劑進行補充。維他命B12對紅血球發育至關重要,在化療後可能因骨髓抑制而減少;補充可預防巨幼細胞性貧血的發生。

促紅血球生成素治療

根據醫生處方,在固定時間週期內定期皮下注射促紅血球生成素。該藥能夠刺激骨髓產生新的紅血球,幫助改善化療導致的貧血狀態。

化療後貧血需密切監測血常規變化,及時發現異常並調整治療方案。必要時,可考慮進行小腸鏡檢查以評估是否有缺鐵性貧血的可能性。

血紅素過低的臨床表現

血紅素過低可能導致貧血,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難、皮膚蒼白等臨床表現。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確定具體原因並接受適當治療。

貧血

血紅素合成不足導致鐵利用障礙和缺鐵性貧血,進而影響血液攜氧能力,引發貧血。貧血會導致血液中紅血球數量減少,單位體積內的血容量下降,從而引起上述不適症狀。

乏力

血紅素參與紅血球的形成,當其含量降低時會影響紅血球的功能,使血液運輸氧氣的能力下降,導致組織供氧不足。此時需要更多的心臟搏動來彌補血液中的氧氣供應不足,因此患者會感到疲勞和無力。乏力感通常出現在身體下部,如腿部和臀部,因為這些區域的工作量最大。

心悸

由於心臟代償性加快了心跳速率以彌補血紅素低引起的血液攜氧能力下降,所以會出現心悸的症狀。心悸往往描述為心臟跳動不規則或快速,可能伴有胸悶或焦慮的感覺。

呼吸困難

血紅素低可能導致肺部組織得到的氧氣減少,繼而導致肺部通氣功能減弱,出現呼吸困難的現象。呼吸困難可能表現為深呼吸或在日常活動後加劇,特別是在高原等低氧環境中更為明顯。

皮膚蒼白

血紅素低可導致血液中的紅血球減少,而紅血球的主要作用是攜帶氧氣。如果紅血球減少,則意味著血液中的氧氣含量降低,無法有效地將氧氣輸送到全身各處,包括皮膚。皮膚缺乏足夠的氧氣供應,就會顯得蒼白無色。皮膚蒼白常表現為面部、手掌和腳底的膚色比正常人白皙。

針對血紅素偏低的情況,建議進行血常規、血生化以及鐵代謝指標檢測。治療措施可能包括口服補鐵劑,如鐵劑、延胡索酸亞鐵(Ferrous fumarate)片等。同時注意均衡飲食,確保攝入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瘦肉、菠菜等,有助於改善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