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肺結核患者經過治療後病情好轉、症狀消失,但之後又出現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症狀,並伴有低燒、盜汗等症狀,則需要考慮存在肺結核復發的情況。此時應及時進行複查,明確診斷是否為肺結核復發,若確診為肺結核復發則應繼續遵醫囑使用抗結核藥物進行規範的治療。
檢查專案
影像學檢查
如胸部X光或CT檢查,可以觀察到肺部病灶的變化情況,判斷是否有新的病變發生以及之前的病變是否完全吸收。
實驗室檢查
包括結核菌素試驗和血常規檢查,其中結核菌素試驗是透過在前臂注射結核毒素皮膚試驗來檢測身體有無過敏反應性發炎,而血常規檢查可瞭解是否存在肺結核合併細菌感染等情況。
病原學檢查
常用的檢查方法包括結核分枝杆菌培養和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可以幫助確定結核分枝杆菌的型別及耐藥情況,有助於醫生選擇合適的抗結核藥物進行針對性治療。
病理學檢查
對於難以確診的患者,可行經皮肺穿刺活檢術以取得病理組織學證據,進一步明確診斷。
治療方式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在早期發現並及時接受正規的抗結核治療後通常能夠治癒。但如果之前未完成全程抗結核治療導致疾病復發,則需要再次開始規律的抗結核治療。常用的一線抗結核藥物包括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吡嗪醯胺、鏈黴素(Streptomycin)等,而對於一線抗結核藥物治療無效且敏感的患者還可以採用二線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例如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此外,由於肺結核具有傳染性,所以還需要對患者的居住環境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將結核分枝杆菌傳播給他人。
建議平時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另外還要定期複診,以便於監測疾病的恢復情況。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