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食慾增加與夜間失眠

分類: 睡眠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0.13
本文介紹了老年人常見的身體徵兆及其可能的原因。其中包括食慾增加、夜間失眠等症狀,並探討了這些症狀與潛在疾病之間的關係。對於臥床老人來說,家屬應注意觀察其日常行為變化,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並採取相應措施,確保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

老人要吃的是什麼徵兆

老人要吃的需要判別是否有食慾亢進,出現這種狀況並非都是健康的表現,很可能是一些疾病的預兆,應引起重視,這種現象常見於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糖尿病、阿茲海默症、腫瘤等。

生理性原因

如果老人近期運動量大,體內代謝加快,也可能會造成食量增加,出現主動要吃的食物,或者老人出現飢餓的情況,也會出現老人要吃的的情況,這是正常情況,及時適量增加飲食量即可。

病理性原因

1、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此時老人的糖類、酯類、蛋白代謝會加速,繼而導致食慾亢進,但體重減輕,常常感到渾身沒有力氣,患者血液中甲狀腺素濃度明顯升高,常會使血糖濃度升高,因而老年人甲亢也容易誘發糖尿病或者是使原來糖尿病的症狀加劇,這時候食慾就會更加亢進,出現要吃的情況;2、糖尿病:由於老人糖尿病發病比較隱匿,症狀不典型,食慾亢進是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相對減少,使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轉化為能量,致使血糖濃度增高,從尿中排出,形成糖尿病,老人常表現為飢餓感、食慾亢進、特別嘴饞等,也會出現要吃的情況;3、阿茲海默症:老人患有阿茲海默症時,一般在智力下降的早期會不知道飢飽,出現要吃的情況,因此老年人食慾亢進時應該及時去醫院專科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4、腫瘤:此外老人能吃還要警惕腫瘤的徵兆,比如胰島B細胞瘤,這種腫瘤會使胰島素過高,出現血糖降低的情況,此時老人就會產生飢餓感,從而主動要吃的,常伴有心慌、乏力、出冷汗、皮膚蒼白、頭暈等症狀,腦下垂體腫瘤也會有食慾亢進、主動要吃的等表現。老人的飲食要多樣化,吃多種多樣的食物才能利用食物營養素互補的作用,達到全面營養的目的。不要因為牙齒不好而減少或拒絕蔬菜或水果,可以把蔬菜切細、煮軟、水果切細,從而容易咀嚼和消化。

臥床老人總是掀被子晚上不睡

臥床老人總是掀被子晚上不睡,可能由於被子不舒適、周圍環境溫度過高等生理性因素造成,也可能由於精神心理因素、老年癡呆症及其他軀體不適等病理性因素導致。

生理性因素

如果老人睡覺時覺得被子過重、過厚,同時周圍環境溫度過高會使老人感覺燥熱不安,可能出現老人總是掀被子、晚上不睡的情況。此時屬於生理性現象,一般透過選擇合適的被子及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症狀能夠得到改善。

病理性因素

1、精神心理因素:腦血管病、腦外傷等嚴重的創傷和器質性疾病,可能會造成老人出現精神異常和焦慮憂鬱情緒,從而使老人在晚上睡覺時出現幻覺、精神亢奮、躁動不安等現象,可表現為胡言亂語、無意識掀被子、攻擊他人等行為。這類老人需要給予控制精神症狀及抗焦慮憂鬱的藥物進行治療,比如奥氮平(Olanzapine)、理思必妥(Risperidone)、彌鬱停(Mirtazapine)等。同時要加強心理疏導和照料,避免出現感冒、受涼,自傷及傷人行為;2、老年癡呆症:疾病晚期的老人會長期臥床並出現各種精神行為異常的現象,包括掀被子、在床上大小便、胡言亂語、睡眠紊亂等。這些症狀多為無意識的不自主行為,為認知功能嚴重損害的表現,建議給予改善認知功能的藥物治療,常用藥物包括多奈哌齊(Donepezil)片、美金剛胺(Memantine)、甘露特鈉膠囊等;3、軀體不適影響:臥床老人由於在夜晚出現劇烈疼痛、尿瀦留、胸悶等各種軀體不適症狀,從而導致老人難以入睡、躁動不安而出現總是掀被子、晚上不睡的現象。這類老人需要採取對症治療,減輕軀體不適症狀,比如給予雙氯芬酸鈉(Diclofenac sodium)、布洛芬(Ibuprofen)緩解疼痛,還可以留置導尿解除尿瀦留,而胸悶者予氧氣吸入、硝化甘油(NTG)擴血管治療。因此,臥床的老人總是掀被子晚上不睡覺,需要及時就醫明確具體的原因並給予針對性的治療,切不可延誤治療時機而造成嚴重的後果。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