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工作壓力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出現失眠、睡眠質量差、容易疲乏的症狀,其實這都是神經衰弱惹的禍!
神經衰弱屬於心理疾病的一種,是一類精神容易興奮,和腦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緒煩惱和心理生理症狀的神經性障礙。
一、精神衰弱的病因
神經衰弱症的成因主要分客觀原因和心理因素兩方面。
1、客觀原因
神經衰弱的客觀原因可能與腦力勞動者密切相關。
根據近代研究,神經衰弱患者通常從事腦力活動,患者平時在工作、學習、生活上精神過度緊張,可能是因為任務過重、過於困難,使得腦力活動時間過長,並且患者在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這樣很容易使精神過度緊張和腦力疲勞,最終導致神經衰弱症。
另外,神經衰弱患者發生中毒、感染、內分泌失調、營養不良、顱腦創傷和軀體疾病等也能夠誘發神經衰弱症。
2、心理因素
神經衰弱的主要是因為長期產生心理衝突和長期存在心裡矛盾以及遭受精神創傷從而帶來消極的情緒。
患者的心理原因還是在於平時工作、學習的不適應或者遇到人際關係惡化,家庭不和諧存在糾紛,婚姻不美滿或者戀愛問題,使得精神長期處於痛苦狀態從而導致神經衰弱症。
另外,神經衰弱患者生活太過繁忙、作息規律混亂、睡眠質量不佳,平時飲食不節、休息不足,使得精神緊張和身體疲倦,但是又得不到休息,也是常見成因之一。
二、神經衰弱的症狀
1、易疲勞
這裡的疲勞主要是指情緒上、精神上的疲勞,僅依靠休息不能夠消除。
經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腦袋遲鈍,肢體無力,困倦思睡,特別是工作時間一長,就會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困難,工作效率減退,即使充分休息也不足以恢復其疲勞感。
很多人感覺自己做事丟三落四,說話常常說錯,記不起剛經歷過的事。
2、易煩惱
煩惱的內容往往涉及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對別人看來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情糾纏不休,沒有愉快感,感到困難重重,無法解決,覺得做什麼事都不順心,看什麼人都不順眼。
3、易興奮
在閱讀書報或看電視等活動時精神容易興奮,不由自主地回憶和聯想增多,對指向性思維感到吃力,而缺乏指向的思維卻很活躍,控制不住。
以上現象在入睡前尤其明顯,使人深感苦惱,有的人還對聲光敏感。
4、易激惹
正常人發脾氣後並不感到自己有什麼不對或不好,更不會認為是自己的情緒失控所致。
而神經衰弱者在發脾氣後常感到後悔,遇到不順心的事卻又控制不住發火,自製力減弱,遇事容易激動或煩躁易怒,對家裡的人發脾氣,事後又感到後悔或易於傷感、落淚。
有些事情即使與自己無關,但以打抱不平的局外人身份出現,結果反而比當事人顯得更激動。
5、易緊張
整天處於緊張之中,而這種緊張與正常人的緊張有區別,即不能通過休息、睡眠或參加娛樂活動等緩解。
遇到事情時不能做到有條不紊,經常感到手忙腳亂,事情緊迫時,由於怕做錯事情,結果反而導致工作效率下降。
有時會感到頭皮及全身肌肉疼痛難忍,甚至會被別人不經意的腳步聲驚出一身冷汗。
6、易緊張性疼痛
常由緊張情緒引起,以緊張性頭痛最常見,患者感到頭重、頭脹、頭部緊壓感,或頸項僵硬;有的則訴述腰酸背痛或四肢肌肉疼痛。
7、睡眠障礙
最常見的是入睡困難、輾轉難眠,以致心情煩躁,更難入睡;其次是訴述多夢、易驚醒,或感到睡眠很淺,似乎整夜都未曾入睡。
還有一些患者感到睡醒後疲乏不解,仍然困倦;或感到白天思睡,上床睡覺又覺腦子興奮,難以成眠,表現為睡眠節律的紊亂。
有的患者雖已酣然入睡,鼾聲大作,但醒後堅決否認已經睡了,缺乏真實的睡眠感。這類患者為失眠而擔心、苦惱,往往超過了睡眠障礙本身帶來的痛苦,反映了患者對睡眠的焦慮心境。
8、其他心理生理障礙
較常見的如:頭昏、眼花、耳鳴、心悸、心慌、氣短、胸悶、腹脹、消化不良、尿頻、多汗、陽痿、早洩或月經紊亂等。
這類症狀雖缺乏特異性,也常見於焦慮障礙、憂鬱症或體化症(Somatization Disorder),但可成為本病患者求治的主訴,使神經衰弱的基本症狀掩蓋起來。
三、神經衰弱的治療
1、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基本方法,常用的治療神經衰弱的方法有:團體治療、個別治療、森田療法、支持性心理治療、行為治療。
其中,團體治療是指多個神經衰弱患者同時進行心理治療;森田療法則是治療神經衰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神經衰弱患者要注意養成正常的起居生活、規律的生活習慣,也會對神經衰弱病情有所幫助。
2、藥物治療
常見治療神經衰弱的藥物有:
①抗焦慮藥物:氯二氮平(Chlordiazepoxide)、艾司唑侖(Estazolam)、得慮安(Atarax)、阿普唑侖(Xanax),能有效幫助神經衰弱患者改善焦慮的、緊張、睡眠障礙等情況。
②鎮靜催眠藥物:酣樂欣(Triazolam),氟硝西泮(Flunitrazepam),艾司唑侖(Estazolam),為了避免神經衰弱患者產生藥物依賴的現象,此類神經衰弱藥物不易長時間服用。
③三環類藥物:有焦慮和憂鬱兩種情緒混合存在的神經衰弱患者可以選用杜使平(Doxepin)或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