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虛:心悸、失眠、多夢、健忘

分類: 睡眠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4.16
本文介紹了心血虛的心悸、失眠、多夢、健忘等症狀以及可能伴隨的症狀,並強調了持續或加重時應及時就醫的重要性。雖然文中提到心血虛患者可以適量食用一些具有補血功效的食物如龍眼、大棗等,但它們並不能替代藥物治療。同樣地,在談到心血虛的治療時,也提到了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養心湯、天王補心丹等中藥方劑進行調理。

心血虛症狀

心血虛表現為心悸、失眠、多夢、健忘等症狀,可能伴有面色淡白。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心悸

心血虛導致心臟供血不足,使患者出現心跳加快、心慌等症狀。心悸主要發生在胸部,但也可能擴散到全身。

失眠

心血虛不能滋養心神,導致睡眠障礙。失眠通常表現為難以入睡或保持睡眠狀態。

多夢

心血虧虛,腦髓失養,神魂不安,故而多夢。多夢常伴隨淺睡眠階段,可能導致早醒。

健忘

由於心血不足,不能夠營養腦髓,影響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就會出現記憶力減退的情況。健忘的症狀可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如頻繁忘記重要的事情或物品放置位置。

面色淡白

氣血來源於水谷精微,心血不足則會導致面色無華,失去濡養。面色淡白常見於面部,可能是長期存在的心血虛未及時改善所致。

針對心血虛的症狀,建議進行血液分析、心電圖和超音波心動圖等檢查以評估心血管狀況。治療措施包括中藥調理,如遵醫囑服用人蔘歸脾丸、天王補心丹等中成藥來緩解症狀。患者平時應注意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還可透過適量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等方式改善體質。

心血虛食療

心血虛患者可以適量食用龍眼、大棗、桑葚、黑芝麻、黃豆等食物,這些食物具有一定的補血功效,但並不能替代藥物治療。心血虛患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養心湯、天王補心丹等中藥方劑進行調理。

龍眼

龍眼中含有的鐵元素、維生素A等物質,能夠促進血紅素合成,改善貧血症狀。心血虛患者常伴隨失眠多夢的症狀,而龍眼具有養心安神的作用,適當食用可以緩解此類不適。

大棗

大棗味甘入脾經,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對於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心血虛者可適量食用大棗,以達到補血的效果。此外,大棗還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減退、腹瀉等症狀。

桑葚

桑葚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因此心血虛的人群可以透過吃桑葚來輔助調理身體。桑葚中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花青素等抗氧化成分,有助於清除體內自由基,保護心血管健康。

黑芝麻

黑芝麻富含脂肪油及多種氨基酸,有潤燥滑腸、滋養肝腎的作用,適用於頭暈耳鳴、鬚髮早白、病後掉髮等症。黑芝麻中的營養成分對改善血液循環有一定幫助,心血虛患者可透過進食黑芝麻進行調理。

黃豆

黃豆含有大豆異黃酮,該物質結構與人體雌激素相似,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心血虛導致的雌激素分泌不足的情況。心血虛患者平時可將黃豆製成豆漿或豆腐等食品攝入,但不宜過量食用,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心血虛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飲食調理,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適宜的食物進行調養。同時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疲勞,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也有助於改善症狀。

心血虛中藥

心血虛可以選用復方丹參滴丸、益心舒片、養心氏、天王補心丸、柏子養心丸等中成藥進行調理。但心血虛症狀嚴重或持續不改善,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復方丹參滴丸

復方丹參滴丸可用於治療心血虛引起的胸痺、胸悶等症狀。服藥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油膩食物。

益心舒片

益心舒片適用於心血虛所致的心悸、氣短、乏力等症。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養心氏

養心氏用於緩解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多夢、頭暈目眩、健忘、面色不華、舌淡脈細弱等症狀。服用時應按照說明書推薦的劑量和頻率進行,不可超量使用。

天王補心丸

天王補心丸對於心血虛引起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神志恍惚有較好的療效。外感發燒患者不宜服用。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柏子養心丸

柏子養心丸能改善心血虛導致的心悸易驚、失眠多夢、健忘肢倦、大便溏薄等症狀。孕婦及運動員慎用。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藥物均需要經過專業醫生指導後使用。針對心血虛的症狀,在服用上述藥物的同時,還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適量運動、均衡飲食等,以輔助促進病情恢復。

心氣不足穴道

心氣不足可選取內關、神門、通裡、膻中、厥陰俞等穴位進行調理。若症狀持續不改善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

內關

內關位於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當橈骨莖突與尺骨莖突連線的中間位置處。按摩此穴位可以緩解胸悶、心悸等症狀。

神門

神門在手腕橫紋遠端0.5寸的地方,即小指撓側緣來回推按此處能夠起到寧心安神的作用。

通裡

通裡穴位於前臂掌側,腕橫紋尺側端,尺澤與太淵連線上,腕橫紋上1寸的位置。患者可用拇指指尖掐壓該穴,每次按揉約一分鐘左右即可。

膻中

膻中位於胸部正中線,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處。取穴時一般採用仰臥位或者坐位,使用食指和中指併攏輕輕按壓兩側肩井穴三分鐘。

厥陰俞

厥陰俞位於背部,當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患者通常採取俯臥位姿勢來方便醫生操作,施術者將雙手分別放在患者的雙側足三里穴上,然後順時針旋轉揉動各數十圈。

以上穴位需要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不可自行盲目操作,以免引起不良後果。此外,針對心氣不足的情況,還可透過飲食調整如適量食用蓮子粥、山藥小米粥等來輔助調理脾胃功能,從而達到養心補血的目的。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