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肺結核患者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後可以治好。但少數情況下,如病灶侷限、痰培養陰性且無耐藥情況的患者,可單純出現一個空洞性肺結核,此時透過抗結核藥物敏感試驗和菌種鑑定,選擇合適的抗結核藥物進行規律用藥,通常也可以達到治癒的目的。
不能治好的情況
病灶侷限
如果患者的病變範圍比較小,並沒有累及胸膜或肺門淋巴結等部位,則可能不會形成較多滲出液而引起空洞擴大。此種情況下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遵醫囑按時服用抗結核藥物即可。
痰培養陰性
若未從體內分離到結核桿菌,說明痰中細菌較少,也較難隨咳嗽排出體外,所以不易於擴散至周圍組織,也不會導致空洞擴大。此類患者應繼續使用利福平(Rifampin)、Isoniazid(INH)等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
無耐藥情況
部分肺結核患者由於長期濫用抗結核藥物而導致結核桿菌產生抗藥性,從而無法起到較好的殺菌作用,也會導致病情反覆發作並伴有空洞形成。對此需要及時明確具體耐藥種類,在醫生指導下聯合多種抗結核藥物同時應用,比如硫酸鏈黴素(Streptomycin Sulfate)、鹽酸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注射用愛黴素(Amikacin)等,以控制感染症狀。
其他情況
對於免疫力較低下的患者來說,也可能因為自身抵抗力較差而使結核桿菌不斷複製繁殖,甚至還會向周圍的健康組織蔓延,導致空洞面積逐漸增大,必要時可透過手術切除病灶。
能夠治好的情況
如果是初發肺結核,而且病灶也比較侷限,僅有一個空洞性肺結核的情況,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常用藥物包括吡嗪醯胺膠囊、立汎黴素(Rifampicin)以及Ethambutol(EMB)等。但如果合併大量滲出性膿痰,則需採用纖維支氣管鏡下將膿液抽出,或者經皮肺穿刺引流術的方式幫助排痰,有助於縮小空洞。
此外,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做好個人護理措施,適當增加營養,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比如雞蛋、牛奶、瘦肉等,能夠有效加強免疫力,促進疾病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