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如果出現抗藥性則稱為耐藥肺結核。臨床中常見的耐藥型別有耐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吡嗪醯胺和對氨基水楊酸鈉(Sodium)的肺結核,以及耐鏈黴素(Streptomycin)、卡納黴素(Kanamycin)、健大黴素(Gentamicin)等全耐藥肺結核。
單種藥物抗藥性
1.耐異煙肼(Isoniazid):患者會出現復發或治療失敗的情況,並且病情較重,常表現為咳嗽加重、咳血增多、盜汗頻繁、午後低燒、乏力、食慾減退等症狀。
2.耐利福平(Rifampin):一般是在正規抗結核治療後3-4個月發生,可表現為原有的病變有所好轉,痰菌檢查陰轉後又重新出現陽性,再次抗結核治療無效的症狀。
耐吡嗪醯胺
在抗結核治療過程中,通常不會單獨存在,多數是與耐異煙肼(Isoniazid)同時存在,在耐異煙肼(Isoniazid)的基礎上繼而發生的抗藥性。主要表現為咳血、痰量增加、發燒、體重減輕、關節疼痛、貧血、肝功能異常等情況。
4.耐對氨基水楊酸鈉(Sodium):通常是由於與其他幾種抗結核藥物聯合使用導致,常見於耐異煙肼(Isoniazid)加吡嗪醯胺,或者耐異煙肼(Isoniazid)加利福平等情況。主要表現為咳血、胸痛、咳嗽、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消瘦、腹瀉、噁心嘔吐、貧血、肝功能異常等情況。
多種藥物抗藥性
1.耐鏈黴素(Streptomycin)、卡納黴素(Kanamycin)、健大黴素(Gentamicin):此類抗藥性較為少見,主要是因為三種藥物經常聯合應用,很少單獨應用,所以較少見。主要表現為高調音金屬音囉音及溼囉音,病變範圍廣泛、進展迅速,甚至可以引起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空洞型肺結核等嚴重併發症。
耐喹諾酮類藥物
如氧氟沙星(Ofloxacin)、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早期症狀不明顯,隨著病情發展可能會出現咳血、大量濃痰、體重下降、身體衰弱、貧血、發燒、盜汗、營養不良等情況。
對於耐藥肺結核需要遵醫囑進行針對性治療,避免自行停用相關藥物,以免導致抗藥性進一步加重。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化學治療方案調整、全程督導化學治療、標準化療方案強化期延長至9個月、口服利福噴丁(Rifapentine)代替利福平(Rifampicin)等。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