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是一把“雙刃劍”,若是正確利用它解除病痛或是預防疾病,它是健康的得力幫手,但如果濫用抗生素,則會導致許多不良後果發生,而台灣恰恰存在著很嚴重的抗生素濫用顯現。
世界範圍內,濫用抗生素的現況
在英國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由於抗生素濫用,許多細菌已經適應了環境,變異為耐藥性超高的超級細菌。
在未來20年,變異細菌將感染20萬英國人,因抗生素已無法奏效,有8萬人可能因無藥而亡。
據報道,2007年英國共開出3800萬張抗生素處方,其中有70%的處方都是針對呼吸道感染。
為了避免濫用抗生素,英國藥品監管機構提議,在無需用抗生素的情況,醫生如果沒有給病人開出處方,可以獲得一筆獎勵。
在美國
美國醫學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美國的槍支容易買到,但抗生素卻很難買到,美國貴為世界上藥政管理最嚴格的國家,卻也同樣出現抗生素濫用的情況。
在某些抗生素產品上,美國的銷量遠遠高出其他國家,以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為例,該藥用於治療泌尿道感染、細菌性攝護腺炎、紫宮頸炎、急性支氣管炎。
美國人普遍認為它是一種高效、低毒的“萬能抗菌藥”,基本上腹瀉、咽喉腫痛、肺部感染都會用到此藥。
2015年美國已出臺抗擊耐藥細菌國家行動計劃,確定到2020年,把門診患者的抗生素使用不當數量減少一半,住院患者使用不當數量減少20%。
在台灣
30、40年前,台灣開始大量使用抗生素,在1990年代初期,就有許多報告注意到了濫用抗生素的情形,臨床上也出現了大量抗生素不及時停藥、超量使用、頻繁更換的情況。
台灣感染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若抗生素抗藥性(AMR)未能及時控制,2050年在台灣每年恐有3.3萬人因此而死亡。
抗生素的濫用,在動物身上也存在
醫學研究者指出,全球每年約有50%的抗生素被濫用,就連養殖畜牧業都存在濫用抗生素的情況,
抗生素可以幫助禽畜防病促進它們的生長,而且還能節約養殖成本,很多養殖者表示,抗生素就是他們的“萬能法寶”。
然而,抗生素並不能完全被動物所分解、消化,殘留在體內的抗生素最後也會通過食物鏈傳播到人體內積蓄,這也就意味著,明明患者本來沒用過抗生素,竟也會對其產生抗藥性的奇怪現象,這一問題將會是人類健康的一大潛在風險。
濫用抗生素的危害,不僅僅是抗藥性
1、抗藥性、產生超級細菌
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最大的危害首先是抗藥性。
細菌對抗菌藥物的抗藥性是自然界的抗生現象,在對抗藥物的過程中,細菌為了免遭傷害,形成多種防衛機制,由此產生的耐藥菌得以繼續繁殖和存活。
當這些進化後的細菌對抗菌藥物產生抑制作用,那麼這些細菌將成為絕大多數藥物都不能殺死的“超級細菌”。
一旦繼續維持這種濫用抗生素的行為,那麼用不了多久,很有可能就會出現無藥可醫的情況。
2、各種不良反應
藥物都有兩面性,可治病也可致病。抗生素的不良反應大體上可分為不良作用和毒性反應。
不良作用︰指正常劑量是發生與用藥目的無關的作用,一般症狀較輕;
毒性反應︰往往是患者用藥劑量多大、時間過長導致患者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甚至過敏引起休克等。
3、器官損傷
抗生素進入人體後,可對全身上下引起作用,對於有慢性肝炎或肝功能異常者,使用抗生素有可能會加重肝臟代謝的負擔,同樣,抗生素中的兩性黴素及氨基苷類等抗生素,都會引起腎臟相關的疾病。
4、干擾掩蓋病情
由於對感染性疾病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導致診斷時有參考作用的症狀會被暫時性掩蓋起來,給診斷帶來困難,患者時常因抗生素的干擾,而耽誤最佳診斷時機,導致病情加重。
抗生素的濫用涉及的危害影響廣泛,如此我們應當如何避免濫用抗生素?首先應該弄明白,抗生素,到底“抗”的敵人是哪位。
抗生素到底“抗”的是什麼?
抗生素的誕生就是為了“消滅細菌”,它可以對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真菌、病毒、立克次體、支原體和衣原體等有抑制作用。
想要瞭解抗生素對付的是哪些細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藥品說明書中的“適應症”,凡是寫著用於治療某細菌感染的疾病,就是抗生素。
抗生素的種類較多,命名也是以類型命名,常見如︰磺胺(Sulfa-)、黴素(-mycin)、西林(-cillin)、頭孢(Cef-)、環素(-cycline)、沙星(-xacin)等。
每一種抗生素能殺滅的細菌也會不盡相同,需要根據自己的病情、體質、耐藥性等綜合情況進行分析,總之一句話,能救自己命的抗生素就是好藥。
參考資料:
[1] 《抗生素濫用致“超級細菌”》.啟迪與智慧:成人版(上).2016年
[2] 《抗生素濫用危害幾何》.醫藥前沿[J].2012年
[3] 《抗生素到底“抗”的是什麼?看完發現自己一直在濫用》.生命時報. 2019-12-0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