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現左上肺有空洞性病灶,並伴有鈣化,則考慮為既往感染或陳舊性病灶。若同時合併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狀,則需要警惕是否為新發的肺結核。其中左上肺結核空洞形成比較常見的是浸潤性肺結核和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如果發現左上肺有空洞性病灶,並伴有鈣化,則考慮為既往感染或陳舊性病灶。若同時合併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狀,則需要警惕是否為新發的肺結核。其中左上肺結核空洞形成比較常見的是浸潤性肺結核和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原因
既往感染
患者在早期出現肺結核時,可能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僅表現為單純的肺部空洞性改變及鈣化灶。此時可以定期複查胸部CT觀察病情變化,不需要特殊處理。
陳舊性病灶
部分患者的肺結核經過積極治療後可治癒,而治癒後的患者則會在左上肺留下區域性空洞性病灶及鈣化影。同樣也不用進行特殊處理,遵醫囑按時複診即可。
治療
浸潤性肺結核
通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初次侵入人體所致,病變會侷限在肺內,無淋巴結腫大以及全身毒性症狀。主要以藥物抗結核治療為主,常用的藥物有立汎黴素(Rifampicin)、Isoniazid(INH)、孟表多(Ethambutol)等。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通常是由於結核分枝杆菌大量進入血液循環導致,屬於一種嚴重的肺結核型別。常會出現高燒、盜汗、體重減輕等症狀,需及時使用硫酸鏈黴素(Streptomycin Sulfate)、利福平(Rifampin)注射液等藥物聯合化療。
其他情況
如果是繼發性肺結核,可能是由其他器官原發性的結核病灶種植而來,如骨結核破潰進入肺內引起。這種情況會導致空洞擴大並伴隨滲出、增殖、乾酪樣壞死等病理改變。臨床上常用Isoniazid(INH)、吡嗪醯胺片、愛黴素(Amikacin)等藥物進行規範的抗結核治療。
護理
平時生活中要注意加強營養支援,適量多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比如雞蛋、牛奶、瘦肉等,能夠幫助加強免疫力,促進疾病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