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瘁死:生存機率、前兆、影響因素及搶救措施

分類: 心臟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4.16
本文介紹了心臟驟停後的生存機率及其相關因素。心臟驟停後生存機率為10%至20%,這主要取決於是否及時的心肺復甦和輔助生命支援。心臟驟停的前兆包括心悸、胸痛、呼吸困難、意識喪失以及突然暈厥,這些症狀提示心血管系統出現嚴重問題,需儘快就醫。心臟停頓後存活率受搶救及時性和患者基礎健康狀況的影響。

心臟驟停前兆

心臟驟停的前兆可能包括心悸、胸痛、呼吸困難、意識喪失以及突然的暈厥。這些症狀表明心血管系統出現了嚴重問題,應立即就醫以避免生命危險。

心悸

心悸通常由快速性心律不整導致的心跳加快所致,這些異常節律可能使患者感到心跳不規則或強烈。心悸往往發生在胸部中央,但也可能擴散至全身。

胸痛

胸痛可能是由於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當心臟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和氧氣時,會導致胸骨後方出現疼痛感。胸痛一般集中在胸骨後部或左側乳房下方。

呼吸困難

心臟驟停可能導致血液循環障礙,從而引發肺水腫,進一步加重呼吸困難的症狀。呼吸困難的症狀通常表現為短促的呼吸,伴有喘息聲,可能伴隨咳嗽或咳痰。

意識喪失

意識喪失是大腦缺氧的表現,心臟驟停時血液流動停止,腦部缺乏氧氣供應,就會出現意識喪失的情況。意識喪失通常突然發生,在心臟驟停的情況下,可能會持續存在直到得到急救處理。

暈厥

暈厥通常是由於心臟輸出量急劇減少所導致的腦部暫時缺血。暈厥前兆可影響腦部血管收縮,降低血壓,進而減少腦部血流量。暈厥多發生在站立位,尤其是在體位改變時發生。

針對心臟驟停前兆,建議進行心電圖、超音波心動圖等以評估心臟功能。治療措施包括建立緊急醫療通道,如CPR(心肺復甦)以及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定期體檢,特別是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

心臟停頓存活率

心臟停頓後存活率因個體差異而異,通常取決於搶救及時性與患者基礎健康狀況。

心臟停頓是指心跳突然停止,無法有效地將血液泵送到身體各處。這會導致大腦和其他器官缺乏氧氣和血流支援,引起永久性的傷害甚至死亡。心臟停頓時,可能會出現意識喪失、瞳孔散大、呼吸停止等症狀。

為了評估心臟停頓後的存活率,可以進行心電圖、超音波心動圖等檢查以確定心血管功能狀態。對於心臟停頓的急救措施包括立即開始心肺復甦術以及儘快送往醫院接受進一步的醫療干預如電擊除顫。

面對心臟停頓的情況,應保持冷靜並迅速採取緊急措施,同時避免不必要的移動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心臟驟停原因

心臟驟停可能由心室顫動、冠狀動脈粥狀硬化、電解質紊亂、藥物中毒或急性心肌梗塞引起,需要緊急醫療干預。

心室顫動

心室顫動是指心室快速而不協調地收縮,導致有效的心臟泵血功能喪失。當心室無法有效地將血液泵出時,心臟無法向身體供應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從而引起心臟驟停。電覆律是常用的緊急搶救措施,透過使用電擊來恢復正常的竇性心律。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會導致血管狹窄或阻塞,減少向心臟供血,影響心臟的正常工作狀態,進而誘發心臟驟停的發生。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即常說的“搭橋”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在X光透視引導下應用特殊的穿刺針從手腕或大腿根部的血管進入,找到堵塞的冠狀動脈進行擴張並植入支架。

電解質紊亂

電解質紊亂可能導致心律不整,包括心跳過慢或過速,這些都可能使心臟驟停。改善電解質異常通常需要靜脈注射特定電解質溶液,如鈉、鉀等。

藥物中毒

某些藥物如可卡因、海洛因等,如果攝入過量會對心臟產生毒性作用,引起心跳停止。解毒劑的應用需遵循專業醫生指導,例如阿托平(Atropine)可用於對抗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

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於冠狀動脈突然被堵住,導致部分心肌缺血壞死,失去正常生理功能,出現心臟驟停的情況。溶栓治療是常用方法之一,透過靜脈注射溶栓藥物如鏈激酶、尿激酶(Urokinase)等,溶解冠狀動脈內的血栓,恢復血流再灌注。

建議定期進行心血管健康評估,包括血壓、血脂水平監測以及必要的心電圖檢查。均衡飲食,限制高脂肪食物攝入,有助於預防冠狀動脈粥狀硬化。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