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預防性服藥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8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導致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患者常表現為咳嗽、咳痰、發燒等症狀。對於活動性的肺結核需要進行抗結核治療,而將未患病者或可能患病者的免疫力提高後,可避免發病,即為預防性服藥。常用的藥物有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等。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導致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患者常表現為咳嗽、咳痰、發燒等症狀。對於活動性的肺結核需要進行抗結核治療,而將未患病者或可能患病者的免疫力提高後,可避免發病,即為預防性服藥。常用的藥物有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等。

目的

透過服用藥物使正常人產生抗體並長期維持在一定水平,當接觸到結核分枝杆菌時,能迅速中和並殺滅細菌,防止病菌侵入細胞內繁殖,並逐漸消滅體內潛伏病灶內的結核分枝杆菌。

適應症

密切接觸者

與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在連續3個月左右的痰塗片檢查結果均為陰性的情況下,則可以排除被傳染的可能性,不需要接受預防性抗結核治療。

高危人群

年齡>40歲,居住在通風條件差的居民區且經常吸菸的人群屬於高危人群,如果近期曾出現感冒、發燒等情況,也有可能會增加患肺結核的風險,因此建議此類人群及時到醫院就診,必要時遵醫囑口服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等藥物進行預防性治療。

不良反應

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周圍神經炎,以及肝臟功能傷害,如轉氨酶升高,還有可能出現過敏反應,包括噁心、嘔吐、乏力等不適症狀。一般停用藥物以後上述症狀即可消失,肝腎功能也會恢復正常,但部分患者還可出現頭暈、頭痛、失眠、肢體麻木、幻覺等現象,若不能耐受應及時就醫處理。

注意事項

通常情況下,預防性用藥療程至少6-9個月,但如果已經確診患有其他疾病,應先治療原發性疾病,待病情穩定後再考慮是否繼續進行預防性治療。此外,由於長時間應用抗結核藥物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損害,故需定期複查肝腎功能及血常規情況。另外,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飲食均衡,適當運動鍛鍊以加強免疫力,保持心情舒暢,有助於疾病的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