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濕冷:中暑處理與預防方法

分類: 皮膚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4.13
本文介紹了中暑後的幾種常見處理方法:補充電解質溶液、物理降溫、預防日曬與高溫暴露以及休息。若上述措施無效且症狀加劇,應及時就醫。中暑原因多樣,但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不容忽視。此外,冷中暑也會出現腹瀉等症狀,需密切觀察並妥善處理。

中暑解決方法

中暑後可以採取補充電解質溶液、物理降溫、預防日曬與高溫暴露、休息等措施進行治療。如果症狀沒有緩解反而加重,應立即就醫。

補充電解質溶液

透過口服或靜脈注射含有鈉、鉀等電解質的溶液來補充體液和丟失的電解質。此措施有助於恢復因大量出汗而引起的水和電解質失衡,緩解中暑的症狀。

物理降溫

使用溼毛巾敷於頭部、腋下及腹股溝處,或將患者置於通風良好的環境中,促進散熱。這些部位的大血管附近,能夠加速身體熱量散發,降低體溫,從而減輕由高溫引起的身體不適。

預防日曬與高溫暴露

避免長時間處於陽光直射區域,採取遮陽措施如戴太陽帽、塗抹防曬霜等。過度的日光照射會導致皮膚受損,增加中暑風險;採取上述措施可有效減少紫外線傷害,降低中暑機率。

休息

讓中暑者停止活動,平臥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休息可以幫助身體恢復體力,減少代謝廢物對身體造成的進一步傷害,幫助中暑後的康復。

在炎熱天氣中,建議合理安排戶外活動時間,避免在烈日下暴曬。若出現頭痛、噁心等症狀,應立即停止活動並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為什麼會中暑

中暑可能是由於長時間高溫暴露、汗腺功能障礙、脫水、電解質失衡或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導致的。中暑可能引起嚴重健康問題,因此應立即採取措施降溫並就醫。

長時間高溫暴露

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中會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調,進而引起身體產熱增加、散熱減少的情況發生。因此,在炎熱天氣時,應盡量避免長時間待在戶外直射陽光下,可適當採取遮陽傘、防曬衣物等措施進行防護。

汗腺功能障礙

汗腺功能障礙導致無法有效地排汗散熱,從而容易積累熱量而出現中暑現象。針對此病因而致的中暑,首先需要立即脫離高溫環境至陰涼處休息,並給予適量水分補充以改善脫水狀態。

脫水

脫水是指體內的水分丟失過多,使血液和組織液的滲透壓升高。這會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過程,包括細胞內外離子平衡和神經傳導功能,進一步影響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對於輕度脫水引起的中暑,可以採用口服補液鹽溶液來改善水電解質失衡。

電解質失衡

電解質是維持體內酸鹼平衡和神經肌肉活動所必需的物質,電解質失衡可能導致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進而引起痙攣、抽搐等症狀。嚴重低血鈉症患者需遵醫囑使用高滲氯化鈉注射液(Sodium Chloride Inj)進行治療。

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

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感染、外傷、缺氧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大腦溫度過高,進而引發中暑。腦水腫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甘露醇(Mannitol)、呋塞米(Furosemide)等藥物降低顱內壓力。

中暑後,應立即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並解開衣釦讓其平臥,同時監測患者的體溫變化以及意識狀態。必要時,建議進行頭顱CT掃描、尿常規檢查等,以評估是否存在其他併發症。

冷中暑症狀

冷中暑的症狀可能包括頭痛、噁心、疲勞、眩暈和心悸。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儘快就醫以避免潛在的健康風險。

頭痛

冷中暑時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顱內血管擴張,刺激痛覺敏感神經纖維,進而引發頭痛。疼痛通常位於頭部兩側,可能伴有搏動性疼痛感。

噁心

冷中暑狀態下,身體為增加產熱而減少散熱,會導致胃腸蠕動減慢,胃腸道血流量增加。胃黏膜缺氧後容易出現水腫和痙攣狀態,從而誘發噁心的症狀。患者可能會感到腹部不適,嚴重時可伴隨嘔吐。

疲勞

當人體長時間處於低溫環境中時,為了保持體溫穩定,身體會透過肌肉顫抖來產生熱量。此時肌肉需要更多的能量來對抗寒冷,導致疲勞感。這種疲勞感往往集中在下肢,伴隨著肌肉痠痛和無力。

眩暈

冷中暑會引起交感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導致血壓升高和腦部供血不足,進而引發眩暈。眩暈常突然發生,感覺自身或周圍環境旋轉,有時伴有耳鳴。

心悸

冷中暑時,由於體溫調節失衡,心臟需額外做功以維持血液循環,可能導致心跳加快。此外,寒冷刺激也可能影響心臟傳導系統,引起心悸。患者自覺心跳加速或不規則,可能伴隨胸悶或呼吸困難。

針對上述症狀,建議進行體溫測量、血液生化檢查以及頭顱CT掃描等。治療措施包括物理降溫如脫去多餘衣物、使用風扇促進散熱,以及藥物治療如遵醫囑口服藿香正氣水、十滴水等。在冷中暑的情況下,應避免進一步降低體溫,以免加重病情,同時注意補充水分以防脫水。

中暑會拉肚子嗎?

中暑會拉肚子。

中暑時,隨著體溫的升高,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腎上腺素(Adrenaline)分泌增多,促進肝糖原分解,同時抑制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使得血糖水平升高。高血糖狀態下,腸粘膜細胞對水和電解質的通透性增高,進而導致滲透性腹瀉的發生。

重度或長時間中暑可能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引起胃腸功能失調,從而出現腹瀉症狀。

預防中暑需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合理飲水補充電解質溶液,並採取適當的物理降溫措施。若出現疑似中暑的症狀,應立即停止活動,尋找陰涼處休息,並及時就醫處理。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