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喝酒臉就會紅,這時候大家就會說“酒量就是要訓練!多喝就不會紅啦!來啦來啦,多喝一點”
這是真的嗎?酒量是真的能訓練的嗎?
今天就讓醫生來幫你破除謠言~
一、為什麼一喝酒就臉紅?
很多人認為喝酒臉紅是能喝,恰恰相反,喝酒容易臉紅的人最好不要喝酒。
2020年4月,《自然》雜誌的細胞子刊發佈了ChinaMAP佇列研究,研究證明亞洲人體內的酒精清除率比歐洲和非洲人還要低。
而且東亞人中有特別的基因突變,導致乙醛脫氫酶2缺乏(ALDH2 Deficiency),使得乙醛無法及時代謝導致積蓄在體內,出現了喝酒臉紅這種輕微中毒的體現,台灣人屬於這種體質的更是高達47%。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發現,ALDH2基因突變也是食道癌(Esophageal Cancer)的危險因素,將攜帶基因突變的小老鼠攝入酒後,其DNA突變數量是對照組的4倍,也就是說這類人喝酒後患上食道癌的風險會更高。
酒精是公認的一級致癌物,人體中至少有7個部位的癌症和酒精有著明確的關係。
二、酒量能訓練嗎?
喝酒越多,乙醛在體內的蓄積也會越多,不僅會出現臉紅,還可能出現頭暈、噁心、想吐等現象。
乙醛對許多組織和器官存在毒性,可能會造成DNA損傷。
雖然有些喝酒容易臉紅的人,可以在刻意的鍛煉酒量之下,能對臉紅現象出現耐受性,還可以越喝越多。
但是乙醛脫氫酶2缺乏(ALDH2 Deficiency)的問題出在基因上,是無法改變的,就算沒有臉紅的現象了,乙醛還是會在體內越積越多,對身體的損傷也會越來越大。
所以,不會喝酒就不要喝了,最後傷害的還是自己的身體。
三、適度飲用紅酒有助於身體健康,還能助眠?
很多人認為飲用紅酒有助於身體健康,還能助眠,其實,有關紅酒有益健康這一點,很可能是個騙局。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美國,因為冠狀動脈疾病(CHD)的困擾,含酒精飲料一度滯銷,當時的歐洲也更加喜歡啤酒,所以紅酒行業非常不景氣,於是出現了挽救紅酒行業的著名的“法國悖論(French Paradox)”。
1991年,美國一家電視臺播出了《法國悖論》節目片,裡面宣稱法國人雖然膽固醇攝入量高,但是冠心病的致死率卻很低。隨後有專家發現,這些都是統計手段造成的假像,目的就是要讓大家多買紅酒,還在節目內宣揚紅酒中含有白藜蘆醇(Resveratrol),對人體十分好。
但是此觀點在2003年被推翻,有研究者認為喝紅酒能吸收的白藜蘆醇量太少,有位名叫Dipak Kumar Das的學者在幾十年間發佈了大量有關白藜蘆醇的文章,在2012年時以為學術造假被撤職,其論文也被撤銷,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行銷文章,可能是這位學者的“研究結果”。
現在,喝紅酒有益身體健康變成了公認,但2018年著名醫學雜誌《刺胳針》曾發表過多篇論文“打臉”這個理論。
研究證實,任何飲酒行為都會給人帶來健康隱患,酒精會增加患上動脈硬化、胃和肝損傷、心律失常、多種癌症的患病風險。
而且短期喝少量的酒看似無害,但隨著時間和飲酒量的增加,其危害會逐漸顯現,而且這個傷害是無法逆轉的。
根據刺胳針的結論,不存在安全飲酒量,凡是攝入酒精就對身體有害,不喝酒就是最大的保健。
還有的人會用酒精來助眠,但《醫學互聯網研究》上的一項研究證明,飲用兩杯酒會降低人們近40%的睡眠品質,而且酒精引起的睡眠和正常入睡是不同的。
酒精會先引起中樞神經的興奮,隨著酒精濃度升高,又會抑制中樞神經,使人產生困意,其實這是中樞神經受到損害的表現。
而且喝酒後的入睡時間比較短暫,3-4個小時之後就會出現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狀,這時人們就容易驚醒,這也是很多人喝酒後睡到半夜就會醒來的原因,而且二天還會頭暈腦脹、沒有精神。
為了所謂的心血管保健、抗氧化等功效而去喝紅酒其實並不可取,紅酒中所謂抗氧化的多酚類物質效果甚微,幾乎是等同於沒有。
總之,喝酒有利健康是無稽之談,最好的保健方式就是不喝酒,實在無法做到滴酒不沾,那就學會降低酒精傷害,如在喝酒前半小時喝瓶牛奶,可以保護胃粘膜,酒後有醉意,可以喝杯新榨的梨汁、芹菜汁,能夠起到醒酒、軟化血管的作用。
參考資料:
[1]“喝酒臉紅”是 “中毒”,還會讓食道癌風險更高.健康時報.2020-7-7.
[2]喝酒臉紅意味著患癌症幾率大?.健康時報.2016-7-17.
[3]兩杯酒毀掉四成睡眠.健康時報.2018-6-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