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是由於感染結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主要透過呼吸道傳播。如果懷疑自身患有肺結核,需要到醫院進行一系列的檢查來明確診斷,常用的檢查專案包括病史及症狀、體徵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
病史及症狀檢查
詢問患者的個人史和疾病史,瞭解患者是否有過肺結核接觸史或密切接觸史,是否出現低燒、盜汗、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並觀察是否存在咳嗽、咳痰、咳血、胸痛等情況。
體徵檢查
肺部聽診可聽到雙肺固定的溼囉音,叩診濁音,語顫增強,呼吸音低,普遍性支氣管呼吸音減弱或消失。部分重症肺結核患者還可伴隨明顯的全身中毒症狀,如消瘦、脫水、貧血等。
實驗室檢查
結核菌素試驗
將結核毒素注射到皮膚中,48-72小時後觀察皮膚反應情況,判斷有無結核感染。若區域性硬結直徑大於5mm,則為陽性,提示可能患肺結核。
2.γ-干擾素(Interferons)釋放試驗:檢測血液中的γ-干擾素(Interferons)水平,判斷是否發生結核感染。
結核抗體檢測
採用ELISA法檢測血清抗酸染色劑,判斷體內是否存在抗酸抗體。
其他
還可以透過T細胞斑點試驗、結核特異性OT試驗、PPD試驗等多種方法輔助診斷肺結核。
影像學檢查
CT掃描
可以顯示肺內病變部位形態特徵以及分佈範圍,有助於鑑別肺結核與其他肺炎。
X光檢查
早期一般不易發現異常,當病變發展時可見肺紋理增多、模糊,邊緣模糊不清呈雲霧狀陰影或粟粒狀結節影,多數情況下會發生在肺上葉尖段,有時還會伴有少量積液。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對於肺結核的確診有一定的幫助作用,不僅可以直接觀察病灶位置,還能夠採取活檢組織送病理檢查,進一步確診。
淋巴管造影術
是一種介入放射學技術,在股靜脈插管輸注顯影劑,使下肢深淋巴管顯影,以評價淋巴管引流狀態及與肺門淋巴結的關係,可用於淋巴結腫大而不能定性的肺結核患者。
除了上述幾種常見的檢查外,還有結核分枝杆菌培養、分子生物學檢測等也可用於肺結核的輔助診斷。一旦確診為肺結核,應儘早接受規範治療,避免病情加重。常用藥物有立汎黴素(Rifampicin)、Isoniazid(INH)、吡嗪醯胺片、孟表多(Ethambutol)等,用藥期間還需注意遵循早期、規律、全程、聯合、適量的原則。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適當休息,保持情緒穩定,飲食均衡營養豐富,幫助促進身體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