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產之後出現月經有血塊的情況,在臨床上屬於正常現象。主要是因為人工流產手術的時候,會對子宮內膜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會出現陰道流血的現象,並且有人會伴有下腹部疼痛或者小腹發脹的感覺,這都屬於正常的生理反應。建議在人工流產術後10天要複查超音波檢查,主要的目的就是瞭解盆腔子宮恢復的情況,還要瞭解宮腔是否有殘留組織物,如果有殘留的組織物,需要及時給予清宮手術。另外,如果出血量比較多,有可能會導致貧血的可能性,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必要的時候可以輸血法。
此外,也可能是由於內分泌失調、子宮內膜炎等導致的月經異常,需明確原因後進行針對性治療。
一、生理性因素
女性來月經是受卵巢週期性的分泌雌黃體素而引起子宮內膜週期性脫落的一種表現,所以在來月經期間,如果是少量的陰道流血,就可能會形成血塊。這種情況下不需要特殊處理,注意休息,適當喝點紅糖水或益母草顆粒,有助於活血化瘀,促進月經血的排出。
二、病理性因素
內分泌失調
若患者存在內分泌失調的問題,則可能導致經期出血量大,還可能伴隨經痛等症狀。此時可遵醫囑使用益斯得錠(Estradiol valerate)、黃體素(Progesterone)等藥物調節體內荷爾蒙;若為更年期症候群引起的上述症狀,一般無需特殊治療,若不適感較為強烈則可服用艾司唑侖(Estazolam)緩解,但需嚴格遵照醫生指導用藥。
子宮內膜炎
患有子宮內膜炎的情況下也會導致月經量增多,還可伴隨便血和白帶異常等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應積極抗感染治療,如遵醫囑口服甲硝唑(Metronidazole)、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抗生素類藥物改善病情。
除以上常見的原因外,還有其他可能性疾病,比如凝血功能障礙、子宮肌瘤等。其中凝血功能障礙者因血液無法有效凝集,也可引發此情況發生。而子宮肌瘤則是由子宮平滑肌增生所致,當肌瘤體積較大時,易影響到子宮收縮能力,從而誘發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等情況,嚴重者還會伴隨大量血塊以及頭暈乏力等不適。對於肌壁間較大的子宮肌瘤,通常以手術切除為主,如微創手術、開腹手術等。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